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衝擊鑽片的製作方法
2023-05-04 21:44:11 1
一種衝擊鑽片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衝擊鑽片,包括鑽片本體,所述的鑽片本體具有用於切割的切削頂端和用於與衝擊鑽頭保持連接的連接底端,所述鑽片本體的切削頂端由切削尖部和左、右連接刃部構成,且所述左、右連接刃部與切削尖部之間均通過弧形凹面過渡連接,所述的切削尖部由左前刀刃、左後刀刃、右前刀刃、右後刀刃連接構成,且所述左前刀刃和左後刀刃之間的連接稜邊上、以及所述右前刀刃和右後刀刃之間的連接稜邊上均開設有至少一個分屑槽,採用上述結構,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加工阻力更小、加工效率更高的衝擊鑽片。
【專利說明】 一種衝擊鑽片
【技術領域】
[0001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衝擊鑽片。
【背景技術】
[0002]衝擊鑽片通常裝設於衝擊鑽頭的端部用於機械加工,衝擊鑽片具有用於切割的切削頂端和用於與衝擊鑽頭保持連接的連接底端,但現有衝擊鑽片的切削頂端如圖1所示由左、右刃部直接相交構成,沒有一個明顯突出的尖部,因此這種結構的衝擊鑽片加工時與被加工件的接觸面積大,加工阻力較大,加工效率低下。
【發明內容】
[0003]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加工阻力更小、加工效率更高的衝擊鑽片。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衝擊鑽片,包括鑽片本體,所述的鑽片本體具有用於切割的切削頂端和用於與衝擊鑽頭保持連接的連接底端,所述鑽片本體的切削頂端由切削尖部和左、右連接刃部構成,且所述左、右連接刃部與切削尖部之間均通過弧形凹面過渡連接,所述的切削尖部由左前刀刃、左後刀刃、右前刀刃、右後刀刃連接構成,且所述左前刀刃和左後刀刃之間的連接稜邊上、以及所述右前刀刃和右後刀刃之間的連接稜邊上均開設有至少一個分屑槽。
[0005]本實用新型可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左前刀刃和右後刀刃呈對稱設置,所述的左後刀刃和右前刀刃呈對稱設置。
[0006]本實用新型還可進一步設置為所述鑽片本體的連接底端呈臺階狀。
[0007]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採用上述結構,由於在本實用新型中所述鑽片本體的切削頂端是由切削尖部和左、右連接刃部構成,因此衝擊加工時,主要由切削尖部與被加工件接觸,大大減少了接觸面積,使得加工阻力變小,加工效率得到提高,同時,切削尖部與左、右連接刃部之間通過弧形凹面過渡連接,可有效提高衝擊鑽片切削頂端的整體硬度,有利於延長衝擊鑽片的使用壽命。另,在所述左前刀刃和左後刀刃之間的連接稜邊上、以及在所述右前刀刃和右後刀刃之間的連接稜邊上都開設分屑槽,所述的分屑槽可使加工產生的廢屑被分割成多小段,從而更快更及時地被排出,進一步減小加工阻力和提高加工效率。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8]圖1為現有技術的主視圖;
[0009]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0010]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1]如圖2、3所示給出了一種衝擊鑽片,包括鑽片本體,所述的鑽片本體具有用於切割的切削頂端I和用於與衝擊鑽頭保持連接的連接底端2,所述鑽片本體的連接底端2呈臺階狀,這樣能更好地與衝擊鑽頭保持連接。所述鑽片本體的切削頂端I由切削尖部11和左連接刃部12、右連接刃部13構成,且所述左連接刃部12、右連接刃部13與切削尖部11之間均通過弧形凹面14過渡連接,因此衝擊加工時,主要由切削尖部11與被加工件接觸,大大減少了接觸面積,使得加工阻力變小,加工效率得到提高,同時,切削尖部11與左連接刃部12、右連接刃部13之間通過弧形凹面14過渡連接,可有效提高衝擊鑽片切削頂端I的整體硬度,有利於延長衝擊鑽片的使用壽命。所述的切削尖部11由左前刀刃111、左後刀刃112、右前刀刃113、右後刀刃114連接構成,所述的左前刀刃111和右後刀刃114呈對稱設置,所述的左後刀刃112和右前刀刃113呈對稱設置,所述左前刀刃111和左後刀刃112之間的連接稜邊上、以及所述右前刀刃113和右後刀刃114之間的連接稜邊上均開設有至少一個分屑槽115,所述的分屑槽115可使加工產生的廢屑被分割成多小段,從而更快更及時地被排出,進一步減小加工阻力和提高加工效率。
【權利要求】
1.一種衝擊鑽片,包括鑽片本體,所述的鑽片本體具有用於切割的切削頂端和用於與衝擊鑽頭保持連接的連接底端,其特徵在於:所述鑽片本體的切削頂端由切削尖部和左、右連接刃部構成,且所述左、右連接刃部與切削尖部之間均通過弧形凹面過渡連接,所述的切削尖部由左前刀刃、左後刀刃、右前刀刃、右後刀刃連接構成,且所述左前刀刃和左後刀刃之間的連接稜邊上、以及所述右前刀刃和右後刀刃之間的連接稜邊上均開設有至少一個分屑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衝擊鑽片,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左前刀刃和右後刀刃呈對稱設置,所述的左後刀刃和右前刀刃呈對稱設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衝擊鑽片,其特徵在於:所述鑽片本體的連接底端呈臺階狀。
【文檔編號】B23B51/00GK203830800SQ201420242509
【公開日】2014年9月17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13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13日
【發明者】周紫暉 申請人:浙江浙南合金製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