自轉式計算機散熱器的製造方法
2023-04-25 13:35:16 1
自轉式計算機散熱器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計算機散熱器,具體的說是一種利用散熱片自轉的方式散熱的散熱器。自轉式計算機散熱器,所述的晶片壓板兩側中心位置各貫穿有傳熱銅管,傳熱銅管一端焊接有支架銅管,一對支架銅管焊接於銅立柱上;多片散熱立片通過銅栓環依次貫穿後形成一散熱器;銅栓環焊接於銅栓柱上固定;所述的多片散熱立片通過銅栓環依次貫穿後形成一散熱器,其底座焊接於電機轉盤的頂蓋上;其銅立柱頂端焊接於電機轉盤的底蓋上。本實用新型通過散熱片自轉的方式,再加上採用桶狀蜂窩式散熱片,實現了熱空氣自動對流散熱的目的,從而進一步的實現了在外界溫度低的情況下,發熱體散熱可以在無需驅動電機轉盤的情況下進行自發散熱。
【專利說明】自轉式計算機散熱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計算機散熱器,具體的說是一種利用散熱片自轉的方式散熱的散熱器。
【背景技術】
[0002]計算機部件中大量使用集成電路。眾所周知,高溫是集成電路的大敵。高溫不但會導致系統運行不穩,使用壽命縮短,甚至有可能使某些部件燒毀。導致高溫的熱量不是來自計算機外,而是計算機內部,或者說是集成電路內部。散熱器的作用就是將這些熱量吸收,然後發散到機箱內或者機箱外,保證計算機部件的溫度正常。多數散熱器通過和發熱部件表面接觸,吸收熱量,再通過各種方法將熱量傳遞到遠處,比如機箱內的空氣中,然後機箱將這些熱空氣傳到機箱外,完成計算機的散熱。散熱器的種類非常多,CPU、顯卡、主板晶片組、硬碟、機箱、電源甚至光碟機和內存都會需要散熱器,這些不同的散熱器是不能混用的,而其中最常接觸的就是CPU的散熱器。依照從散熱器帶走熱量的方式,可以將散熱器分為主動散熱和被動散熱。前者常見的是風冷散熱器,而後者常見的就是散熱片。進一步細分散熱方式,可以分為風冷,熱管,液冷,半導體製冷,壓縮機製冷等等。而散熱片材質是指散熱片所使用的具體材料。每種材料其導熱性能是不同的,按導熱性能從高到低排列,分別是銀,銅,鋁,鋼。不過如果用銀來作散熱片會太昂貴,故最好的方案為採用銅質。雖然鋁便宜得多,但顯然導熱性就不如銅好(大約只有銅的百分之五十多點)。常用的散熱片材質是銅和鋁合金,二者各有其優缺點。銅的導熱性好,但價格較貴,加工難度較高,重量過大(很多純銅散熱器都超過了 CPU對重量的限制),熱容量較小,而且容易氧化。而純鋁太軟,不能直接使用,都是使用的鋁合金才能提供足夠的硬度,鋁合金的優點是價格低廉,重量輕,但導熱性比銅就要差很多。有些散熱器就各取所長,在鋁合金散熱器底座上嵌入一片銅板。對於普通用戶而言,用鋁材散熱片已經足以達到散熱需求了。一般散熱方式是指該散熱器散發熱量的主要方式。在熱力學中,散熱就是熱量傳遞,而熱量的傳遞方式主要有三種:熱傳導,熱對流和熱輻射。物質本身或當物質與物質接觸時,能量的傳遞就被稱為熱傳導,這是最普遍的一種熱傳遞方式。比如,CPU散熱片底座與CPU直接接觸帶走熱量的方式就屬於熱傳導。熱對流指的是流動的流體(氣體或液體)將熱帶走的熱傳遞方式,在電腦機箱的散熱系統中比較常見的是散熱風扇帶動氣體流動的「強制熱對流」散熱方式。
[0003]綜合上述,目前對於製造的散熱器都是從製造材料、工藝上進行了改進或者改良,但是從未對其散熱器的冷卻的方式進行研發。
【發明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自轉式計算機散熱器,從而實現計算機散熱更快、更有效。
[0005]為了達到上述的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以下的技術方案:自轉式計算機散熱器,其構造主要包括:晶片壓板、固定螺帽、支架銅管、銅立柱、銅栓環、電機轉盤、散熱立片、傳熱銅管、銅栓柱,所述的晶片壓板兩側中心位置各貫穿有傳熱銅管,傳熱銅管一端焊接有支架銅管,一對支架銅管焊接於銅立柱上;多片散熱立片通過銅栓環依次貫穿後形成一散熱器;銅栓環焊接於銅栓柱上固定;
[0006]所述的多片散熱立片通過銅栓環依次貫穿後形成一散熱器,其底座焊接於電機轉盤的頂蓋上;其銅立柱頂端焊接於電機轉盤的底蓋上。
[0007]上述的電機轉盤的頂蓋與底蓋互為磨合的一體。
[0008]上述的銅立柱末端設有固定螺帽,固定螺帽可固定於計算機主板上。
[0009]上述的多片散熱立片,其數量為40、0片。
[0010]上述的散熱立片其厚度為0.4~1.0mm。
