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鋒鋰業怎麼成長的(去年利潤大增4倍)
2023-05-04 12:48:55
記者 | 王勇
編輯 |
贛鋒鋰業(002460.SZ)觸角不斷延伸,希望躋身全球鋰電池行業第一梯隊。
3月30日晚間,贛鋒鋰業披露年報,去年營收111.62億元,同比翻番;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52.28億元,同比增長4.1倍。
其中,包括鋰化合物在內的基礎化學材料營收為83.2億元,佔總營收約75%,毛利率達47.76%;鋰電池、鋰電芯及其直接材料營收為20.2億元,佔總營收約18%,毛利率約12%。
贛鋒鋰業的業務貫穿上遊鋰資源開發、中遊鋰鹽深加工及金屬鋰冶煉、下遊鋰電池製造及退役鋰電池綜合回收利用。
浙商證券研報指出,贛鋒鋰業是目前全球唯一完整產業鏈鋰龍頭,全球第三大及中國最大鋰化合物生產商,以及全球最大金屬鋰生產商。
贛鋒鋰業正在持續布局上遊鋰資源。去年,其對英國上市公司Bacanora進行要約收購,並獲得控制權;收購伊犁鴻大100%財產份額,並間接持有青海一裡坪鹽湖項目49%股權;收購了馬裡Goulamina鋰輝石礦項目50%的權益。
該公司已分別在澳大利亞、阿根廷、愛爾蘭、墨西哥和中國青海、江西等地,掌控了多塊優質鋰礦資源。
截至目前,贛鋒鋰業的鋰資源可主要分為三種資源類型,九大項目。一是鋰輝石資源,包括澳大利亞Mount Marion項目、Pilbara Pilgangoora鉭鋰礦項目、愛爾蘭Avalonia礦山、江西寧都河源礦山、非洲馬裡Goulamina 鋰輝石礦項目。
二是鹽湖資源,包括阿根廷胡胡伊省Cauchari-Olaroz、薩爾塔省Mariana和青海一裡坪鋰鹽湖項目;三是位於墨西哥的Sonora鋰黏土提鋰項目。
贛鋒鋰業表示,現用的主要鋰資源為澳大利亞Mount Marion項目,該項目現有產能為45萬-48萬噸/年的鋰精礦,計劃2022年下半年進行技改升級,預計完成後年產能規模將提升20-30%。
鋰化合物是贛鋒鋰業的核心業務板塊,產品包括電池級氫氧化鋰、電池級碳酸鋰、氯化鋰、氟化鋰等,主要應用於鋰電池材料及化學及製藥領域。
年報顯示,贛鋒鋰業碳酸鋰設計產能為4.3萬噸,有效產能2.8萬噸;氫氧化鋰設計產能8.1萬噸,有效產能7萬噸;金屬鋰設計與有效產能均為2150噸。
去年,該公司鋰系列產品產量約8.97萬噸碳酸鋰當量,銷量約9.07萬噸碳酸鋰當量。其產品上半年均價為7.23萬元,下半年均價為10.78萬元,前後上漲近50%。
自2021年起,受益於下遊新能源車市場的需求爆發,中國市場主要鋰化合物價格整體保持上漲趨勢。
上海鋼聯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電池級碳酸鋰均價達28萬元/噸,較年初上漲4倍多;電池級氫氧化鋰均價達19.77萬元/噸,較年初上漲2.7倍。
2022年,贛鋒鋰業正在籌劃及建設的鋰產品項目有五個。在建項目為阿根廷Cauchari-Olaroz鋰鹽湖項目,計劃2022年試車生產,一期產能4萬噸碳酸鋰,二期擴產產能不低於2萬噸碳酸鋰當量。
另外四個項目在推進中,分別為阿根廷Mariana鋰鹽湖一期產能2萬噸氯化鋰項目、墨西哥Sonora鋰黏土一期產能5萬噸氫氧化鋰項目、江西年產5萬噸鋰電新能源材料項目,以及年產7000噸金屬鋰及鋰材項目。
贛鋒鋰業預計,2025年將形成總計年產30萬噸碳酸鋰當量的鋰產品供應能力。
鋰電池回收產業屬於下遊產業鏈,贛鋒鋰業藉此實現鋰原料的多元化供應渠道。該公司也是全球鋰行業唯一同時擁有「滷水提鋰」、「礦石提鋰」和「回收提鋰」產業化技術的企業。
年報顯示,贛鋒鋰業子公司循環科技已形成退役鋰電池拆解及金屬綜合回收3.4萬噸/年的回收處理能力。退役磷酸鐵鋰電池回收在國內市場佔有率排名第一,退役三元鋰電池回收在國內市場佔有率前三。
根據安信證券推算,2025年國內退役動力電池的鋰回收總量達7.5萬噸碳酸鋰當量,2030年上漲至27.9萬噸碳酸鋰當量。
贛鋒鋰業計劃,未來將建立每年可回收10萬噸退役鋰電池的大型綜合設施。
此外,贛鋒鋰業還在年報中提出,希望躋身全球鋰電池行業第一梯隊。2021年,贛鋒鋰業鋰電池系列產品產量約1.3萬隻,銷量約1.19萬隻,同比均增長超六成。
2022年,贛鋒鋰業子公司贛鋒鋰電正在籌劃及建設中的鋰電池項目主要有三個,分別為:廣東惠州市高端聚合物鋰電池研發及生產基地建設項目、江西新餘市年產5 GWh新型鋰電池項目、重慶兩江新區年產10 GWh新型鋰電池科技產業園及電池研究院項目。
3月30日,贛鋒鋰業還公告稱,將使用自有資金不超過30億元進行新能源上下遊相關的產業投資。
截至3月30日收盤,贛鋒鋰業報收129.66元,上漲4.3%,市值達1756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