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多功能農機具的製作方法
2023-05-05 01:42:26 1

本發明涉及一種農機具,確切地說是一種多功能農機具。
現有的耙和耖是兩種不同的農具,耙地和耖地需分開單獨作業,且耖地作業需二人操作,費時,費工,效率低。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a、設計一種能同時完成耙地、耖地的多功能農機具;b、該多功能農機具與拖拉機配套具有轉彎、提升機架、座位和清理續草的功能。
其技術解決方案如下:
一種多功能農機具,具有耙和耖,在耙耖的斜支撐杆20上設有轉彎機構,在轉彎機構的雲盤軸6上設有升降機構和乘座機構,在耙前臂24和耙後臂25之間的支板33上設有踏板連杆機構;
轉彎機構由雲盤4、尾輪套3、連杆2、雲盤銷5和雲盤軸6組成,雲盤4為兩扇面及兩側面封閉,兩端圓弧面開口的扇形盒;雲盤4的一端通過尾輪套3與連杆2連接,另一端通過雲盤銷5與雲盤軸6連接。
升降機構由升降盤9、升降軸套8、升降軸7、鍵34、升降臂1、升降手柄10、限位塊13、副手柄14組成,升降盤9為扇形,圓周上均布著若干齒形槽,且固定與升降軸套8上,升降軸套8內設有升降軸7,升降軸7通過鍵34與升降臂1和升降手柄10連接,與升降盤9上的齒形槽動配合的限位塊13一端通過彈簧與升降軸套8連接,另一端與副手柄14連接。
乘座機構由座位17、座位懸臂6和伸縮套筒15組成,座位17固定在座位懸臂16上,懸臂16設在伸縮套筒15內,伸縮套筒15設在雲盤軸6和升降軸套8上;
踏板連杆機構由搖臂軸31、搖臂30、踏板32、拉杆29、耖框29及耖齒26組成,搖臂軸31固定於支板33上,搖臂軸31上設有搖臂30;搖臂30的一端設有踏板32,另一端設有拉杆29,拉杆29的另一端連接著耖框28,耖框28為L形,耖框28的上邊框設有耖齒26。
本發明的優點在於:
a、現有的耙耖二者單獨製造,共需鋼材100公斤以上,而本發明只需鋼材70公斤以下。
b、工作效率高。耙地、耖地分開作業,每小時作業3~4畝地,而用本發明耙地、耖地同時進行,一人一次性作業,每小時作業8~10畝地。
c、省燃料,每作業10畝地可節省柴油2.5公斤。
d、具有轉彎,升降機架,清理續草和座位的功能。
e、可與6馬力、8馬力、10馬力、12馬力手扶拖拉機配套,用於山區、丘陵地帶的水旱田作業。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結構主視圖,
圖2為本發明結構俯視圖,
圖3為圖2Ⅰ-Ⅰ局部放大圖,
圖4為圖3的B向視圖,
圖5為圖2的A-A剖視圖,
圖6為圖5的Ⅱ-Ⅱ局部放大圖。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由圖1、圖2可見,多功能農機具,具有耙和耖,在耙耖的斜支撐杆20上設有轉彎機構,轉彎機構的雲盤4為四面封閉,兩面開口的扇形盒,即兩扇面及兩側面封閉,兩端圓弧面開口的扇形盒,扇形角約為30度,雲盤4的一端通過尾輪套3與連杆2連接,連杆2連接掛接框1,雲盤4的另一端通過雲盤銷5與雲盤軸6連接。雲盤軸6在扇形盒內可作70度範圍的轉動,從而帶動整個機架轉動。
由圖3、圖4可見,在轉彎機構的雲盤軸6端設有升降機構,升降機構的升降盤9為扇形,圓周上均布著若干齒形槽,且與升降軸套8連接,升降軸套8內設有可轉動的升降軸7,升降軸7通過鍵34與升降臂11和升降手柄10連接,與升降盤9上的齒形槽動配合的限位塊13一端通過回位彈簧12與升降軸套8連接,另一端與升降副手柄14連接。作業時,拉動升降副手柄14,使限位塊13與升降盤9上的齒形槽分離,然後轉動升降手柄10使限位塊13定位於不同位置的齒形槽內,達到提升或降低整個機架的目的。
在轉彎機構的雲盤軸6上和升降機構的升降軸套8上設有乘座機構,乘座機構的座位17固定在座位懸臂16上,座位懸臂16插入伸縮套筒15內,伸縮套筒15固定在雲盤軸6和升降軸套8上,伸縮套筒15為二節,每節套筒的經向設有固定螺釘。作業時,可根據情況,拉出座位坐著操作,也可收起座位。
由圖5、圖6可見,在耙前臂24和耙後臂25之間的支板33上設有踏板連杆機構,踏板連杆機構的搖臂軸31固定於支板33上,搖臂軸31上設有搖臂30,搖臂33的一端設有踏板32,另一端設有拉杆29,拉杆29的另一端連接著耖框28為L形,耖框28的上邊框固定有耖齒26,耖齒26的齒尾開有長條形調節槽。1、當需耙地,耖地同時作業時,採下踏板32,在搖臂30和拉杆29的作用下,帶動耖框使耖與耙一起工作;2、當耖地作業續草過多時或不用耖時,鬆開採著的踏板32,耖框可向上轉動約90度抬起耖齒,並將草迅速卸掉;3、當需耖單獨作業時,調節升降機構,提升整個機架,並通過連接銷27及鈔齒26齒尾的長條形調節槽,將耖齒調到最低位置,使耖可單獨作業;4、當需平地作業時,通過連接銷27及鈔齒26齒尾的調節槽,將耖齒調到最高位置,此時耖齒升入了耖框內,耖框可作平板平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