[0011]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過散熱片自轉的方式,再加上採用桶狀蜂窩式散熱片,實現了熱空氣自動對流散熱的目的,從而進一步的實現了在外界溫度低的情況下,發熱體散熱可以在無需驅動電機轉盤的情況下進行自發散熱;而當外界溫度高的情況下,散熱器片自動自轉,其散熱的效果成倍提升,保守估計為普通散熱晶片的2~4.5倍。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圖1為本實用新型自轉式計算機散熱器結構示意圖。
[0013]圖中1-晶片壓板,2-固定螺帽,3-支架銅管,4-銅立柱,5-銅栓環,6-電機轉盤,7-散熱立片,8-傳熱銅管,9-銅栓柱。
【具體實施方式】
[0014]下面結合附圖1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做一個詳細的說明。
[0015]實施例:自轉式計算機散熱器,其構造主要包括:晶片壓板1、固定螺帽2、支架銅管3、銅立柱4、銅栓環5、電機轉盤6、散熱立片7、傳熱銅管8、銅栓柱9,所述的晶片壓板I兩側中心位置各貫穿有傳熱銅管8,傳熱銅管8 一端焊接有支架銅管3,一對支架銅管3焊接於銅立柱4上;多片散熱立片7通過銅栓環5依次貫穿後形成一散熱器;銅栓環5焊接於銅栓柱9上固定;
[0016]所述的多片散熱立片7通過銅栓環5依次貫穿後形成一散熱器,其底座焊接於電機轉盤6的頂蓋上;其銅立柱4頂端焊接於電機轉盤6的底蓋上。
[0017]所述的電機轉盤6的頂蓋與底蓋互為磨合的一體。
[0018]所述的銅立柱4末端設有固定螺帽2,固定螺帽2可固定於計算機主板上。
[0019]所述的多片散熱立片7,其數量為40-90片。
[0020]所述的散熱立片7其厚度為0.r1.0mm。
[0021]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分兩種情況,其一是採用散熱立片7自身散熱;其二是當自身散熱立片7的散熱量達 不到計算機要求時,此時電機轉盤6轉動,帶動了散熱立片7自轉,自轉的散熱立片7產生渦旋流,將熱量拔離散熱立片7。
[0022]因電機轉盤6的頂蓋與底蓋互為磨合的一體,因此計算機產生的熱量依次傳遞的方式是:晶片壓板I傳遞給銅立柱4再傳遞給電機轉盤6,再由電機轉盤6傳遞給散熱立片7。
【權利要求】
1.自轉式計算機散熱器,其構造主要包括:晶片壓板(I)、固定螺帽(2)、支架銅管(3)、銅立柱(4)、銅栓環(5)、電機轉盤(6)、散熱立片(7)、傳熱銅管(8)、銅栓柱(9),其特徵在於:晶片壓板(I)兩側中心位置各貫穿有傳熱銅管(8),傳熱銅管(8)—端焊接有支架銅管(3),一對支架銅管(3)焊接於銅立柱(4)上;多片散熱立片(7)通過銅栓環(5)依次貫穿後形成一散熱器;銅栓環(5)焊接於銅栓柱(9)上固定; 所述的多片散熱立片(7)通過銅栓環(5)依次貫穿後形成一散熱器,其底座焊接於電機轉盤(6)的頂蓋上;其銅立柱(4)頂端焊接於電機轉盤(6)的底蓋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轉式計算機散熱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電機轉盤(6)的頂蓋與底蓋互為磨合的一體。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轉式計算機散熱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銅立柱(4)末端設有固定螺帽(2) ,固定螺帽(2)可固定於計算機主板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轉式計算機散熱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多片散熱立片(7),其數量為40~90片。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轉式計算機散熱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散熱立片(7),其厚度為0.4^1.0_。
【文檔編號】G06F1/20GK203573227SQ201320689361
【公開日】2014年4月30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1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1日
【發明者】張明星 申請人:張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