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嶗山茶樹(隴西關東山1500畝生態友誼林全面建成)
2023-05-05 02:00:20 1
今年,為抓好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嶗山、隴西兩區縣黨委、政府科學決策,積極利用東西部協作資金600萬元,在關東山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實施、高效率推進,建成樹種多樣、針闊搭配、喬灌混交的生態友誼林1500畝。
走進隴西縣通安驛關東山,「嶗山林」三個大字格外醒目。一棵棵栽植的雲杉、樟子松在雨後愈發翠綠,毛桃、山杏冒出了新芽。
隴西縣盛德合建築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張靜:項目自3月份開工以來,我們每天投入200多人次,10臺澆水車,分5個班組,由各班長帶隊,整地、栽樹、澆水,確保栽一棵、活一棵、成一片,保質保量完成嶗山·隴西友誼林建設任務。
關東山地處隴西縣通安驛鎮高陽村與權家灣鎮王金岔村接壤處,宜林荒山面積大,是天定高速面山綠化和盤龍山流域綜合治理的擴展和延伸,是隴西縣黃河流域(渭河隴西段)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隴西縣按照「挖一個標準坑、栽一株優質苗、澆一坑定根水、鋪一塊保墒膜、育一棵健康樹」的五個一標準,嚴把「種苗關、整地關、栽植關、澆水關、撫育關、驗收關」六道技術關口,栽植針葉常綠樹種雲杉、樟子松、油松14.85萬株,落葉闊葉樹種山毛桃、山杏、連翹14.85萬株,通過優化樹種結構,加快林木速生鬱閉和綠化美化步伐。
隴西縣林草中心高級工程師馬仁:「通過補栽補植,澆水修剪等撫育管理措施,三年以後力爭成活率達到100%,達到一次成林、一次成景的綠化效果。」
隴西縣堅持「三林共建、六化並舉、增綠增量」的原則,因地制宜,適地適樹,整山頭、整流域推進,山水林田路草綜合治理,造管防措施並舉,工程化管理、標準化施工、規模化推進、專業化管護,規劃了以關東山為中心,東西輻射延伸的4500畝高標準面山綠化精品點,其中2022年一次性投資600萬元,高標準營造生態風景林1500畝。
隴西縣林草中心副主任梁榮:「項目建設過程中,配套「水路帶」建設,「造管防」措施並舉,治理了水土流失,構建了生態屏障,助推了鄉村振興,實現「一次成景、三季多彩、四季常綠」的森林生態景觀。」
建設過程中,隴西縣堅持東西部協作與林業重點工程建設、林業項目建設、義務植樹和退耕還林補植補造有機結合。在關東山流域實施生態友誼林1500畝,天然林保護工程人工造林1500畝,三北工程人工造林1240畝,縣直部門單位和駐隴單位11237名幹部職工在退耕還林林木稀疏區域義務植樹500畝、栽植各類苗木8.99萬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