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帶有防泥沙裝置的冷卻機構的製作方法
2023-04-25 17:09:51 1

本發明涉及汙水泵技術領域,特別涉及到一種帶有防泥沙裝置的冷卻機構。
背景技術:
汙水泵屬於離心雜質泵的一種,具有多種形式:如潛水式和乾式二種,目前最常用的潛水式為QW型潛水汙水泵,最常見的乾式汙水泵如W型臥式汙水泵和WL型立式汙水泵二種。主要用於輸送城市汙水,糞便或液體中含有纖維。
汙水泵在工作時,會產生較大的熱量,產生的熱量難以散出,大多聚集在汙水泵內,極易燒損汙水泵內部的零部件,嚴重影響了汙水泵的使用壽命。
然而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研發者有必要研製一種設計合理、結構簡單、能夠使汙水泵工作時產生的熱量及時散出,避免汙水泵內部的零部件被燒損的帶有防泥沙裝置的冷卻機構。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發明目的提供了一種設計合理、結構簡單、能夠使汙水泵工作時產生的熱量及時散出,避免汙水泵內部的零部件被燒損的帶有防泥沙裝置的冷卻機構。
為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發明採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一種帶有防泥沙裝置的冷卻機構,包括機座和設置在機座外側的外筒,其特徵在於,在所述機座與外筒之間形成一用於使汙水泵產生的熱量及時散出的冷卻通道,在所述冷卻通道的進水口處設有進水防泥沙裝置,在所述冷卻通道的出水口設有回水防泥沙裝置。
在本發明的一個優選實施例中,所述進水防泥沙裝置為進水過濾片,所述回水防泥沙裝置為回水過濾片。
在本發明的一個優選實施例中,所述進水過濾片與出水過濾片均為50-80目的不鏽鋼製成。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在機座與外筒之間形成一用於使汙水泵產生的熱量及時散出的冷卻通道,在冷卻通道的進水口處設有進水防泥沙裝置,在冷卻通道的出水口設有回水防泥沙裝置,採用此種結構不但能夠使汙水泵工作時產生的熱量及時散出,還能夠有效的防止泥沙進入到冷卻通道內,進一步提高了該冷卻機構的實用性能。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A處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徵、達成目的與功效易於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發明。
參照圖1和圖2所示,圖中給出的一種帶有防泥沙裝置的冷卻機構,包括機座100和設置在機座100外側的外筒200。
在機座100與外筒200之間形成一用於使汙水泵產生的熱量及時散出的冷卻通道300,在機座100的右端設有下端蓋600,在下端蓋600設有開設有與冷卻通道300的進水口310相連通的第一進水通道610,在下端蓋600的右端設有油室蓋700,在油室蓋700上開設有與第一進水通道610相連通的第二進水通道710。
在第一進水通道610與冷卻通道300的進水口310之間設有進水防泥沙裝置400,進水防泥沙裝置400能夠有效的防止泥沙進而到冷卻通道300內,避免泥沙堵塞冷卻通道300。
在冷卻通道300的出水口320設有回水防泥沙裝置500,回水防泥沙裝置500能夠有效的防止泥沙回流到冷卻通道300內,避免回流的泥沙堵塞冷卻通道300。
冷卻水從葉輪800流入到第二進水通道710內,然後通過第一進水通道610和進水防泥沙裝置400流入到冷卻通道300內,然後從冷卻通道300的出水口320通過回水防泥沙裝置500流出。
進水防泥沙裝置400為進水過濾片,回水防泥沙裝置500為回水過濾片,進水過濾片與出水過濾片均為50-80目的不鏽鋼製成。
綜上所述本發明在機座與外筒之間形成一用於使汙水泵產生的熱量及時散出的冷卻通道,在冷卻通道的進水口處設有進水防泥沙裝置,在冷卻通道的出水口設有回水防泥沙裝置,採用此種結構不但能夠使汙水泵工作時產生的熱量及時散出,還能夠有效的防止泥沙進入到冷卻通道內,進一步提高了該冷卻機構的實用性能。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徵和本發明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範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範圍內。本發明要求保護範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同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