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D顯示充電器電路的製作方法
2023-04-25 16:18:31 2
本發明涉及充電電路領域,具體涉及LCD顯示充電器電路。
背景技術:
電源充電器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種家用設備,手機、電腦、電動車等很多家用電器都會使用到充電器;現有充電器的樣式和使用對象各有不同,但現有充電器多採用分立元件、大量分立元件的使用導致加工成本高、工藝複雜導致產品的返修率較高,另外電路結構較為複雜,電路可靠性不高,電路線性、負載調節性較差,還比較耗能,而且現有電池充電器大多無法顯示充電狀態,電路比較簡單,沒有保護電路,增加了電池的損耗以及資源浪費。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生產成本低、電路可靠性高和低功耗以及能顯示充電狀態,有保護電路的LCD顯示充電器電路。
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LCD顯示充電器電路,包括依次連接的初級整流電路和整流濾波電路以及主控制電路,所述主控制電路連接至變壓器的輸入端,所述變壓器的輸出端連接至次級整流濾波電路,所述次級整流濾波電路連接LCD顯示控制電路;所述LCD顯示控制電路包括第三晶片、IC電源電路、LED燈電路、電池充電控制電路、電池電壓檢測電路、LED顯示屏、上電復位電路、過溫保護電路和電池放電電路;所述次級整流濾波電路分別連接IC電源電路、LED燈電路和電池充電控制電路;所述電池充電控制電路還分別連接至電池放電電路和第三晶片;所述電池放電電路分別連接至電池電壓檢測電路和第三晶片,所述第三晶片還分別連接LED顯示屏、過溫保護電路、電池放電開關電路、上電復位電路和電池電壓檢測電路;所述IC電源電路包括第二晶片、第十二電容、第十一電容,所述第二晶片的VI腳與次級整流濾波電路連接,所述第二晶片的VO腳接地十二電容的一端,所述第十二電容的一端還連接第十一電容的一端,所述第十一電容的一端還連接+5V電源,所述第二晶片的GND腳、第十二電容的另一端和第十一電容的另一端都接輸出地;所述LED燈電路包括第九二極體、發光二極體、第三十電阻、第三十一電阻和第一電池,所述第二晶片的VI腳分別連接至第三十電阻的一端和第九二極體的正極,所述第三十電阻的另一端連接發光二極體的正極,所述第九二極體的負極連接第三十一電阻的一端,所述發光二極體的負極連接至第三十一電阻的另一端,所述第三十一電阻的另一端還連接第一電池的正極,所述第一電池的負極接輸出地;所述電池充電控制電路包括第一MOS管和第二MOS管組成的N溝道雙MOS管,所述N溝道雙MOS管的第五引腳、第六引腳、第七引腳和第八引腳都相互連接並且連接至次級整流濾波電路,所述N溝道雙MOS管的第二引腳連接第三晶片的第十引腳,所述N溝道雙MOS管的第四引腳連接第三晶片的第九引腳,所述N溝道雙MOS管的第一引腳和第二引腳連接至電池放電電路和電池電壓檢測電路,所述電池電壓檢測電路包括第二十四電阻、第二十九電阻、第二電池、第三電池、第十八電阻、第十九電阻、第十五電容、第十六電容和第十七電容,所述N溝道雙MOS管第一引腳連接第二電池的正極,所述第二電池的負極接輸出地,所述第二電池的正極還連接第二十四電阻的一端,所述第二十四電阻的另一端連接第十六電容的一端,所述第十六電容的一端還連接第三晶片的第十七引腳,所述第十六電容的另一端接輸出地;所述N溝道雙MOS管的第三引腳連接第三電池的正極,所述第三電池的負極接輸出地,所述第三電池的正極還連接第二十九電阻的一端,所述第二十九電阻的另一端連接第十七電容的一端,所述第十七電容的一端還連接第三晶片的第十八引腳,所述第十七電容7的另一端接輸出地;所述第三晶片的負極還連接有第十八電阻的一端,所述第十八電阻的一端還連接第十九電阻的 