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多功能電話分線盒的製作方法
2023-05-05 00:19:01
一種多功能電話分線盒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多功能電話分線盒,包括上殼體、下殼體和接線板;上殼體包括一體成型的端平面、弧面薄壁、過渡面和凹弧面;弧面薄壁上設置有一個進線埠;上殼體的弧面薄壁的下端內表面設置有上殼體凸起和上殼體卡槽;下殼體包括一體成型的下殼體底板和凸緣;凸緣上設置有與上殼體凸起相配合的下殼體卡槽,以及與上殼體卡槽相配合的下殼體凸起;下殼體底板的下表面設置有一個殼體凹槽,殼體凹槽內設置有若干吸盤;位於凹弧面側的凸緣上等間距地設置有至少五個出線埠;出線埠所在側的弧面薄壁上通過鉸鏈鉸接有一個防塵蓋。本實用新型多功能電話分線盒解決了灰塵進入分線盒影響電話信號、分線盒內布線凌亂、分線盒易移動等問題。
【專利說明】一種多功能電話分線盒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通信領域的分線盒,具體涉及多功能電話分線盒。
【背景技術】
[0002]分線盒是配線電纜或光纜的終端,連接配線電纜或光纜和用戶線路部分,對主幹線進行分支,具有重要的作用。分線盒可安裝在橋架、箱體、管道、電纜溝等狹小的空間內,不佔用建築的有效使用面積,安裝方便,不需要截斷主電纜。
[0003]目前市面上的電話分線盒大部分主線和分線是設置在同一側或者相對應側,這種布局方式比較適合分線比較少的情況,但是當分線達到五根以上時,分線盒內部的分線排布就顯得非常凌亂;在行動電話分線盒所在位置的任一連線就會行動電話分線盒;致使分線盒移位或從較高位置掉落下來;對於一些工作環境灰塵比較大的地方,分線盒內很容易進灰影響電話信息。
實用新型內容
[0004]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上述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電話分線盒解決了灰塵進入分線盒影響電話信號、分線盒內布線凌亂、分線盒易移動等問題。
[0005]為了達到上述發明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為:提供一種多功能電話分線盒,其包括上殼體、下殼體和垂直設置在下殼體內部的接線板;上殼體包括一體成型的端平面、弧面薄壁、過渡面和凹弧面;弧面薄壁設置在端平面的兩端,凹弧面設置在端平面前後側;凹弧面和弧面薄壁之間通過過渡面連接;弧面薄壁上設置有一個進線埠 ;
[0006]上殼體的弧面薄壁的下端內表面設置有上殼體凸起和上殼體卡槽;下殼體包括一體成型的下殼體底板和凸緣;凸緣上設置有與上殼體凸起相配合的下殼體卡槽,以及與上殼體卡槽相配合的下殼體凸起;
[0007]下殼體底板的下表面設置有一個殼體凹槽,殼體凹槽內設置有若干吸盤,吸盤的高度等於殼體凹槽的深度;位於凹弧面側的凸緣上等間距地設置有至少五個出線埠 ;出線埠上均設置有一個指示燈;
[0008]出線埠所在側的弧面薄壁上通過鉸鏈鉸接有一個防塵蓋;鉸鏈設置在防塵蓋與弧面薄壁的內表面;防塵蓋上與出線埠相對應位置處設置有卡口 ;上殼體、下殼體和防塵蓋的厚度為2mm ;凸緣的高度為10mm,進線埠與弧面薄壁下表面間的距離大於10mm。
[0009]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上殼體上鉸接的防塵蓋,可以對下殼體側壁上的出線埠進行保護,有效地防止了在使用過程中灰塵通過出線埠進入分線盒影響電話的通話質量;
[0010]電話主線的進線埠設置在分線盒的側面,分線的出線埠設置在與進線埠相鄰的分線盒側面,電話主線從進線埠進入分線盒內部與垂直安放的接線板連接,接線板上連接的分線可以直接從接線板正前方的出線埠穿出,分線不需要再在盒體內部環繞一段距離後分出,確保了分線盒內部布線凌亂的問題,縮減了分線盒的體積,降低了其所佔用空間;
[0011]分線盒的殼體凹槽內設置的若干吸盤能夠穩定地將分線盒固定在任意平整的地方,吸盤可以有效地保證分線盒的穩定性。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圖1為本實用新型多功能電話分線盒一個實施例的立體圖;
[0013]圖2為多功能電話分線盒設置有出現埠面的側視圖;
[0014]圖3為多功能電話分線盒的上殼體和下殼體安裝組裝在一起後一個實施例的剖視圖;
[0015]圖4為圖3中A部的放大圖。
[0016]其中,1、上殼體;11、端平面;12、弧面薄壁;13、過渡面;14、凹弧面;15、上殼體凸起;2、電話主線;3、下殼體;31、出線埠 ;32、指示燈;33、殼體凹槽;34、凸緣;35、下殼體凸起;36、下殼體底板;4、防塵蓋;41、卡口 ;5、吸盤。
【具體實施方式】
