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都有哪些習俗嗎(你知道都有哪些習俗嗎)
2023-04-18 08:07:14 2
又一年
農曆五月初五
端午佳節
願大家
端午安康
端午小百科
「仲夏端午。端者,初也。」
西晉《風土記》中的記載
可能是「端午」一詞最早的出處
但作為傳統節日
端午節始於春秋戰國時期
迄今已存在了2000多年
是我國首個躋身世界「非遺」的節日
端午節的由來,流傳最廣的說法是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據說屈原悲痛投江後,人們將米糰丟到河裡餵魚,想把魚餵飽,以防止魚吃屈原的遺體,這就是後來「吃粽子」習俗的由來。
端午節民俗
賽龍舟
端午日,人們最愛看的是划龍舟。吼一聲,鑼鼓喧天;划一槳,歡呼雷動。人們認為龍舟滑過的水是「大吉水」,可以洗去黴氣,帶來好運。
賽龍舟是中國端午節的習俗之一,也是端午節最重要的節日民俗活動之一,在中國南方地區普遍存在。2011年5月23日,賽龍舟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說到這兒
在永康
端午哪裡能看划龍舟呢?
為了更好地弘揚龍舟文化,讓更多人了解龍舟競技比賽,凌風龍舟俱樂部每周三、周六都會在南溪江上進行訓練,並持續到9月份。
永康凌風龍舟俱樂部
永康凌風龍舟俱樂部成立於去年9月份,現有隊員52人,基本是遊泳愛好者。這個俱樂部擁有一艘22人大龍舟,兩艘12人小龍舟。去年10月13日,受邀參加全國金華龍舟邀請賽取得了十二強的成績。
今年6月7日將參加義烏紅旗村龍舟邀請賽,爭取取得好成績。
俱樂部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龍舟精神,助推永康龍舟品牌賽事,在強身健體的同時,積極呼籲大家投身五水共治和生態廊道建設工作,助推我市全國文明城市的創建!為永康江增添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包粽子
從晉朝開始,粽子就是端午必備食品,現在,粽子更成了端午節標誌。粽子的製作極其有特色:用竹葉包上糯米,然後糯米裡加上特色餡料製成。
闢邪,解五毒
端午節還被認為是蠍子、蛇、馬蜂、蜈蚣、蟾蜍五毒並行的日子。端午節的很多風俗與避這五邪有關,比如插菖蒲艾葉,飲雄黃酒,掛香囊等。
插菖蒲艾葉,是端午闢邪的風俗之一。菖蒲自古被認為是五瑞之首,葉子似寶劍,可以斬千邪。艾草可以招百福,可殺菌,插在門口,能趕走病魔。到了端午節,人們會將菖蒲艾葉用紅線綁成一束,插在門上,以驅邪招福。
端午節還要飲雄黃酒,這種習俗在長江流域尤為流行,《白蛇傳》中的白娘子就是在端午節飲了雄黃酒而變回原形的。雄黃也叫「雞冠石」,將微量雄黃加入酒中製成雄黃酒,有殺菌、驅蟲、解五毒的功效。端午節之後就是夏日了,蚊蟲瘟疫開始盛行,而雄黃酒則有預防作用。
為了讓小孩們安然度過五毒橫行的日子,父母會為其戴香囊,以驅魔闢邪。香囊是用碎布縫成的,裡面可以裝吸汗的蚌粉或者雄黃粉。隨著歲月演變,香囊的造型越來越精美,也成了端午節重要的工藝品。
「端」有開頭、初始之意
願你盡享端午小長假的悠閒輕鬆
在假日後抖擻精神
再出發!
視頻:永康日報視頻工作室
記者/編輯:胡凌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