一端,所述第十八電阻的另一端連接第十九電阻的另一端,所述第十八電阻的另一端還連接第十五電容的一端,所述第十五電容的一端還連接第三晶片的第十四引腳,所述第十五電容的另一端接輸出地;所述電池放電電路包括第二十電阻、第二十一電阻、第二十二電阻、第二十三電阻、第二十五電阻、第二十六電阻、第二十七電阻、第二十八電阻、第四三極體和第五三極體;所述電池電壓檢測電路中第二十四電阻的一端連接第二十二電阻的一端,所述電池電壓檢測電路中第二十九電阻的的一端連接第二十七電阻的一端,所述第二十二電阻的一端還連接第二十一電阻的一端,所述第二十一電阻的一端還連接第二十電阻的一端,所述第二十電阻的另一端接+5V電源,所述第二十二電阻的另一端和第二十一電阻的另一端相互連接並連接至第四三極體的集電極,所述第四三極體的發射極接輸出地,所述第四三極體的基極連接第二十三電阻的一端,所述接第二十三電阻的另一端連接至第三晶片的第十一引腳,所述第二十七電阻的一端還連接第二十六電阻的一端,所述第二十六電阻的一端還連接第二十五電阻的一端,所述第二十五電阻的另一端接+5V電源,所述第二十七電阻的另一端和第二十六電阻的另一端相互連接並連接至第五三極體的集電極,所述第五三極體的發射極接輸出地,所述第五三極體的基極連接第二十八電阻的一端,所述第二十八電阻的另一端連接第三晶片的第十二引腳;所述第三晶片的第二十引腳連接有第十四電容的一端,所述第十四電容的另一端接輸出地,所述第十四電容的一端還連接至+5V電源;所述第三晶片的第八引腳連接有第十三電阻的一端,所述第十三電阻的另一端連接至LED顯示屏的LED-引腳,所述第三晶片的第七引腳連接至LED顯示屏的CS引腳,所述第三晶片的第六引腳連接至LED顯示屏的WR引腳,所述第三晶片的第五引腳連接至LED顯示屏的DATA引腳,所述LED顯示屏的GND引腳接輸出地,所述LED顯示屏的VDD引腳接+5V電源;所述電池放電開關電路包括第十二電阻和開關,所述第三晶片的第十九引腳連接第十二電阻的一端,所述第十二電阻的另一端連接開關的一端,所述開關的另一端接輸出地;所述上電復位電路包括第十七電阻和第十三電容,所述第三晶片的第四引腳連接第十三電容的一端,所述第十三電容的另一端接輸出地,所述第十三電容的一端還連接第十七電阻的一端,所述第十七電阻的另一端接+5V電源;所述過溫保護電路包括第十四電阻、第十五電阻、第一三極體、第十六電阻和溫度檢測電阻,所述第三晶片的第十三引腳連接第一三極體的集電極,所述第一三極體的集電極還連接第十四電阻的一端,所述第十四電阻的另一端連接第十五電阻的一端,所述第十五電阻的一端接+5V電源,所述第十五電阻的另一端連接第十六電阻的一端,所述第十六電阻的另一端連接第一三極體的基極,所述第十六電阻的一端還連接溫度檢測電阻的一端,所述第一三極體的發射極和溫度檢測電阻的另一端都接輸出地;所述次級整流濾波電路包括第七二極體、第八二極體、第七電容、第八電容、第十一電阻和第十電容,所述變壓器輸出端的第七引腳連接第八二極體的正極,所述第八二極體的負極連接第十電容的一端,所述第十電容的另一端接輸出地,所述第十電容的一端還連接第二晶片的VI腳;所述變壓器輸出端的第五引腳接輸出地,所述變壓器輸出端的第六引腳連接第七二極體的正極,所述第七二極體的負極連接第七電容的一端,所述第七電容的一端還連接第十一電阻的一端,所述第十一電阻的一端還連接第八電容的一端,所述第七電容的另一端、第十一電阻的另一端和第八電容的另一端都接輸出地;所述第八電容的一端還連接至相互連接的N溝道雙MOS管的第五引腳、第六引腳、第七引腳和第八引腳;所述主控制電路包括第一晶片、輔整流濾波電路、取樣補償電路、箝位電路和開光頻率控制電路;所述輔整流濾波電路包括第七電阻、第二二極體和第三電容,所述第一晶片的第一引腳連接第三電容的一端,所述第三電容的另一端接電源地,所述第三電容的一端還連接第七電阻的一端,所述第七電阻的另一端連接第二二極體的負極,所述第二二極體的正極連接至變壓器的輸入端的第三引腳,所述取樣補償電路包括第八電阻、第九電阻和第六電容,所述第一晶片的第三引腳連接第六電容的一端,所述第六電容的一端還連接第九電阻的一端,所述第六電容和第九電阻的另一端都接電源地,所述第九電阻的一端還連接第八電阻的一端,所述第八電阻的另一端還連接變壓器的輸入端的第三引腳;所述箝位電路包括第五電阻、第