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調光玻璃淋浴房的製作方法
2023-05-04 18:16:32 2

本實用新型涉及,具體涉及可調光玻璃淋浴房。
背景技術:
玻璃淋浴房是現代家居中常見的產品,為單獨的淋浴隔間,常建於室內一角,與室內劃分開來。傳統的玻璃淋浴室一般通過玻璃磨砂處理來保護淋浴者的隱私,雖可達到保護淋浴者的隱私的效果,但從室內設計美觀的角度來考慮,會使室內空間存在侷促感。
目前市面上已出現了可調光玻璃,可根據電源控制改變自身的透光度,從透明變為不透明,非常適合作為浴室的材料,但不同於普通的玻璃,可調光玻璃需要與電源連接,因此需要進行布線,並且玻璃房需要具有良好的防漏電功能,但目前的玻璃房一般不具備合適的結構與可調光玻璃匹配。
由此可見,目前的玻璃淋浴房存在不易布線和易漏電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目前的玻璃淋浴房存在不易布線和防漏電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了一種可調光玻璃淋浴房,包括框架、與所述框架固定的玻璃牆和滑動設置於所述框架上的玻璃門,所述玻璃牆和所述玻璃門圍成淋浴空間,所述玻璃牆和所述玻璃門均為中間夾設有調光膜的調光玻璃,所述框架上方設有變壓器,所述變壓器與電源連接,並通過布置在所述框架內的線路與所述玻璃牆和所述玻璃門連接。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框架的上沿向外凸設有不鏽鋼管,所述線路包括輸入端和輸出端,所述輸入端或所述輸出端螺旋狀地纏繞於所述不鏽鋼管上。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框架包括上滑軌、邊軌和下滑軌,所述上滑軌內設有用於布置線路的布線槽,所述布線槽的開口寬度與所述調光玻璃的出線邊適配,所述邊軌垂直設立在所述上滑軌和下滑軌之間,所述邊軌設有與所述玻璃門對應的卡合槽。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上滑軌和所述下滑軌內均勻固定設有若干滑塊,所述玻璃門滑動設置於所述滑塊內,所述下滑軌與所述邊軌的連接處設有防撞塊。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滑塊內設有與所述玻璃門數量對應的滑槽,所述防撞塊內設有夾槽,所述夾槽的兩側面分別設有矽膠材質的弧形凸臺,兩所述弧形凸臺的間距小於所述玻璃門的厚度。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玻璃門為雙開推拉門,一個所述玻璃門的外側面設有外把手,另一個所述玻璃門的內側面設有內把手。
本實用新型,採用可調光玻璃,通過電源通斷控制調光玻璃是否透明,從而可以達到保護淋浴個人隱私的效果,不使用時下呈透明狀態,增大了空間格局,操作簡單,而且變壓器的布線設置在框架內部,安全性高,且能保護通電接觸的有效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上滑軌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下滑軌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邊軌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防撞塊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和說明書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予以詳細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可調光玻璃淋浴房包括框架、與框架固定的玻璃牆21和滑動設置於框架上的玻璃門22,玻璃牆21和玻璃門22圍成淋浴空間,玻璃牆21和玻璃門22均為中間夾設有調光膜的調光玻璃,框架上方設有變壓器3,變壓器3與電源連接,通過布置在框架內的線路與玻璃牆21和玻璃門22連接。利用電源的開啟或關閉,可控制調光玻璃是否透明,電源控制方式可採用感應、遙控或電控等。
框架的上沿向外凸設有不鏽鋼管31,線路包括輸入端和輸出端,輸入端或輸出端螺旋狀地纏繞於不鏽鋼管31上。線路設置簡單有序,方便維護。
如圖1、圖2和圖4所示,框架包括上滑軌11、邊軌13和下滑軌12,上滑軌11內設有用於布置線路的布線槽111,布線槽111的開口寬度與調光玻璃的出線邊適配,邊軌13垂直設立在上滑軌11和下滑軌12之間,邊軌13上設有與玻璃門22對應的卡合槽131。通過布線槽111和出線邊的配合,使得調光玻璃與變壓器3形成電連接。上滑軌11、下滑軌12和邊軌13保證玻璃門22穩固的滑行,且不會從框架內脫出。
如圖3和圖5所示,上滑軌11和下滑軌12內均勻固定設有若干滑塊120,玻璃門22滑動設置於滑塊120內,下滑軌12與邊軌13的連接處設有防撞塊14。滑塊120內設有與玻璃門22數量對應的滑槽121,防撞塊14內設有夾槽,夾槽的兩側面分別設有矽膠材質的弧形凸臺141,兩弧形凸臺141的間距小於玻璃門22的厚度。弧形凸臺141能對玻璃門22的滑行速度進行緩衝,防止其和邊軌13產生碰撞。
如圖1所示,玻璃門22為雙開推拉門,一個玻璃門22的外側面設有外把手,另一個玻璃門22的內側面設有內把手。這樣無論是從淋浴房的外側還是內部都可以對玻璃門22進行推拉。
本實用新型,採用可調光玻璃,通過電源通斷控制調光玻璃是否透明,從而可以達到保護淋浴個人隱私的效果,不使用時下呈透明狀態,增大了空間格局,操作簡單,而且變壓器的布線設置在框架內部,安全性高,且能保護通電接觸的有效性。
本實用新型不局限於上述最佳實施方式,任何人應該得知在本實用新型的啟示下作出的結構變化,凡是與本實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術方案,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