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螺春紅茶生產加工方法
2023-05-05 04:55:26 2
碧螺春紅茶生產加工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碧螺春紅茶生產加工方法,包含以下加工步驟:一、碧螺春鮮葉採摘;二、萎凋;三、整形:採用木製揉捻機進行整形,整形過程中,使用整形條索輕壓3-4小時,確保茶葉條索完整不碎;四、發酵:打開暖風機,車間室溫達到40度時,把整形好的茶葉15-20公斤,用潮溼的棉布包紮成球,放入竹簍內發酵1-2小時,待茶葉散發暖香即可;五、烘乾提香:將發酵好的茶葉攤放在竹匾上,用木製炭燒烘乾桶和竹碳進行烘乾提香,持續時間1-2小時;六、攤涼:將烘乾好的茶葉均勻攤放在竹匾上冷卻;本發明的碧螺春紅茶生產加工方法,其生產出來的紅茶耐貯存。
【專利說明】碧螺春紅茶生產加工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紅茶生產加工方法,特別是一種能生產香味濃、便於耐貯存的碧螺春紅茶的碧螺春紅茶生產加工方法。
【背景技術】
[0002]紅茶,是發酵度達80° C -90° C的全發酵茶。其製作過程不經殺青,而是直接萎凋、揉捻,然後進行完整發酵,使茶葉中所含的茶多酚氧化成為茶紅素,因而形成紅茶所特有暗紅色茶葉、紅色茶湯。紅茶,以適宜製作本品的茶樹新芽葉為原料,經萎凋、揉捻(切)、發酵、乾燥等典型工藝過程精製而成。因其幹茶色澤和衝泡的茶湯以紅色為主調,故名。紅茶開始創製時稱為「烏茶」。紅茶在加工過程中發生了以茶多酚酶促氧化為中心的化學反應,鮮葉中的化學成分變化較大,茶多酚減少90%以上,產生了茶黃素、茶紅素等新的成分。香氣物質從鮮葉中的50多種增至300多種;一部分咖啡鹼、兒茶素和茶黃素絡合成滋味鮮美的絡合物,從而形成了紅茶、紅湯、紅葉和香甜味醇的品質特徵。目前蘇州東山、西山的碧螺春茶葉,由於傳統原因,一般只生產綠茶,為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需要,我們研發了一種能生產香味濃、便於耐貯存的碧螺春紅茶的碧螺春紅茶生產加工方法。
【發明內容】
[0003]針對上述存在的技術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出了一種能生產香味濃、便於耐貯存的碧螺春紅茶的碧螺春紅茶生產加工方法。
[0004]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是這樣實現的:碧螺春紅茶生產加工方法,包含以下加工步驟:
一、碧螺春鮮葉採摘:4月下旬至5月下旬,天氣晴朗,早上8點晨露蒸發以後採摘嫩芽嫩莖;
二、萎凋:打開暖風機,車間室溫達到25-30度時,將採摘的嫩芽嫩莖均勻攤放在竹匾上,再用暖風機進行吹乾3-4小時,使嫩芽嫩莖折而不斷,顏色呈暗綠色,以提高其清香味及柔韌性;
三、整形:採用木製揉捻機進行整形,整形過程中,使用整形條索輕壓3-4小時,確保茶葉條索完整不碎;
四、發酵:打開暖風機,車間室溫達到35-45度時,把整形好的茶葉15-20公斤,用潮溼的棉布包紮成球,放入竹簍內發酵1-2小時,待茶葉散發暖香即可;
五、烘乾提香:將發酵好的茶葉攤放在竹匾上,用木製炭燒烘乾桶和竹碳進行烘乾提香,持續時間1-2小時;
六、攤涼:將烘乾好的茶葉均勻攤放在竹匾上冷卻。
[0005]由於上述技術方案的運用,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點:
本發明的碧螺春紅茶生產加工方法中採用「將發酵好的茶葉攤放在竹匾上,用木製炭燒烘乾桶和竹碳進行烘乾提香,持續時間1-2小時;」的烘乾提香工序,使其生產出來的碧螺春紅茶香味濃、耐貯存。
【具體實施方式】
[0006]本發明所述的碧螺春紅茶生產加工方法,包含以下加工步驟:
一、碧螺春鮮葉採摘:4月下旬至5月下旬,天氣晴朗,早上8點晨露蒸發以後採摘嫩芽嫩莖;
二、萎凋:打開暖風機,車間室溫達到25-30度時,將採摘的嫩芽嫩莖均勻攤放在竹匾上,再用暖風機進行吹乾3-4小時,使嫩芽嫩莖折而不斷,顏色呈暗綠色,以提高其清香味及柔韌性;
三、整形:採用木製揉捻機進行整形,整形過程中,使用整形條索輕壓3-4小時,確保茶葉條索完整不碎;
四、發酵:打開暖風機,車間室溫達到35-45度時,把整形好的茶葉15-20公斤,用潮溼的棉布包紮成球,放入竹簍內發酵1-2小時,待茶葉散發暖香即可;
五、烘乾提香:將發酵好的茶葉攤放在竹匾上,用木製炭燒烘乾桶和竹碳進行烘乾提香,持續時間1-2小時;
六、攤涼:將烘乾好的茶葉均勻攤放在竹匾上冷卻。
[0007]本發明的碧螺春紅茶生產加工方法中採用「將發酵好的茶葉攤放在竹匾上,用木製炭燒烘乾桶和竹碳進行烘乾提香,持續時間1-2小時;」的烘乾提香工序與現有的烘乾工序完全不同,木質炭燒烘乾桶和竹炭在烘乾過程中,可將其本身的香味融入茶葉中,使用本發明生產出來的碧螺春紅茶香味更濃,且耐貯存。
[0008]上述實施例只為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於讓熟悉此項技術的人士能夠了解本發明的內容並加以實施,並不能以此限制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凡根據本發明精神實質所作的等效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內。
【權利要求】
1.碧螺春紅茶生產加工方法,包含以下加工步驟: 一、碧螺春鮮葉採摘:4月下旬至5月下旬,天氣晴朗,早上8點晨露蒸發以後採摘嫩芽嫩莖; 二、萎凋:打開暖風機,車間室溫達到25-30度時,將採摘的嫩芽嫩莖均勻攤放在竹匾上,再用暖風機進行吹乾3-4小時,使嫩芽嫩莖折而不斷,顏色呈暗綠色,以提高其清香味及柔韌性; 三、整形:採用木製揉捻機進行整形,整形過程中,使用整形條索輕壓3-4小時,確保茶葉條索完整不碎; 四、發酵:打開暖風機,車間室溫達到35-45度時,把整形好的茶葉15-20公斤,用潮溼的棉布包紮成球,放入竹簍內發酵1-2小時,待茶葉散發暖香即可; 五、烘乾提香:將發酵好的茶葉攤放在竹匾上,用木製炭燒烘乾桶和竹碳進行烘乾提香,持續時間1-2小時; 六、攤涼:將烘乾好的茶葉均勻攤放在竹匾上冷卻。
【文檔編號】A23F3/06GK103907699SQ201410111701
【公開日】2014年7月9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25日 優先權日:2014年3月25日
【發明者】柳榮偉 申請人:蘇州市東山茶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