五電容和第一二極體,所述第一晶片的第五引腳和第六引腳相互連接並且連接至變壓器的輸入端的第二引腳和第一二極體的正極,所述第一二極體的負極還連接第五電容的一端,所述第五電容的一端還連接第五電阻的一端,所述第五電容的另一端和第五電阻的另一端連接,所述第五電容的另一端還連接至變壓器的輸入端的第一引腳,所述第五電阻的另一端還連接至整流濾波電路;所述開光頻率控制電路包括第二電阻、第三電阻和第四電容,所述第一晶片的第一引腳還連接第二電阻的一端,所述第二電阻的另一端連接至變壓器的輸入端的第一引腳,所述第一晶片的第二引腳連接第四電容的一端,所述第四電容的另一端接電源地,所述第一晶片的第四引腳連接第三電阻的一端,所述第三電阻的另一端接電源地,所述第一晶片的第七引腳和第八引腳都接電源地;所述整流濾波電路包括第一電感、第一電阻、第一電容和第二電容,所述第五電阻的另一端連接至第一電感的一端,所述第一電感的一端還連接第一電阻的一端,所述第一電阻的一端還連接有第二電容的一端,所述第一電阻的另一端連接第一電容的一端,所述第一電容和第二電容的另一端都接電源地,所述第一電阻的另一端還連接第一電感的另一端,所述第一電感的另一端連接至初級整流電路;所述初級整流電路包括火線輸入端、零線輸入端、安全電容、保險絲、橋式整流塊,第一交流電阻和第二交流電阻,所述火線輸入端通過保險絲連接至第一交流電阻的一端,所述第一交流電阻的另一端連接第二交流電阻的一端,所述零線輸入端連接至第二交流電阻的另一端;所述第一交流電阻的一端還連接至安全電容的一端,所述第二交流電阻的另一端還連接至安全電容的另一端,所述安全電容的一端還連接橋式整流塊的第三引腳,所述安全電容的另一端還連接橋式整流塊的第二引腳,所述橋式整流塊的第三引腳接電源地,所述橋式整流塊的第一引腳連接第一電感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晶片的型號為SP5613;所述第三晶片的型號為CSU8RP3426,所述第二晶片的型號為78L05;所述變壓器為TRANS5。
本發明包括依次連接的初級整流電路和整流濾波電路以及主控制電路,所述主控制電路連接至變壓器的輸入端,所述變壓器的輸出端連接至次級整流濾波電路,所述次級整流濾波電路連接LCD顯示控制電路,所述主控制電路中設有箝位電路用於吸收變壓器的反向幹擾從而防止電源變壓中受到幹擾,且其中LCD顯示控制電路種採用型號為SP5613的第一晶片和型號為CSU8RP3426的第三晶片,SP5613晶片集成超低待機功耗準諧振原邊控制器及650V高雪崩能力智能功率MOSFET及及OTP 過溫保護器,提高性能精簡電路;SP5613晶片還為原邊反饋工作模式,省略了光耦和TL431,採用準諧振與多模式技術提高效率並消除音頻噪聲,使系統滿足6級能效標準;SP5613晶片具有極為全面的智能保護功能,包含逐周期過流保護、過壓保護、開環保護、過溫保護、輸出短路保護和CS開/短路保護;CSU8RP3426晶片是高性能可編程的單片機,使用此IC不僅對電池的充電狀態進行了監測,還增加了多種保護功能:電池過溫保護、電壓過充保護、以及電池電壓飽和時自動關斷的功能。
本發明的有益之處在於:1)電路簡化實用,結構簡單,可靠性提高;2)提高電路線性和負載調節性,降低能耗;3)增加保護電路用於保護,防止電池的損耗及資源的浪費;4)能顯示電池充電的狀態;5)當電源充電電路存在的電壓過充與電池溫度過高時自動斷開。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電路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
