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三角梅組培苗水培生根的方法與流程
2023-04-25 21:00:21 3
本發明涉及一種植物組培繁殖技術,具體為一種三角梅組培苗水培生根的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三角梅組培快繁主要以莖段誘導愈傷再分化出芽來建立快繁再生體系,其增殖係數,生根率低,愈傷組織繼代培養時間長,分化慢,甚至分化成畸形芽或不分化芽等現象,且室外生根率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提供一種三角梅組培苗水培生根的方法,能夠短組培周期,簡化實驗程序,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工作效率,適用於工廠規模化育苗。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三角梅組培苗水培生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採取三角梅當年生無病蟲害、芽飽滿的半木質化帶芽莖段,進行消毒;
2)對消毒好的三角梅帶芽莖段進行叢生芽誘導,所用的培養基配方為MS+6-BA2.0mg•L-1+NAA0.5mg•L-1+蔗糖25g•L-1+瓊脂5.8g•L-1,pH5.8,培養條件為溫度24±1℃、溼度80±5%、光照14-16h/d、光照強度2000-2500Lx,得到長度為3-5cm叢生芽;叢生芽再經MS空白培養基進行壯苗;
3)對壯苗進行煉苗,然後剪去基部的葉片和愈傷組織,保留3~4片葉,清水洗淨苗黏附的培養基,濾水,然後放入生長素溶液中浸泡1h後,再放入盛水的穴盤裡水培生根即可。
進一步地,所述帶芽莖段含有2-3個飽滿芽。
進一步地,所述消毒時,先將採集的帶芽莖段基部用濃度1mg/LGA3浸泡1h,將其置於濃度為0.5%的洗衣粉溶液中浸泡10min,然後置於流水衝洗1h,在超淨工作檯上用濃度為75%的酒精浸泡30s,再用0.1%升汞消毒18min,無菌水衝洗5-6次,最後將其置於無菌濾紙上吸乾多餘水分,得到消毒後的帶芽莖段。
進一步地,所述壯苗時,先將誘導的叢生芽切成單株,MS空白培養基上,每瓶接4株,暗培10d後,再放入培養條件為溫度24±1℃、溼度80±5%、光照14-16h、光照強度2000-2500Lx的培養室內,培養15d後,植株生長健壯。
進一步地,步驟3)所述的壯苗的苗高3-5cm、莖粗1.5-2.0cm。
進一步地,步驟3)所述煉苗時間為一周,條件控制為溫度24±1℃、溼度85±5%、光照12h/L、及光照強度3000-3500Lx。
進一步地,所述生長素溶液的配方為IBA1.0mg/L-1+NAA0.01mg/L-1。
進一步地,所述水培生根時每天用稀釋800倍的多菌靈溶液噴灑葉面一次,每天換清水一次。
本發明直接利用莖段誘導叢生芽,減少誘導愈傷環節;壯苗後的試管苗直接進行室外水培生根,節省時間與生產成本。而且壯苗後的試管苗室外水培生根解決了組培生根需在無菌環境向自然環境中開放式生根培養轉換,解決了無菌操作易汙染的難題,極大地降低了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
本發明提供的方法,水培生根比常規組培生根縮短30-35d左右。試管苗通過水培生根減少了培養基配製、室內無菌接種、培養室培養等工作。
本發明克服了三角梅莖段愈傷組織繼代培養時間長,分化率低,試管內生根誘導程序複雜繁瑣,室外生根率低,高成本等缺點。先利用莖段直接誘導叢生芽,然後經MS空白培養基(不添加植物激素)壯苗,最後進行組培苗室外水培生根。其直接誘導叢生芽,增殖係數達到7.8。葉頂英(2011)在三角梅組培苗試管內外生根研究中,室外生根率僅為43%,本發明的生根率為93.6%。本發明不僅縮短組培周期,簡化實驗程序,而且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工作效率,適用於工廠規模化育苗。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明本發明。