[0017]下面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描述,以便於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理解本實用新型,但應該清楚,本實用新型不限於【具體實施方式】的範圍,對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只要各種變化在所附的權利要求限定和確定的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範圍內,這些變化是顯而易見的,一切利用本實用新型構思的發明創造均在保護之列。
[0018]參考圖1,圖1示出了本實用新型多功能電話分線盒一個實施例的立體圖;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的技術方案為:
[0019]包括上殼體1、下殼體3和垂直設置在下殼體3內部的接線板;上殼體I包括一體成型的端平面U、弧面薄壁12、過渡面13和凹弧面14 ;弧面薄壁12設置在端平面11的兩端,凹弧面14設置在端平面11前後側;凹弧面14和弧面薄壁12之間通過過渡面13連接;弧面薄壁12上設置有一個進線埠。上殼體I結構設置,使下殼體3能夠完全位於上殼體I內部,對下殼體3進行保護的同時還能擁有一個比較美觀的外形。
[0020]如圖2、圖3、圖4所示,上殼體I的弧面薄壁12和凹弧面14的下端內表面設置有上殼體凸起15和上殼體卡槽;下殼體3包括一體成型的下殼體底板36和凸緣34 ;凸緣34上設置有與上殼體凸起15相配合的下殼體卡槽,以及與上殼體卡槽相配合的下殼體凸起35。
[0021]下殼體底板36的下表面設置有一個殼體凹槽33,殼體凹槽33內設置有若干吸盤5,吸盤5的高度等於殼體凹槽33的深度;位於凹弧面14側的凸緣34上等間距地設置有至少五個出線埠 31 ;出線埠 31上均設置有一個指示燈32 ;分線盒的殼體凹槽33內設置的若干吸盤5能夠穩定地將分線盒固定在任意平整的地方,吸盤5可以有效地保證分線盒的穩定性。
[0022]出線埠 31所在側的弧面薄壁12上通過鉸鏈鉸接有一個防塵蓋4 ;防塵蓋4可以對下殼體3側壁上的出線埠 31進行保護,有效地防止了在使用過程中灰塵通過出線埠 31進入分線盒影響電話的通話質量。
[0023]鉸鏈設置在防塵蓋4與弧面薄壁12的內表面;這樣設置後,鉸鏈不會影響分線盒的整體外觀。
[0024]防塵蓋4上與出線埠 31相對應位置處設置有卡口 41 ;上殼體1、下殼體3和防塵蓋4的厚度為2mm ;凸緣34的高度為10臟,進線埠與弧面薄壁下表面間的距離大於10mm,這樣設置之後使分線盒重量相對比較輕巧便於攜帶。
[0025]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由於本分線盒的進線埠和出線埠 31的獨特設置,分線盒的體積可以做到1cmX 5cmX 5cm。
[0026]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卡口 41的寬度等於出線埠 31的寬度,卡口 41的高度大於等於出線埠 31的高度。
【權利要求】
1.一種多功能電話分線盒,其特徵在於:包括上殼體、下殼體和垂直設置在下殼體內部的接線板;所述上殼體包括一體成型的端平面、弧面薄壁、過渡面和凹弧面;所述弧面薄壁設置在端平面的兩端,所述凹弧面設置在端平面前後側;所述凹弧面和弧面薄壁之間通過過渡面連接;所述弧面薄壁上設置有一個進線埠 ; 所述上殼體的弧面薄壁的下端內表面設置有上殼體凸起和上殼體卡槽;所述下殼體包括一體成型的下殼體底板和凸緣;所述凸緣上設置有與上殼體凸起相配合的下殼體卡槽,以及與上殼體卡槽相配合的下殼體凸起; 所述下殼體底板的下表面設置有一個殼體凹槽,所述殼體凹槽內設置有若干吸盤,所述吸盤的高度等於所述殼體凹槽的深度;位於凹弧面側的凸緣上等間距地設置有至少五個出線埠 ;所述出線埠上均設置有一個指示燈; 所述出線埠所在側的弧面薄壁上通過鉸鏈鉸接有一個防塵蓋;所述鉸鏈設置在防塵蓋與弧面薄壁的內表面;所述防塵蓋上與出線埠相對應位置處設置有卡口 ;所述上殼體、下殼體和防塵蓋的厚度為2_ ;所述凸緣的高度為10_,所述進線埠與弧面薄壁下表面間的距離大於10mm。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電話分線盒,其特徵在於:所述分線盒的體積為1cmX 5cmX 5cm。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多功能電話分線盒,其特徵在於:所述卡口的寬度等於所述出線埠的寬度,卡口的高度大於等於所述出線埠的高度。
【文檔編號】H02G3/08GK203967666SQ201420271098
【公開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26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26日
【發明者】唐鴻 申請人:四川立道通信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