見圖1,LCD顯示充電器電路,包括依次連接的初級整流電路和整流濾波電路以及主控制電路,所述主控制電路連接至變壓器T1的輸入端,所述變壓器T1的輸出端連接至次級整流濾波電路,所述次級整流濾波電路連接LCD顯示控制電路;所述LCD顯示控制電路包括第三晶片U3、IC電源電路、LED燈電路、電池充電控制電路、電池電壓檢測電路、LED顯示屏K1、上電復位電路、過溫保護電路和電池放電電路;所述次級整流濾波電路分別連接IC電源電路、LED燈電路和電池充電控制電路;所述電池充電控制電路還分別連接至電池放電電路和第三晶片U3;所述電池放電電路分別連接至電池電壓檢測電路和第三晶片U3,所述第三晶片U3還分別連接LED顯示屏K1、過溫保護電路、電池放電開關電路、上電復位電路和電池電壓檢測電路;所述IC電源電路包括第二晶片U2、第十二電容C12、第十一電容C11,所述第二晶片U2的VI腳與次級整流濾波電路連接,所述第二晶片U2的VO腳接地十二電容C12的一端,所述第十二電容C12的一端還連接第十一電容C11的一端,所述第十一電容C11的一端還連接+5V電源,所述第二晶片U2的GND腳、第十二電容C12的另一端和第十一電容C11的另一端都接輸出地;所述LED燈電路包括第九二極體D9、發光二極體LED1、第三十電阻R30、第三十一電阻R31和第一電池BT1,所述第二晶片U2的VI腳分別連接至第三十電阻R30的一端和第九二極體D9的正極,所述第三十電阻R30的另一端連接發光二極體LED1的正極,所述第九二極體D9的負極連接第三十一電阻R31的一端,所述發光二極體LED1的負極連接至第三十一電阻R31的另一端,所述第三十一電阻R31的另一端還連接第一電池BT1的正極,所述第一電池BT1的負極接輸出地;所述電池充電控制電路包括第一MOS管Q2A和第二MOS管Q2B組成的N溝道雙MOS管Q2,所述N溝道雙MOS管Q2的第五引腳、第六引腳、第七引腳和第八引腳都相互連接並且連接至次級整流濾波電路,所述N溝道雙MOS管Q2的第二引腳連接第三晶片U3的第十引腳,所述N溝道雙MOS管Q2的第四引腳連接第三晶片U3的第九引腳,所述N溝道雙MOS管Q2的第一引腳和第二引腳連接至電池放電電路和電池電壓檢測電路,所述電池電壓檢測電路包括第二十四電阻R24、第二十九電阻R29、第二電池B2、第三電池B3、第十八電阻R18、第十九電阻R19、第十五電容C15、第十六電容C16和第十七電容C17,所述N溝道雙MOS管Q2第一引腳連接第二電池B2的正極,所述第二電池B2的負極接輸出地,所述第二電池B2的正極還連接第二十四電阻R24的一端,所述第二十四電阻R24的另一端連接第十六電容C16的一端,所述第十六電容C16的一端還連接第三晶片U3的第十七引腳,所述第十六電容C16的另一端接輸出地;所述N溝道雙MOS管Q2的第三引腳連接第三電池B3的正極,所述第三電池B3的負極接輸出地,所述第三電池B3的正極還連接第二十九電阻R29的一端,所述第二十九電阻R29的另一端連接第十七電容C17的一端,所述第十七電容C17的一端還連接第三晶片U3的第十八引腳,所述第十七電容C17的另一端接輸出地;所述第三晶片U3的負極還連接有第十八電阻R18的一端,所述第十八電阻R18的一端還連接第十九電阻R19的 一端,所述第十八電阻R18的另一端連接第十九電阻R19的另一端,所述第十八電阻R18的另一端還連接第十五電容C15的一端,所述第十五電容C15的一端還連接第三晶片U3的第十四引腳,所述第十五電容C15的另一端接輸出地;所述電池放電電路包括第二十電阻R20、第二十一電阻R21、第二十二電阻R22、第二十三電阻R23、第二十五電阻R25、第二十六電阻R26、第二十七電阻R27、第二十八電阻R28、第四三極體Q4和第五三極體Q5;所述電池電壓檢測電路中第二十四電阻R24的一端連接第二十二電阻R22的一端,所述電池電壓檢測電路中第二十九電阻R29的的一端連接第二十七電阻R27的一端,所述第二十二電阻R22的一端還連接第二十一電阻R21的一端,所述第二十一電阻R21的一端還連接第二十電阻R20的一端,所述第二十電阻R20的另一端接+5V電源,所述第二十二電阻R22的另一端和第二十一電阻R21的另一端相互連接並連接至第四三極體Q4的集電極,所述第四三極體Q4的發射極接輸出地,所述第四三極體Q4的基極連接第二十三電阻R23的一端,所述接第二十三電阻R23的另一端連接至第三晶片U3的第十一引腳,所述第二十七電阻R27的一端還連接第二十六電阻R26的一端,所述第二十六電阻R26的一端還連接第二十五電阻R25的一端,所述第二十五電阻R25