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制動空壓機缸蓋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04 15:59:11 2
專利名稱:一種制動空壓機缸蓋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制動空壓機缸蓋裝置,尤其是應用於汽車、拖拉機等 車輛氣剎車制動系統的空壓機缸蓋裝置。
背景技術:
制動空壓機是汽車、拖拉機氣剎車制動系統的氣源。目前國內製動空壓機 有三百來種產品,年產量幾百萬臺。市場上應用較廣的一種制動空壓機缸蓋,
其進、排氣系統都採用板狀閥片結構。解放牌汽車和東風140汽車上使用的制 動空壓機缸蓋結構型式即屬於這一種,它的缸蓋結構的進、排氣系統都採用板 狀閥片,採用板狀閥片的優點是密封性能好,但採用這種結構的缸蓋零件多, 進、排氣系統體積大,只適用轉速在1500轉/分左右的空壓機;如果空壓機轉 速達到2000-3000轉/分時,空壓機的充氣係數會變得很低,大約只有百分之 三十幾。造成板狀閥片充氣係數低的原因是板狀進氣閥片是靠著彈簧託著封 閉氣門,缸套內的活塞下行產生的負壓與大氣壓差,作用在進氣閥片上,進氣 閥片再壓縮彈簧打開氣門進氣,大氣壓差使閥片把力再傳給彈簧,打開氣門要 有個滯後過程,所以轉速快了可能造成進氣門不能充足地進氣,導致其充氣系 數降低;而排氣板狀閥片的效能是不受高轉速影響,只要是從進氣口進到缸套 裡的氣體,排氣閥片都能把它排到儲氣罐裡;雙板狀閥片結構的另一個不足是 難以實現缸蓋水冷。
市場上另一種較常見的制動空壓機,其缸蓋進、排氣系統都採用舌簧閥片 結構,道依茨空壓機和康明斯空壓機的缸蓋裝置結構型式即屬於這一種。這種 雙舌簧閥片結構,目前在我國已有廣泛的發展,並應用在國產發動機上。相比 較進、排氣系統都釆用板狀閥片結構的空壓機,舌簧閥片更適合高轉速發動機, 因它不存在板狀閥片彈簧進氣時間滯後的問題,進氣舌簧閥片本身又具有彈
性,因此它的充氣係數較高,可以達到百分之五十以上;但相對於板狀閥片, 雙舌簧閥片空壓機的氣密性能較差。
雙舌簧閥片結構的空壓機缸蓋大都可以水冷,但它的冷卻水只是在缸蓋的 頂部,因不能很好的貼近熱源,因此冷卻效果不理想。同時這種雙舌簧閥片結 構還須有一塊閥座板,進、排氣閥片貼在閥座板上面,因此對閥座板的平面度、 粗糙度、平行度等都要求很高;又閥座板上的進、排氣孔有多個,所以加工工 藝複雜,製作難度大,成本高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氣密性好、充氣系 數高、使用壽命長的制動空壓機缸蓋裝置。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設計人經過長時間的研究和多次試驗修改,在雙板 狀閥和雙舌簧閥缸蓋結構的基礎上,設計出進氣採用舌簧閥片、排氣採用板狀 閥片結構的制動空壓機缸蓋裝置。
它包括進氣部分和排氣部分,所述排氣部分為板狀閥片結構,即在所述排 氣口4下方,波型彈性墊圈6與排氣閥座8、排氣閥彈簧7、排氣板狀閥片9、 排氣閥10順序安裝,所述進氣部分為舌簧閥片結構,所述缸蓋本體上設有與 進氣口 2連通的進氣腔18且所述進氣腔18的下方開有進氣通孔17,閥體的 下表面(即缸蓋的下面)固設有一進氣舌簧閥片14且進氣舌簧閥片14的活動 端與進氣通孔17的端面貼合。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改進,缸蓋5上開有進水口 3和出水口 1,所述缸蓋本 體的排氣部分結構的四周布置為用於水冷的水道19,所述水道19與進水口 3 和出水口l分別連通。
排氣溫度高低是空壓機非常重要的性能指標。空壓機在工作時需要機油潤 滑,排氣溫度高會造成缸蓋內腔零件上產生積炭,從而導致閥片密封不嚴,空壓 機產氣量下降,進而致使車輛剎車氣量不足,此時空壓機就需要長期負荷運轉。 反之,空壓機長期負荷運轉又會致使空壓機溫度會進一步升高,進而使積炭會 不斷增多最終會導致空壓機提前報廢。可見排氣溫度的高低直接影響到空壓機
的使用壽命。
本實用新型採用全水冷缸蓋設計,即在排氣閥四周設計成水道,相比較雙 舌簧閥片結構空壓機缸蓋,循環水更貼近熱源,降溫效果非常明顯。目前國內
行業標準規定排氣溫度不能超過200°C,經設計人長期實驗證明,本設計在 3000r/min、排氣壓力為0. 8MPa的條件下,排氣溫度僅為130. 9°C,遠遠低於國 家行業標準,與現有技術相比,大大提高了空壓機的使用壽命。
