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地鐵15號線二期規劃圖最新(拉開大幕2號線二期)
2023-04-18 05:04:19
半島全媒體記者 郭振亮
12月30日上午,青島地鐵1號線南段開通、三期規劃首批線路開工暨部分交通基礎設施項目開工啟用儀式在地鐵閆家山站舉行。乘著「項目落地年」的發展大勢,青島軌道交通三期規劃項目拉開建設大幕。
為人民建地鐵:這些人口密集區全覆蓋
自2015年底,青島地鐵3號線北段通車算起,青島地鐵每年都有新線開通。地鐵網絡的快速發展,讓越來越多的市民感受到了地鐵出行的紅利,享受到了地鐵開通帶來的出行便利。
三期建設規劃項目,充分考慮市民出行需求,對老四方、浮山後、李滄東部、黑龍江路沿線、正陽路沿線等人口密集區域都進行了覆蓋,對快速融青較為迫切的即墨、膠州、西海岸新區中心城區進行了聯通。三期項目建成後,我市軌道交通覆蓋率將大大提升,對方便市民出行、緩解交通擁堵起到更為顯著的作用。
首批開工的三條線路總長約58公裡,均是促成主城區線路成網的骨幹線。其中,2號線二期、5號線是東岸城區骨幹線路。2號線二期長8.9公裡,設站8座,主要服務李滄東片區、院士港等區域。5號線長32.6公裡,設站29座,是「C」字型線路,與多條線路實現換乘,主要服務郵輪母港及老四方、浮山後等人口密集區。7號線二期工程全長約16.9公裡,全部為地下線路,共設站14座,由北段和南段組成,同步開工建設,主要服務即墨中心區、李滄西部區域,實現即墨與城陽、東岸主城區的快速聯繫。
為城市建地鐵:打造「軌道上的青島」
很多人概括地鐵的作用是「一頭連著民生福祉,一頭連著城市發展」。除卻緩解交通擁堵和方便市民出行的作用,地鐵三期在拓展城市發展空間、實現城市發展戰略方面的重要意義更不容忽視。國家發改委在對地鐵三期的批覆中指出,要「深入研究站點樞紐綜合開發,做好站點與周邊客流密度較大的商城、社區、學校等的銜接,提高土地綜合開發效益」。
TOD(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是以公共運輸為導向的城市空間開發模式,是推動城市有序更新的重要引擎。乘著三期開工的東風,青島在「十四五」時期將以充沛的線網資源為支撐,全力爭創北方TOD典範城市。
結合地鐵三期建設規劃項目,青島地鐵正加快構建以軌道交通引領城市發展的新格局,為城市發展賦能。青島地鐵和有關市直部門、區市政府,已經聯手啟動了我市TOD戰略規劃、沿線土地開發利用專項規劃等頂層規劃編制工作,明確了「三級四類」開發模式,建立了「21 N」重點項目庫,建立了地鐵集團、區市平臺、頂級策劃、龍頭開發、央企施工「五位一體」的聯合開發體系,覆蓋一級土地整理、二級項目開發、三級項目運營「三級聯動」全生命周期,以市場化運作保障項目高質量建成。
下一步,青島地鐵將按照「先行策劃、系統規劃、精準設計、功能複合」四個原則,加快推動項目運作,實現帶動投資過千億目標。同時,立足「打造10分鐘宜居宜業活力圈」理念,做好項目空間、業態、產業、環境、交通等策劃研究,將每一個TOD項目都打造成「生產、生活、生態」高度融合的微型城市體系,建成「地鐵新城」,吸引更多人在地鐵兩側工作和生活,實現土地集約化利用,使城市發展更高效、運行更低碳,使百姓出行更便捷、生活更舒心。
「十四五」期間,青島地鐵將按照「一年全面起勢」「三年整體成勢」「五年全面落地」的戰略打法,全面開啟軌道交通改變城市格局的新徵程,力爭至2025年,全面構建我市全域TOD戰略布局,推動15-20個示範項目全面落地,實現千億級投資,助力我市在全國率先實現「碳達峰、碳中和」。
地鐵青島速度:三期獲批一年內全開工
今年3月,國家發改委受理了青島市城市軌道交通第三期建設規。9月,我市三期建設規劃正式獲批,7個項目共139公裡,總投資約1000億元。
三期獲批後,青島地鐵集團立即開展了前期準備工作,目前已完成2號線二期、5號線、7號線二期3條線路的勘察、設計工作,並完成了施工、監理單位的招標,2021年12月20日至21日,地鐵集團相繼取得這三條線路的施工許可證。從建設規劃的獲批到施工許可證的辦理,創造了青島地鐵建設以來的最高效率及最快速度。這3條線路的開工,使得青島當前共計7條線路在建,建設裡程136公裡,目前共有17000多人參與建設。
