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螺春茶炒制機的製作方法
2023-05-05 04:48:56 1
專利名稱:碧螺春茶炒制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一種茶葉加工機械,特別是一種用於加工碧螺春茶的炒制機。
碧螺春茶為我國歷史傳統名茶,盛產於在太湖流域及浙江北部的產茶地區。碧螺春茶其色澤綠中隱翠,白毫顯露,外形捲曲如螺,細緊如絲。目前製作碧螺茶是採用傳統的手工加工方法來進行的,在對茶葉殺青後,須經揉捻、搓團、顯毫三個加工工序,再烘乾成形。這種傳統的手工加工方法存在著工藝性強,製作過程長且複雜,功效低,勞動強度大的不足之處。
本實用新型的任務是提供一種用於加工碧螺春茶的炒制機,該炒制機可代替目前在製作碧螺春茶中用手工進行操作的揉捻、搓團、顯毫三個勞動強最大的加工工序,以提高生產功效和減輕勞動強度。
本實用新型的任務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一種碧螺春茶炒制機,該碧螺春茶炒制機是由電動機、無級傳動減速器、搖杆、炒鍋、加熱裝置、機架、炒頭、傳動裝置、主軸組成。其中設在無級傳動減速器的輸出軸與主軸之間的傳動裝置是皮帶輪傳動機構,裝在炒鍋下方的加熱裝置是可調溫的電加熱裝置,用彈性材料製成的炒頭裝在搖杆的一端上,在炒鍋上部的外側設有輪齒,在無級傳動減速器的輸出軸上裝有驅動炒鍋的齒輪,該齒輪與炒鍋上的輪齒相配合,在炒鍋的內側面上設有5至10根稜骨,稜骨的一端與炒鍋底部內側面上的凸塊相接。稜骨在炒鍋的內側面上是按呈漸開線狀設置的。在主軸的下端與搖杆之間設有升降裝置。搖杆的一端裝在升降裝置上。碧螺春茶炒制機工作時,炒頭沿著炒鍋內壁轉動,炒鍋可靜止不動或作低速轉動。
本實用新型為生產加工碧螺春茶提供了一種炒制機。該炒制機可將目前在製作碧螺春茶中用手工方法進行操作的揉捻、搓團、顯毫三個勞動強度最大的加工工序,改為用機械的方法來進行,大大減輕了勞動強度,提高了生產加工碧螺春茶的功效。
圖1為碧螺春茶炒制機的結構示意圖。其中(1)表示電動機;(2)表示無級傳動減速器;(3)表示升降裝置;(4)表示搖杆;(5)表示炒鍋;(6)表示加熱裝置;(7)表示機架;(8)表示輪齒;(9)表示齒輪;(10)表示稜骨;(11)表示炒頭;(12)表示凸塊;(13)表示傳動裝置;(14)表示主軸;(15)表示輸出軸。
圖2為炒鍋的俯視圖。
以下結合附圖,通過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根據本實用新型製作一種碧螺春茶炒制機。碧螺春茶炒制機是由電動機(1)、無級傳動減速器(2)、搖杆(4)、炒鍋(5)、加熱裝置(6)、機架(7)、炒頭(11)、傳動裝置(13)、主軸(14)組成。其中電動機(1)與無級傳動減速器(2)之間通過皮帶輪傳動機構連接,在炒鍋(5)上部的外側設有輪齒(8),在無級傳動減速器(2)的輸出軸(15)上裝有驅動炒鍋(5)的齒輪(9),該齒輪(9)與炒鍋(5)上的輪齒(8)相配合,設在無級傳動減速器(2)的輸出軸(15)與主軸(14)之間的傳動裝置(13)是皮帶輪傳動機構,在主軸(14)的下端設有升降裝置(3),搖杆(4)的一端裝在升降裝置(3)上,用彈性材料製成的炒頭(11)裝在搖杆(4)的另一端上,在炒鍋(5)的內側面上設有6根稜骨(10),稜骨(10)的一端與炒鍋(5)底部內側面上的凸塊(12)相接,稜骨(10)在炒鍋(5)的內側面上是按呈漸開線狀設置的,裝在炒鍋(5)下方的加熱裝置(6)是可調溫的電加熱裝置。該炒制機操作時,炒頭(11)沿著炒鍋(5)內壁轉動,炒鍋(5)可靜止不動或低速轉動。根據需要可通過升降裝置(3)來調節搖杆(4)的位置。
權利要求1.一種碧螺春茶炒制機,該碧螺春茶炒制機是由電動機(1)、無級傳動減速器(2)、搖杆(4)、炒鍋(5)、加熱裝置(6)、機架(7)、炒頭(11)、傳動裝置(13)、主軸(14)組成,其中設在無級傳動減速器(2)的輸出軸(15)與主軸(14)之間的傳動裝置(13)是皮帶輪傳動機構,裝在炒鍋(5)下方的加熱裝置(6)是可調溫的電加熱裝置,用彈性材料製成的炒頭(11)裝在搖杆(4)的一端上,其特徵在於在炒鍋(5)上部的外側設有輪齒(8),在無級傳動減速器(2)的輸出軸(15)上裝有驅動炒鍋(5)的齒輪(9),該齒輪(9)與炒鍋(5)上的輪齒(8)相配合,在炒鍋(5)的內側面上設有5至10根稜骨(10),稜骨(10)的一端與炒鍋(5)底部內側面上的凸塊(12)相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碧螺春茶炒制機,其特徵在於稜骨(10)在炒鍋(5)的內側面上是按呈漸開線狀設置的。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碧螺春茶炒制機,其特徵在於在主軸(14)的下端與搖杆(4)之間設有升降裝置(3)。
專利摘要一種碧螺春茶炒制機,該炒制機由機架、電動機、無級傳動減速器、主軸、搖杆、炒頭、炒鍋、加熱裝置、傳動裝置組成。其中在炒鍋的內側面上設在5至10根呈漸開線狀的稜骨,在炒鍋底部的內側面上設有1個凸塊。本實用新型為生產碧螺春茶提供了一種炒制機。該炒制機可將目前在製作碧螺春茶中用手工方法進行操作的揉捻、搓團、顯毫三個勞動強度最大的工序,改為用機械的方法來進行,大大減輕了勞動強度,提高了生產碧螺春茶的功效。
文檔編號A23F3/06GK2273113SQ962164
公開日1998年1月28日 申請日期1996年7月28日 優先權日1996年7月28日
發明者金洪弟, 陳積霞 申請人:金洪弟, 陳積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