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易清洗超濾膜的淨水裝置製造方法
2023-05-04 23:10:36 1
一種易清洗超濾膜的淨水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易清洗超濾膜的淨水裝置;屬於淨水設備【技術領域】;其技術要點包括殼體,其中所述殼體內設內壓膜芯,所述內壓膜芯由管狀的容置腔、設置在管狀容置腔中心的上水管以及設置在上水管和容置腔之間的若干過濾膜管組成;容置腔上端近端部與殼體內壁之間設有密封圈,容置腔上方的殼體形成供水腔;在容置腔下端設有密封蓋,密封蓋上設有排汙孔和進水孔,排汙孔連接有延伸至殼體外部的排汙管,在殼體外部的排汙管上設有排汙閥,進水孔連接有延伸至殼體外部的進水管;在容置腔管壁上設有若干淨水孔,在殼體底部設有與外部相連通的淨水管;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結構合理、使用方便且效果良好的易清洗超濾膜的淨水裝置;用於水質過濾。
【專利說明】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淨水裝置,更具體地說,尤其涉及一種易清洗超濾膜的淨水 裝直。 一種易清洗超濾膜的淨水裝置
【背景技術】
[0002] 目前市面上銷售淨水器最大的問題和隱憂來自於超濾膜組件的無法清潔。由於超 濾膜組件長期無法清潔造成截留汙穢物大量累積,從而導致二次汙染和超濾堵塞,不僅達 不到過濾的目的,而且使用壽命也較短,使得使用成本較高。這個問題是目前淨水器行業待 解決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3]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合理、使用方便 且效果良好的易清洗超濾膜的淨水裝置。
[0004]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易清洗超濾膜的淨水裝置,包括殼體, 其中所述殼體內設內壓膜芯,所述內壓膜芯由管狀的容置腔、設置在管狀容置腔中心的上 水管以及設置在上水管和容置腔之間的若干過濾膜管組成;容置腔上端近端部與殼體內壁 之間設有密封圈,容置腔上方的殼體形成供水腔;在容置腔下端設有密封蓋,密封蓋上設有 排汙孔和進水孔,排汙孔連接有延伸至殼體外部的排汙管,在殼體外部的排汙管上設有排 汙閥,進水孔連接有延伸至殼體外部的進水管;在容置腔管壁上設有若干淨水孔,在殼體底 部設有與外部相連通的淨水管。
[0005] 上述的一種易清洗超濾膜的淨化裝置中,所述供水腔內設有與容置腔開口部相適 應的分水片,在分水片上設有導通上水管和容置腔內部的分水缺口,在分水缺口外圍的分 水片底部設有密封膠墊;所述分水片連接有升降機構,當淨水裝置正常工作時,分水片位於 殼體內頂部,當淨水裝置除汙時,分水片下壓至密封膠墊與容置腔開口部接觸。
[0006] 上述的一種易清洗超濾膜的淨化裝置中,所述升降機構主要由活動穿設在殼體上 的連接杆、設置在連接杆上端的操作頭以及設置在操作頭和殼體之間的復位彈簧組成;在 連接杆與殼體的接觸部之間設有〇形圈;所述連接杆下端與分水片連接。
[0007] 上述的一種易清洗超濾膜的淨化裝置中,所述容置腔下端通過密封蓋與殼體連 接。
[0008] 本實用新型採用上述結構後,內壓膜芯與底部的進水管、淨水管、排汙管以及排汙 管上的排汙閥配合,即可實現對過濾膜管的清洗,在正常過濾時,只要關閉排汙閥,進水管 的進入內壓膜芯內的水就只能在壓力的作用下穿過過濾膜管成為淨水從淨水管流出,當排 汙閥打開時,由於穿過過濾膜管需要一定的壓力,因此水流會沿著過濾膜管的內孔朝下流, 這樣就可以有效地衝刷過濾膜管內壁上的汙穢物,汙水通過汙水管排出,達到清洗的目的, 操作非常方便;進一步地,為提高清洗的效果,在內壓膜芯上部設置分水片和密封膠墊,通 過密封膠墊堵塞一部分過濾膜管,使得水流只能從分水片的分水缺口進入過濾膜管內,這 樣就增大了水流的壓力,旋轉分水片,就可以達到逐步清洗過濾膜管的目的,使得清洗的效 果更好。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 下面結合附圖中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但並不構成對本實 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0010]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1] 圖2是圖1中A處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0012] 圖3是清洗時分水片與內壓膜芯的結構示意圖。
[0013] 圖中:殼體1、供水腔la、容置腔2、淨水孔2a、上水管3、過濾膜管4、密封圈5、密 封蓋6、排汙管7、排汙閥7a、進水管8、淨水管9、分水片10、分水缺口 10a、密封膠墊11、升 降機構12、連接杆12a、操作頭12b、復位彈簧12c。
【具體實施方式】