1.1外植體
採取三角梅當年生無病蟲害,芽飽滿的半木質化帶芽莖段(含2-3個飽滿芽)。
1.2外植體消毒
先將採集的三角梅帶芽莖段基部用濃度1mg/LGA3浸泡1h→將其置於濃度為0.5%的洗衣粉溶液中浸泡10min→置於流水衝洗1h→在超淨工作檯上用濃度為75%的酒精浸泡30s,再用0.1%升汞消毒18min→無菌水衝洗5-6次→將外植體置於無菌濾紙上吸乾多餘水分,得到消毒後的外植體。
1.3叢生芽誘導時室內培養條件:溫度24±1℃、溼度80±5%、光照14-16h/d、光照強度2000-2500Lx。
1.4叢生芽誘導
培養基配方MS+6-BA2.0mg·L-1+NAA0.5mg·L-1+蔗糖25g·L-1+瓊脂5.8g·L-1,pH5.8,15d後產叢生芽,30d後統計叢生芽誘導率為97.8%,增殖係數7.8。以後每20d轉接一次,連續轉接3次後,得到大量的長度為3-5cm無菌苗。
1.5壯苗
當叢生芽伸長至3cm及以上時,將誘導的叢生芽切成單株,接入培養基MS空白(不添加任何激素)上,每瓶接4株,暗培10d後,再放入培養條件為溫度24±1℃、溼度80±5%、光照14-16h、光照強度2000-2500lx的培養室內,培養15d後,植株生長健壯。
1.6水培生根
選取苗高3-5cm、莖粗1.5-2.0cm的試管苗進行水培生根,溫室大棚溫度控制在24±1℃%、溼度85±5%、光照12h/L、光照強度3000-3500lx。煉苗一周後,打開瓶蓋取出試管苗,剪去基部的葉片和愈傷組織,保留3~4片葉,清水洗淨試管苗苗黏附的培養基,放在報紙上濾水,再分別放入配好的不同生長素溶液中浸泡1h後,然後放入盛水的穴盤裡水培生根,每天800倍多菌靈溶液噴灑葉面水一次,每天換清水一次,保持水的清潔。
採用兩因素三水平實驗設計對三角梅試管苗進行水培生根研究,IBA(0.5mg/L-1、1.0mg/L-1、1.5mg/L-1、0mg/L-1)、NAA(0mg/L-1、0.5mg/L-1、1.0mg/L-1、1.5mg/L-1)不同激素處理,每處理3重複,每重複10株試管苗。經過3-5d,基本上根部都開始出現白色小點,形成根源基,7-10d,根源基部生出一級根,並伸長生長,經過30天數據統計,不同NAA濃度平均生根率為83.2%,84.3%,86.7%,不同IBA濃度平均生根率為85.9%,86.3%,87.2%,而不同激素IBA與NAA組合下平均生根率為85.3%,84.6%,85.1%,86.3%,85.9%,
90.1%,93.6%.91.2%,90.8%,平均一級根生根條數分別為2.2條、2.5條、2.6條、2.15條、2.3條、2.6條、2.76條、2.3條、2.5條、2.1條、2.75條、2.81條、3.4條、3.25條、2.9條;最佳生根激素組合IBA1.0mg/L-1+NAA0.01mg/L-1,平均生根率為92.4%,平均一級生根條數為3.4條,其中對照CK平均生根率為55%,平均一級生根條數為2.1條。雖然室內生根率也能達到92.53%,但從簡化程序、減少工作量和降低生產成本等綜合因素考慮,室外水培具有很大優勢。
1.7移栽
從水溶液中輕輕取出,生根後的三角梅植株,不傷害根,去掉基部長勢茂盛的葉片,上盆至兩種基質中,一種普通鬆軟的壤土,保證它的透氣性,一種是珍珠巖與泥炭1:1,每盆一株,各10盆,重複三次,第一天澆透水,以後見幹見溼,每天可撒葉面水保證溼度,移栽三周後成活率基本上不變(根據新葉是否展開,植株長勢是否正常來判斷是否成活),其生長周期比組培縮短25d左右。三角梅適合溼度較大的環境,保證每天空氣溼度,做到見幹見溼。
本發明是所公開的三角梅組培苗水培生根快繁技術,以三角梅當年生莖段為外植體,接種於培養基Ms+ 6-ba2.0 mg·L-1+Naa0.5 mg·L-1+蔗糖25g·L-1+瓊脂5.8g·L-1配方上,誘導叢生芽;將增殖苗壯苗後進行水培生根,然後再移栽煉苗,有利於縮短組培周期,降低生產成本,適用於工廠化規模育苗。
上述的實施例僅為本發明的優選技術方案,而不應視為對於本發明的限制,本發明的保護範圍應以權利要求記載的技術方案,包括權利要求記載的技術方案中技術特徵的等同替換方案為保護範圍。即在此範圍內的等同替換改進,也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