的另一端接+5V電源,所述第二十七電阻R27的另一端和第二十六電阻R26的另一端相互連接並連接至第五三極體Q5的集電極,所述第五三極體Q5的發射極接輸出地,所述第五三極體Q5的基極連接第二十八電阻R28的一端,所述第二十八電阻R28的另一端連接第三晶片U3的第十二引腳;所述第三晶片U3的第二十引腳連接有第十四電容C14的一端,所述第十四電容C14的另一端接輸出地,所述第十四電容C14的一端還連接至+5V電源;所述第三晶片U3的第八引腳連接有第十三電阻R13的一端,所述第十三電阻R13的另一端連接至LED顯示屏K1的LED-引腳,所述第三晶片U3的第七引腳連接至LED顯示屏K1的CS引腳,所述第三晶片U3的第六引腳連接至LED顯示屏K1的WR引腳,所述第三晶片U3的第五引腳連接至LED顯示屏K1的DATA引腳,所述LED顯示屏K1的GND引腳接輸出地,所述LED顯示屏K1的VDD引腳接+5V電源;所述電池放電開關電路包括第十二電阻R12和開關S1,所述第三晶片U3的第十九引腳連接第十二電阻R12的一端,所述第十二電阻R12的另一端連接開關S1的一端,所述開關S1的另一端接輸出地;所述上電復位電路包括第十七電阻R17和第十三電容C13,所述第三晶片U3的第四引腳連接第十三電容C13的一端,所述第十三電容C13的另一端接輸出地,所述第十三電容C13的一端還連接第十七電阻R17的一端,所述第十七電阻R17的另一端接+5V電源;所述過溫保護電路包括第十四電阻R14、第十五電阻R15、第一三極體Q1、第十六電阻R16和溫度檢測電阻TR1,所述第三晶片U3的第十三引腳連接第一三極體Q1的集電極,所述第一三極體Q1的集電極還連接第十四電阻R14的一端,所述第十四電阻R14的另一端連接第十五電阻R15的一端,所述第十五電阻R15的一端接+5V電源,所述第十五電阻R15的另一端連接第十六電阻R16的一端,所述第十六電阻R16的另一端連接第一三極體Q1的基極,所述第十六電阻R16的一端還連接溫度檢測電阻TR1的一端,所述第一三極體Q1的發射極和溫度檢測電阻TR1的另一端都接輸出地;所述次級整流濾波電路包括第七二極體D7、第八二極體D8、第七電容C7、第八電容C8、第十一電阻R11和第十電容C10,所述變壓器T1輸出端的第七引腳連接第八二極體D8的正極,所述第八二極體D8的負極連接第十電容C10的一端,所述第十電容C10的另一端接輸出地,所述第十電容C10的一端還連接第二晶片U2的VI腳;所述變壓器T1輸出端的第五引腳接輸出地,所述變壓器T1輸出端的第六引腳連接第七二極體D7的正極,所述第七二極體D7的負極連接第七電容C7的一端,所述第七電容C7的一端還連接第十一電阻R11的一端,所述第十一電阻R11的一端還連接第八電容C8的一端,所述第七電容C7的另一端、第十一電阻R11的另一端和第八電容C8的另一端都接輸出地;所述第八電容C8的一端還連接至相互連接的N溝道雙MOS管Q2的第五引腳、第六引腳、第七引腳和第八引腳;所述主控制電路包括第一晶片U1、輔整流濾波電路、取樣補償電路、箝位電路和開光頻率控制電路;所述輔整流濾波電路包括第七電阻R7、第二二極體D2和第三電容C3,所述第一晶片U1的第一引腳連接第三電容C3的一端,所述第三電容C3的另一端接電源地,所述第三電容C3的一端還連接第七電阻R7的一端,所述第七電阻R7的另一端連接第二二極體D2的負極,所述第二二極體D2的正極連接至變壓器T1的輸入端的第三引腳,所述取樣補償電路包括第八電阻R8、第九電阻R9和第六電容C6,所述第一晶片U1的第三引腳連接第六電容C6的一端,所述第六電容C6的一端還連接第九電阻R9的一端,所述第六電容C6和第九電阻R9的另一端都接電源地,所述第九電阻R9的一端還連接第八電阻R8的一端,所述第八電阻R8的另一端還連接變壓器T1的輸入端的第三引腳;所述箝位電路包括第五電阻R5、第五電容C5和第一二極體D1,所述第一晶片U1的第五引腳和第六引腳相互連接並且連接至變壓器T1的輸入端的第二引腳和第一二極體D1的正極,所述第一二極體D1的負極還連接第五電容C5的一端,所述第五電容C5的一端還連接第五電阻R5的一端,所述第五電