[0014] 參閱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易清洗超濾膜的淨水裝置,包括圓柱狀的 殼體1,所述殼體1內設內壓膜芯,所述內壓膜芯由管狀的容置腔2、設置在管狀容置腔2中 心的上水管3以及設置在上水管3和容置腔2之間的若干過濾膜管4組成;容置腔2上端 近端部與殼體1內壁之間設有密封圈5,容置腔2上方的殼體1形成供水腔la ;在容置腔2 下端設有密封蓋6,容置腔2下端通過密封蓋6與殼體1連接。在密封蓋6上設有排汙孔和 進水孔,排汙孔連接有延伸至殼體1外部的排汙管7,在殼體1外部的排汙管7上設有排汙 閥7a,進水孔連接有延伸至殼體1外部的進水管8 ;在容置腔2管壁上設有若干淨水孔2a, 在殼體1底部設有與外部相連通的淨水管9。在本實施例中,排汙管7、進水管8和淨水管9 均設置在殼體1底部,使得結構更加緊湊。當然,根據實際需要,三條管的位置可以進行適 應性調節。
[0015] 進一步地,在供水腔內設有與容置腔2開口部相適應的分水片10,在分水片10上 設有導通上水管3和容置腔2內部的分水缺口 10a,在分水缺口 10a外圍的分水片10底部 設有密封膠墊11 ;所述分水片10連接有升降機構12,當淨水裝置正常工作時,分水片10位 於殼體1內頂部,當淨水裝置除汙時,分水片10下壓至密封膠墊11與容置腔2開口部接 觸。本實施例中所述升降機構12主要由活動穿設在殼體1上的連接杆12a、設置在連接杆 12a上端的操作頭12b以及設置在操作頭12b和殼體1之間的復位彈簧12c組成;在連接 杆12a與殼體1的接觸部之間設有0形圈;所述連接杆12a下端與分水片10連接。
[0016] 參閱圖3所示,清洗時,按壓操作頭12b使分水片10帶動密封膠墊11下壓至與過 濾膜管4接觸,使密封膠墊11堵塞部分過濾膜管4,這樣進水管供入內壓膜芯內的水就只能 通過分水缺口 l〇a進入剩餘的過濾膜管4內,從而使水壓顯著增強,提高清洗效果。然後再 旋轉操作頭12b,使分水片10旋轉,達到逐步清洗過濾膜管4的目的。
[0017] 以上所舉實施例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方式,僅用來方便說明本實用新型,並 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若在不脫離 本實用新型所提技術特徵的範圍內,利用本實用新型所揭示技術內容所作出局部更動或修 飾的等效實施例,並且未脫離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特徵內容,均仍屬於本實用新型技術特徵
【權利要求】
1. 一種易清洗超濾膜的淨水裝置,包括殼體(1),其特徵在於,所述殼體(1)內設內壓 膜芯,所述內壓膜芯由管狀的容置腔(2)、設置在管狀容置腔(2)中心的上水管(3)以及設 置在上水管(3)和容置腔(2)之間的若干過濾膜管(4)組成;容置腔(2)上端近端部與殼體 (1)內壁之間設有密封圈(5 ),容置腔(2 )上方的殼體(1)形成供水腔(la);在容置腔(2 )下 端設有密封蓋(6),密封蓋(6)上設有排汙孔和進水孔,排汙孔連接有延伸至殼體(1)外部 的排汙管(7),在殼體(1)外部的排汙管(7)上設有排汙閥(7a),進水孔連接有延伸至殼體 (I) 外部的進水管(8);在容置腔(2)管壁上設有若干淨水孔(2a),在殼體(1)底部設有與 外部相連通的淨水管(9)。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易清洗超濾膜的淨化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供水腔內 設有與容置腔(2)開口部相適應的分水片(10),在分水片(10)上設有導通上水管(3)和容 置腔(2)內部的分水缺口(10a),在分水缺口(10a)外圍的分水片(10)底部設有密封膠墊 (II) ;所述分水片(10)連接有升降機構(12),當淨水裝置正常工作時,分水片(10)位於殼 體(1)內頂部,當淨水裝置除汙時,分水片(10)下壓至密封膠墊(11)與容置腔(2)開口部 接觸。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易清洗超濾膜的淨化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升降機 構(12)主要由活動穿設在殼體(1)上的連接杆(12a)、設置在連接杆(12a)上端的操作頭 (12b)以及設置在操作頭(12b)和殼體(1)之間的復位彈簧(12c)組成;在連接杆(12a)與 殼體(1)的接觸部之間設有〇形圈;所述連接杆(12a)下端與分水片(10)連接。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易清洗超濾膜的淨化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容置腔(2) 下端通過密封蓋(6)與殼體(1)連接。
【文檔編號】B01D61/18GK203874677SQ201420296388
【公開日】2014年10月15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6日 優先權日:2014年6月6日
【發明者】湯慶華 申請人:廣州百煜新生化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