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研媽祖文化與港口(津臺媽祖文化交流成果豐碩)
2023-05-05 04:01:11
調研媽祖文化與港口?中新社天津11月6日電 題:三十年回眸 津臺媽祖文化交流成果豐碩,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於調研媽祖文化與港口?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調研媽祖文化與港口
中新社天津11月6日電 題:三十年回眸 津臺媽祖文化交流成果豐碩
作者 孫玲玲
「這些展品,不僅充分展示了媽祖文化在天津的傳承和發展,也凸顯出天津在中國乃至世界媽祖文化傳播中的重要地位,在兩岸交流中,津臺媽祖文化交流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取得了非常豐碩的結果。」近日,以「同話媽祖共憶情緣」為主題的「津臺媽祖文化交流成就展」在天津天后宮舉辦,啟幕儀式上,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天津市媽祖文化促進會會長侯傑說。
作為2022年「兩岸媽祖緣」文化交流系列的重點活動,此次成就展恰值今年為兩岸開啟交流35周年和「九二共識」30周年而備受關注。開幕式上,臺灣媽祖聯誼會、新港奉天宮、南方澳南天宮和福建湄洲媽祖祖廟董事會、江蘇崑山媽祖文化交流協會等兩岸媽祖文化社團和宮廟紛紛發來祝賀視頻。
活動中,一幅幅記錄了津臺媽祖文化交流交往的精彩瞬間、反映了媽祖文化在天津傳播的歷史的照片,讓大家回顧了30多年來津臺媽祖文化交流取得的豐碩成果:2019年天津天后宮五尊媽祖聖像赴臺灣4市3縣11座宮廟匯親,島內參與活動人數超過百萬,引發兩岸熱烈反響;2020年舉辦「兩岸媽祖緣」文創設計大賽,拓展了網上媽祖文化交流新形態;2021年,以「媽祖護佑平安健康」為主題,舉辦祈福、惜福、賜福活動和兩岸楹聯作品展,網上為臺灣同胞祈福人數超過2200萬人次……
據了解,媽祖信仰起源於中國沿海地區,被生活在傳統社會的中國人視為航海平安的保護神。天津與臺灣的媽祖文化交流源遠流長。元代隨著漕運的日漸興盛,媽祖傳播至中國北方的沿海地區,在渤海之濱的天津受到人們的崇信。清代天津詩人於豹文在《天后會》中就有:「翔鵾低映蛟宮水,繡帨遙連赤嵌城」的描述,其中「赤嵌城」指的便是臺灣。
1990年,臺灣北港朝天宮來津與天津天后宮開展媽祖文化交流,開啟了津臺兩地交往交流的新序幕。始建於元泰定三年(公元1326年)的天津天后宮,是世界三大「媽祖廟」之一,位於天津老城東門外海河三岔河口西岸、古文化街正中,是天津市現存最早的一處古建築群體,也是天津城市形成和發展的搖籃,因此曾有「先有天后宮,後有天津衛」的說法。2016年,國務院臺辦在天津天后宮設立「海峽兩岸交流基地」。近年來,共接待臺灣參訪團400餘個、1萬餘人次,臺灣旅遊團及自由行遊客10萬餘人次,為津臺媽祖文化交流發揮了積極作用。
「媽祖信仰,兩岸同源。天津天后宮不僅是兩岸媽祖文化交流的典範,更是兩岸文化交流最突出、最具代表性的傑出成果。」活動中,全國臺企聯榮譽會長、天津市臺資企業協會榮譽會長丁鯤華動情說道:「兩岸對媽祖的信仰,對中華文化和民族的認同永不改變。文化交流,媽祖結緣千載盛;血脈融匯,兩岸一統萬家安。」
天津市委常委、市委統戰部部長冀國強為活動啟幕並參觀成就展。他指出,要在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的基礎上,持續加強津臺兩地在經濟、文化、教育等各領域的交流合作,不斷促進融合發展。(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