容C5的另一端和第五電阻R5的另一端連接,所述第五電容C5的另一端還連接至變壓器T1的輸入端的第一引腳,所述第五電阻R5的另一端還連接至整流濾波電路;所述開光頻率控制電路包括第二電阻R2、第三電阻R3和第四電容C4,所述第一晶片U1的第一引腳還連接第二電阻R2的一端,所述第二電阻R2的另一端連接至變壓器T1的輸入端的第一引腳,所述第一晶片U1的第二引腳連接第四電容C4的一端,所述第四電容C4的另一端接電源地,所述第一晶片U1的第四引腳連接第三電阻R3的一端,所述第三電阻R3的另一端接電源地,所述第一晶片U1的第七引腳和第八引腳都接電源地;所述整流濾波電路包括第一電感L1、第一電阻RL1、第一電容C1和第二電容C2,所述第五電阻R5的另一端連接至第一電感L1的一端,所述第一電感L1的一端還連接第一電阻RL1的一端,所述第一電阻RL1的一端還連接有第二電容C2的一端,所述第一電阻RL1的另一端連接第一電容C1的一端,所述第一電容C1和第二電容C2的另一端都接電源地,所述第一電阻RL1的另一端還連接第一電感L1的另一端,所述第一電感L1的另一端連接至初級整流電路;所述初級整流電路包括火線輸入端L、零線輸入端N、安全電容CX1、保險絲FR1、橋式整流塊BD1,第一交流電阻RX1和第二交流電阻RX2,所述火線輸入端L通過保險絲FR1連接至第一交流電阻RX1的一端,所述第一交流電阻RX1的另一端連接第二交流電阻RX2的一端,所述零線輸入端N連接至第二交流電阻RX2的另一端;所述第一交流電阻RX1的一端還連接至安全電容CX1的一端,所述第二交流電阻RX2的另一端還連接至安全電容CX1的另一端,所述安全電容CX1的一端還連接橋式整流塊BD1的第三引腳,所述安全電容CX1的另一端還連接橋式整流塊BD1的第二引腳,所述橋式整流塊BD1的第三引腳接電源地,所述橋式整流塊BD1的第一引腳連接第一電感L1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晶片U1的型號為SP5613;所述第三晶片U3的型號為CSU8RP3426,所述第二晶片U2的型號為78L05;所述變壓器T1為TRANS5。
本實施方式中,所述初級整流電路和整流濾波電路以及主控制電路依次連接,用於將輸入所述電源輸入電路的交流電壓轉換成直流電壓,並由所述高頻變壓器的輸出端輸出,所述箝位電路用於吸收主控制IC晶片U1內部的漏源端尖峰電壓,並且能防止發生反向幹擾,所述變壓器的輸出端連接至次級整流濾波電路,所述次級整流濾波電路連接LCD顯示控制電路,解決了現有的電源充電電路無法顯示充電狀態,電路比較簡單,沒有保護電路,增加了電池的損耗以及資源浪費,並且存在的電壓過充與電池溫度過高時,無法斷開,電池充電狀態無法顯示的問題。
本實施方式中,LCD顯示充電器電路基於SP5613晶片和CSU8RP3426晶片,SP5613晶片集成超低待機功耗準諧振原邊控制器及650V高雪崩能力智能功率MOSFET及及OTP 過溫保護器。性能高、外圍元器件精簡。SP5613為原邊反饋工作模式,省略了光耦和TL431。採用準諧振與多模式技術提高效率並消除音頻噪聲,使得系統滿足6級能效標準。SP5613晶片具有極為全面的智能保護功能,包含逐周期過流保護、過壓保護、開環保護、過溫保護、輸出短路保護和CS開/短路保護。CSU8RP3426晶片是高性能可編程的單片機,使用此IC不僅對電池的充電狀態進行了監測,還增加了多種保護功能:電池過溫保護、電壓過充保護、以及電池電壓飽和時自動關斷的功能。
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包括但不限於以上實施方式,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以權利要求書為準,任何對本技術做出的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容易想到的替換、變形、改進均落入本發明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