據了解,15號線一期、9號線一期、8號線支線、6號線二期等4條線路也將分兩批於明年上半年陸續開建。屆時,全市同時在建的線路將達到11條、219公裡,超過300個在建工點、2.5萬名參建人員投入其中。
結合三期建設,我市將積極推動打造「地鐵 」立體化大交通體系,以「地鐵 鐵路」「地鐵 小汽車」「地鐵 公交」「地鐵 慢行」,建立科學、合理、體系、綜合高效頂層的大公交體系,把整個公交建成一個體系。三期線路全部建成後,地鐵運營線網總裡程將達到503公裡,通過「地鐵 」大立體公交的布局,預計日均客運量將達500萬人次,真正實現地鐵為城市賦能,有力支撐「一主三副兩城」都市區空間結構。
後續,青島地鐵將緊緊圍繞「質量、安全、效益、效率」四大要素,持續加強建設管理,加快三期線路建設,力爭三期規劃早建設、早投用、早受益。
相關連結
一、2號線東延段
青島市地鐵2號線二期工程起於李滄區李村公園站(已開通),止於嶗山區世博園站,線路主要沿夏莊路、金水路、常川路、世園大道敷設,線路長約8.9公裡,均為地下線,設站8座,自西向東分別為下王埠站、佛耳崖站、合川路站、漢川路站、東川路站、常川路站、龍川路站、世博園站。其中換乘站2座,下王埠站(與15號線換乘)、世博園站(與11號線換乘)。設置世園停車場1座,接軌於龍川路站。
該項目主要服務李滄東片區、院士港等區域,將進一步推動青島市軌道交通骨幹網絡的形成,改善沿線的交通環境和市民出行條件,特別是帶動李滄區東部、院士港產業區及世博園片區的規劃發展,解決李滄東部地區居民出行問題,完善東岸城區線網結構,提升軌道交通網絡化運營效益,同時推動院士港、世博園、創智谷等片區的規劃發展,加快李滄東部地區與中心城區的聯繫。
目前,2號線已開通一期工程泰山路站至李村公園站,一期工程調整段輪渡站至泰山路站正在建設,預計 2023 年開通運營。
二、5號線
5號線長32.6公裡,設站29座,是「C」字型線路,與多條線路實現換乘,主要服務郵輪母港及老四方、浮山後等人口密集區。
5號線換乘車站12座,為目前已規劃線網中換乘站最多的線路。沿途為麥島站(與2號線換乘)、北山公園站(與7號線換乘)、福寧立交站、寧夏路站(與3號線換乘)、澳柯瑪橋站(與8號線換乘)、鎮江路站、延安二路站、昌樂路站(與2、4號線換乘)、八號碼頭站、四方廠站、海雲庵站、湖島站、瑞昌路站、歡樂濱海城站、環灣大道站、鎮平路站、勝利橋站(與1號線換乘)、閆家山站(與7、8號線換乘)、重慶路站、地鐵大廈站(與3號線換乘)、滁州路站、合肥路站、勁松七路站(與4號線換乘)、國信體育場站(與11號線西延段換乘)、青醫東院站、石老人浴場站(與2號線換乘)、雲嶺路站(與15號線換乘)。
5號線為青島市環東岸城區的骨幹線,連接市南區、市北區、嶗山區,定位為大運量等級的骨幹線路。其建設將帶動麥島風景區、寧夏路居住區、大港規劃區、中車科技園、歡樂濱海城、閆家山居住區、浮山後居住區和石老人風景區等區域的規劃發展,並進一步推動青島市軌道交通骨幹網絡的形成,促進青島市軌道交通網絡的建設,改善青島市的交通環境和市民出行條件。
三、7號線二期
7號線全長56.5公裡,共設車站43座,均為地下站。線路起於青島市南區,經市北區、李滄區、城陽區,止於即墨區龍泉鎮。
7號線二期工程全長約16.9公裡,全部為地下線路,共設站14座,北段和南段組成,同步開工建設。北延段自一期工程終點東郭莊站向北,沿途為周村站、前東城站、東城站、景岱站、環秀站、文峰路站、藍鰲路站、鶴山路站、青威路站、北安站、營普路站,長約13.1公裡,設置11座車站,其中換乘站3座;南延段設置3座車站,分別是滄口站(與8號線換乘)、振華路站、文安路站,接入一期工程起點興國路站,長約3.8公裡。
7號線二期項目建成後,實現了「東部中心」、「北部中心」、外圍城區之間的聯繫,實現了青島城區的南北快速貫通。對於即墨區的開發、老城區的更新改造、工業區的搬遷改造、李滄、城陽區的快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對支持城市總體戰略規划具有重要的意義。
7號線一期工程自與1號線換乘站興國路站起,至城陽東郭莊站,長約17.3公裡,一期工程於2020年12月建成通車,初期與1號線貫通運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