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納米汽車塗料及其製備方法與流程
2023-05-13 22:57:31 1
本發明涉及塗料及其製備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高光、疏水、抗汙的納米汽車塗料及其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汽車工業是我國專注產業之一,到目前為止,小汽車銷售量已連續多年位居世界第一,隨著汽車工業的快速發展,汽車油漆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汽車油漆在我國油漆生產中佔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汽車表面需要油漆的保護和裝飾,漆膜質量是對汽車質量的直觀評價,它將直接影響汽車的市場競爭力。目前市場上的汽車油漆主要採用傳統的技術、配方與生產工藝,如選擇丙烯酸樹脂加部分流平助劑、消泡劑等用分散機機械攪拌混合均勻製得,只能滿足常規的性能要求。為了順應汽車行業的發展變化,對油漆行業提出了高品質、低成本和綠色環保的要求,需要進一步開發出高光、疏水、抗汙納米塗料的多功能汽車油漆。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納米汽車塗料及其製備方法,使其在高光、疏水、抗汙等性能方面比普通的汽車塗料性能更佳,特別是明顯提高了光澤。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納米汽車塗料,其特徵在於,包括有如下重量份數的組分:甲基矽樹脂60-70份,納米樹脂5-10份,稀釋劑10-20份,流平劑0.1-0.5份。
其中,所述的甲基矽樹脂屬於一種有機矽樹脂,因結構式中Si-O鍵的鍵能高於C-C鍵的鍵能,而具有良好的熱穩定性和氧化穩定性,硬度高,並能增強塗料的疏水性能。
其中,所述的納米樹脂中,按重量百分比包括無定形二氧化矽的膠體狀分散體45-55%和不飽和(甲基)丙烯酸酯45-55%,其作用為提升塗料的耐粘汙性、耐候性和耐化性。
其中,所述的稀釋劑中,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丙二醇甲醚醋酸酯40-60%和醋酸丁酯40-60%,其作用為降低塗料粘度,並加強樹脂的互溶性。
其中,所述的流平劑採用氟改性有機矽高分子化合物,其作用為降低漆膜的界面張力,使得漆膜更加平整、光滑、均勻。
本發明所提供的一種納米汽車塗料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如下步驟:
A、向容器中依次投入稀釋劑的大部分,且極性大的醋酸丁酯先加入,以400-600r/min低速攪拌,時間6-8分鐘,得到混合物A;
B、向容器的混合物A中加入流平劑,以600-800r/min進行中低速攪拌,時間3-5分鐘,得到混合物B;
C、再向容器的混合物B中加入納米樹脂,以600-1000r/min進行中低速攪拌,時間8-10分鐘,得到混合物C;
D、觀察混合物C是否清澈透明,然後加熱至55—65℃;
E、邊攪拌邊加入甲基矽樹脂,以600-1000r/min進行中低速攪拌,直至加完,然後再攪拌10-12分鐘;
F、冷卻至常溫,用剩餘份數的稀釋劑調整塗料粘度,過濾包裝,製得納米汽車塗料成品。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本發明通過採用甲基矽樹脂,並以納米樹脂作為添加物,對其進行多種復配,使其性能優於傳統以丙烯酸樹脂和相應助劑為體系的汽車塗料,特別是明顯提高了光澤、疏水和抗汙等性能。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本實施例所提供的一種納米汽車塗料,其特徵在於,包括有如下重量份數的組分:甲基矽樹脂60-70份,納米樹脂5-10份,稀釋劑10-20份,流平劑0.1-0.5份。
具體地,所述的甲基矽樹脂屬於一種有機矽樹脂,所述的納米樹脂採用無定形二氧化矽的膠體狀分散體50%和不飽和(甲基)丙烯酸酯50%,所述的稀釋劑採用丙二醇甲醚醋酸酯50%和醋酸丁酯50%,所述的流平劑則採用氟改性有機矽高分子化合物。
本實施例所提供納米汽車塗料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如下步驟:
A、向容器中依次投入稀釋劑的大部分,其中極性大的組分(醋酸丁酯)先加入,以400-600r/min低速攪拌,時間6分鐘,得到混合物A;
B、向容器的混合物A中加入流平劑,以600-800r/min進行中低速攪拌,時間3分鐘,得到混合物B;
C、再向容器的混合物B中加入納米樹脂,以600-1000r/min進行中低速攪拌,時間8分鐘,得到混合物C;
D、觀察混合物C是否清澈透明,然後加熱至60℃;
E、邊攪拌邊加入甲基矽樹脂,以600-1000r/min進行中低速攪拌,直至加完,然後再攪拌10分鐘;
F、冷卻至常溫,用剩餘份數的稀釋劑(主要為醋酸丁酯)調整塗料粘度至50-100s/塗-4杯25°,過濾包裝,製得納米汽車塗料成品。
本發明的納米汽車塗料,對其分別進行光澤、疏水和耐沾汙性能的測試:
A、用光澤儀測試光澤,結果為:
表一:光澤對比表
B、按GB/T2S764的方法測試最小接觸角,即疏水性能,結果為:
表二:最小接觸角對比表
C.、按GB/T9780測試耐沾汙性,採用浸噴法,試片在汙染源懸浮液(標準藥品,可直接購買)中浸漬後放置2h,然後用噴淋裝置衝洗試片1min,看色差,結果為:
表三:色差對比表
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和最佳實施例,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範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