本實用新型採用舌簧閥片與板狀閥相結合的結構型式。進氣採用舌簧閥 片,解決了進氣為板狀閥片時的滯後現象,缸蓋的充氣係數可以達到51.9%; 排氣採用板狀閥片,提高了缸蓋的密封性能,相對於雙板狀閥片空壓機缸蓋結 構,省掉了一塊閥座板,又降低了成本。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所示為制動空壓機缸蓋的主視圖; 圖2所示為制動空壓機缸蓋的俯視圖3所示為制動空壓機缸蓋與缸體15配合後的B-B向的剖視圖4所示為排氣板狀閥片示意圖5所示為進氣舌簧閥片示意圖6所示為制動空壓機缸蓋的A-A向剖面圖7所示為制動空壓機缸蓋進氣舌簧閥片與缸蓋端面的相對位置關係示 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l、圖2、圖3和圖7所示,本設計包括進氣部分和排氣部分,所述 排氣部分為板狀閥片結構,在所述排氣口 4下方,波型彈性墊圈6與排氣閥座 8、排氣閥彈簧7、排氣板狀閥片9、排氣閥10順序安裝;所述進氣部分為舌 簧閥片結構,所述缸蓋本體上設有與進氣口 2連通的進氣腔18且所述進氣腔 18的下方開有進氣通孔17,閥體的下表面固設有一進氣舌簧閥片14且進氣舌 簧閥片14的一端通過連接孔16與閥體的下表面固定,活動端與進氣通孔17
的端面貼合,進氣孔17的數量並不僅限於3個,根據需要可以為多個,但都 要滿足安裝後進氣舌簧閥片14完全蓋住進所有氣通孔17;排氣板狀閥片9的 形狀如圖4所示,進氣舌簧閥片14形狀如圖5所示。
如圖6所示,缸蓋5上開有進水口 3和出水口 1,所述缸蓋本體的排氣部 分結構的四周布置為用於水冷的水道19,所述水道19與進水口 3和出水口 1 分別連通。
本實用新型的排氣口不止一個,還包括進氣口 20,為保證缸蓋系統的密 封性,缸蓋裝置與缸體15之間還有一缸蓋墊12。
排氣閥10與缸蓋5之間有一個密封墊11,用於接觸面的密封。 本實用新型工作原理如下當活塞13往下運動時,活塞的頂部產生負壓。 隨著活塞13下移,頂部負壓增大,而缸蓋進氣口 2是處在大氣壓狀態,這時 活塞頂部負壓與進氣口處大氣壓產生壓差,這個壓差就要克服進氣舌簧閥片 14的阻力,打開進氣舌簧閥片14,使空氣進到活塞頂部,當活塞運動到下止 點時,活塞頂部達到最大進氣量。到下止點後活塞開始往上運動,隨著活塞上 移,活塞頂部壓力增加,當達到大氣壓時,再藉助進氣舌簧閥片14的彈力, 使進氣舌簧閥片14就貼在進氣閥口上封堵了進氣口,活塞再繼續往上運動, 活塞頂部的壓力就不斷增大,當壓力增大到能克服排氣腔氣壓和排氣閥彈簧7 的彈力時,就打開排氣板狀閥片9,高壓氣體就能通過排氣閥片進到排氣腔。 當活塞達到上止點時,進到排氣腔的壓縮空氣也達到最多,至此完成了一個工 作循環。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創新點在於採用舌簧闊片與板狀閥相結合的結構型 式,即進氣部分採用舌簧閥片結構,而排氣部分採用板狀閥片結構;在排氣部 分結構周圍釆用全水冷。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型式包括但不限於說明書及幅圖中 所給出的結構,所有採用舌簧閥片與板狀閥相結合或同時在排氣部分結構四周 採用全水冷的結構型式均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當中。
權利要求1、一種制動空壓機缸蓋裝置,它包括進氣部分和排氣部分,所述排氣部分為板狀閥片結構,在所述排氣口(4)下方,波型彈性墊圈(6)與排氣閥座(8)、排氣閥彈簧(7)、排氣板狀閥片(9)、排氣閥(10)順序安裝,其特徵在於所述進氣部分為舌簧閥片結構,所述缸蓋本體上設有與進氣口(2)連通的進氣腔(18)且所述進氣腔(18)的下方開有進氣通孔(17),閥體的下表面固設有一進氣舌簧閥片(14)且進氣舌簧閥片(14)的活動端與進氣通孔(17)的端面貼合。
2、 根據權力要求1所述的制動空壓機缸蓋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缸蓋 (5)上開有進水口 (3)和出水口 (1),所述缸蓋本體的排氣部分結構的四周布置為用於水冷的水道(19),所述水道(19)與進水口 (3)和出水口 (1) 分別連通。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制動空壓機缸蓋,尤其是應用於汽車、拖拉機等車輛氣剎車制動系統的空壓機缸蓋。包括進氣部分和排氣部分,排氣部分為板狀閥片結構,排氣口(4)下方,波型彈性墊圈(6)與排氣閥座(8)、排氣閥彈簧(7)、排氣板狀閥片(9)、排氣閥(10)順序安裝;進氣部分為舌簧閥片結構,進氣腔(18)的下方開有進氣通孔(17),閥體的下表面固設有一進氣舌簧閥片(14)且進氣舌簧閥片(14)的活動端與進氣通孔(17)的端面(即缸蓋的底面)貼合,缸蓋的排氣部分結構的四周布置為用於水冷的水道(19)。本設計具有結構簡單、氣密性能強、充氣係數高、冷卻效果好、使用壽命長的優點。
文檔編號F04B39/12GK201062573SQ20072014784
公開日2008年5月21日 申請日期2007年6月1日 優先權日2007年6月1日
發明者張海泉, 溫洪澤 申請人:溫洪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