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果園託起鄉村振興(水城發耳四季果園)
2023-04-18 11:53:48 2
「才從花中過,又遇櫻桃熟。」隨著氣溫的不斷回升,六盤水市水城區發耳鎮的12000餘畝瑪瑙紅櫻桃花這幾天開始陸續綻放,吸引市民和遊客前去遊玩觀賞。
2月11日,記者來到發耳鎮新聯村村民陳果果種植的瑪瑙紅櫻桃地裡,漫山如雪,精靈般的櫻桃花聚在枝頭,一朵朵成簇,一簇簇成枝,一枝枝怒放,吸引了許多蜜蜂前來採花蜜。若隱若現間,幾名遊客正在櫻桃花下賞花拍照。
遊客王之宓聽說發耳鎮的櫻桃花開了,就約上幾個朋友一起過來拍照「打卡」。「這是六盤水開得最早的櫻桃花,一個月後這裡的櫻桃就成熟了,屆時我們還要一起過來採摘櫻桃,這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情!」王之宓樂呵呵地說。
發耳鎮,水城區工業重鎮。10多年前,伴隨著發耳電廠投產發電,這個曾經的「菜籃子」一下子變成吃煤飯、念煤經的工業鎮,更是水城區響噹噹的富庶之地。許多群眾選擇圍繞煤電產業掙快錢,昔日珍貴的土地成為了可有可無的擺設。
工業富鄉,農業富民。然而,一度放棄了土地的發耳人發現,工業容納有限,而農業前景無邊。眾所周知,地處亞熱帶河谷氣候的發耳鎮,因為「天然溫室」特點作物「早熟」而搶佔了市場的先機,出產的農產品都能賣個好價錢。
「依託大自然賦予的天然優勢,在發展上開闢新天地。」2015年,在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中,發耳鎮新聯村村民陳果果種植了160畝(瑪瑙紅)櫻桃。
讓人沒有想到的是,小小的櫻桃,竟然迸發了令人驚奇的「實力」,當地人稱之為「入春第一花、開春第一果」——發耳鎮的12000餘畝瑪瑙紅櫻桃,盛掛8000餘畝,預計2023年可帶動5000餘戶(群眾)戶均增收12000元以上
「160畝櫻桃,今年全部開花了,1個月後大家可以來摘櫻桃。因為我家這個最早上市,價格也不錯,預計今年有60餘萬元的純收入。」陳果果說。
早一步,早主動。櫻桃帶來的「甜頭」,讓發耳鎮的群眾第一次感受到了產業結構調整的幸福。這些年,發耳鎮在海拔1400米至1600米處,深耕「甜蜜」事業,分別種植了蜂糖李6030畝,楊梅5300畝,獼猴桃2677.71畝,刺梨8000畝,紅心柚2000畝,核桃300畝,檸檬橘130畝,其他類水果1000畝。
持續做優做強水果產業,是每一個果農的殷切期盼。發耳鎮各個村民組以蜂糖李、櫻桃、楊梅產業為主導相繼成立合作社,與境內大型超市合作,對精品水果按照市場價進行收購,水果產業已經成為當地老百姓的「致富果」「搖錢樹」。
果樹種下去,山野「綠」起來,錢袋子「鼓」起來,初春時節的晚熟椪柑,3月的櫻桃,5月的枇杷,6月的楊梅……發耳鎮土地重新煥發「活力」,一年四季的水果不斷檔,擋不住的豐收喜悅,鼓起了農民的荷包,助推了鄉村振興。
「發耳瑪瑙紅櫻桃是入春第一花,開春第一果,現在櫻桃花已經在陸續開放,花期預計可以持續到3月初。」發耳鎮副鎮長董朝陽說,發耳鎮將舉辦櫻桃花節,網紅打卡等活動,聚焦「花經濟」,做好「花文章」。同時,在果蔬方面,重點培育和引進一批產業初加工企業,鼓勵企業發展果蔬精深加工。
貴州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