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雙氣囊靜脈留置導管的製作方法
2023-05-05 00:53:46 2
一種雙氣囊靜脈留置導管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雙氣囊靜脈留置導管,屬於醫療器械領域,由導管1、皮內氣囊管2和皮外氣囊管3構成。其特徵是:導管1上設有導管塞4,導管塞4通過系帶5與導管1連接在一起,皮內氣囊管2和皮外氣囊管3分別走行於導管1的外側壁上,皮內氣囊管2的末端設有皮內固定氣囊6,皮外氣囊管3的末端設有皮外固定氣囊7。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可用於鎖骨下靜脈或頸內靜脈留置導管術,集靜脈置管、固定、封管於一體,不需要縫合皮膚來固定導管,從而減輕了靜脈留置導管帶來的損傷,降低了醫務人員的工作強度,是一種理想的靜脈留置導管。
【專利說明】一種雙氣囊靜脈留置導管
[0001]【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屬於醫療器械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可用於鎖骨下靜脈或頸內靜脈留置導管術,集靜脈置管、固定、封管於一體,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的雙氣囊靜脈留置導管。
[0002]【背景技術】:在臨床醫療活動中,鎖骨下靜脈或頸內靜脈留置導管術是一種常用的醫療方式,用於對實行全麻的患者和危重病患者,輸送足夠的液體和測定中心靜脈壓。目前,臨床普遍使用的靜脈留置導管的管體上沒有設置固定裝置,在臨床使用過程中,為防止管體脫出,在置入導管成功後,需要將管柄與皮膚縫合起來加以固定,這種縫合皮膚的固定方法,一方面,給患者帶來的組織損傷較大,而且,操作麻煩,增加了醫務人員的工作強度,另一方面,皮膚和管柄縫合在一起給術中重新調整靜脈留置導管帶來很多不便,也給患者增加了 一些不必要的損失和痛苦。
[0003]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用於鎖骨下靜脈或頸內靜脈留置導管術,集靜脈置管、固定、封管於一體,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的雙氣囊靜脈留置導管。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取了如下技術方案:該雙氣囊靜脈留置導管,由導管、皮內氣囊管和皮外氣囊管構成,導管上設有導管塞,導管塞通過系帶與導管連接在一起,皮內氣囊管和皮外氣囊管分別走行於導管的外側壁上,皮內氣囊管的末端設有皮內固定氣囊,皮外氣囊管的末端設有皮外固定氣囊。
[0005]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可用於鎖骨下靜脈或頸內靜脈留置導管術,集靜脈置管、固定、封管於一體,不需要縫合皮膚來固定導管,從而減輕了靜脈留置導管帶來的損傷,降低了醫務人員的工作強度,是一種理想的靜脈留置導管。
[0006]【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07]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08]參照附圖1,1、導管,2、皮內氣囊管,3、皮外氣囊管,4、導管塞,5、系帶,6、皮內固定
氣囊,7、皮外固定氣囊。
[0009]【具體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由導管1、皮內氣囊管2和皮外氣囊管3構成,導管I上設有導管塞4,導管塞4通過系帶5與導管I連接在一起,皮內氣囊管2和皮外氣囊管3分別走行於導管I的外側壁上,皮內氣囊管2的末端設有皮內固定氣囊6,皮外氣囊管3的末端設有皮外固定氣囊7。
[0010]使用本實用新型時,先按照靜脈留置導管的操作常規將導管I置入患者靜脈中,將皮內固定氣囊6留置於患者皮下組織內,將皮外固定氣囊7留置於患者的皮膚組織外,然後分別由皮內氣囊管2和皮外氣囊管3注入適量的氣體,將皮內固定氣囊6與皮外固定氣囊7之間的皮膚組織夾擠住即可。
【權利要求】
1.一種雙氣囊靜脈留置導管,其特徵在於:該雙氣囊靜脈留置導管,由導管(I)、皮內氣囊管(2)和皮外氣囊管(3)構成,導管(I)上設有導管塞(4),導管塞(4)通過系帶(5)與導管(I)連接在一起, 皮內氣囊管(2)和皮外氣囊管(3)分別走行於導管(I)的外側壁上,皮內氣囊管(2)的末端設有皮內固定氣囊(6),皮外氣囊管(3)的末端設有皮外固定氣囊⑵。
【文檔編號】A61M25/10GK203379466SQ201320388027
【公開日】2014年1月8日 申請日期:2013年6月19日 優先權日:2013年6月19日
【發明者】柳琴, 崔永芳, 明海寧 申請人:柳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