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光伏逆變器的熱敏電阻安裝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5-13 19:48:21 1

本實用新型涉及光伏發電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用在光伏逆變器的熱敏電阻安裝結構。
背景技術:
隨著能源的日漸短缺以及環境汙染的日漸加重,清潔能源、可再生能源成為目前世界各國重點發展的領域,其中光伏發電技術因其具有綠色、環保、可再生等優點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和歡迎。在光伏發電技術中,用於將光伏組件產生的直流電能轉換為交流電能的逆變器是整個光伏發電技術的關鍵部件。
在光伏逆變器中,電路板上的發熱元件較多,如果不能很好的進行散熱則有可能會使逆變器箱體內的溫度升高,這樣就會影響逆變器電路的正常工作,嚴重時甚至會燒毀電氣元件,使光伏逆變器發生故障。在現有光伏逆變器電路中,為了防止電氣元件燒毀,通常會在光伏逆變器電路中設置熱敏電阻,通過熱敏電阻來檢測光伏逆變器內部的溫度,當溫度達到一定高度時,熱敏電阻會發出反饋信號使設備停機或發出報警信號。目前逆變器電路中熱敏電阻多是多是通過連接線連接後直接放置在逆變器機箱中。這種方式存在如下缺陷:1)溫度測量不準確,由於熱敏電阻多是隨意放置在機箱中的某個位置,而機箱由於內部電氣元件較多,因此都會存在溫度差,熱敏電阻檢測的溫度不能真實反應機箱內部的溫度;2)接線較為繁瑣,熱敏電阻需要通過線材和螺絲進行固定,需要通過人工進行組裝,速度較慢、人工成本高。
技術實現要素:
鑑於以上所述現有技術的缺點,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夠使熱敏電阻對逆變器中溫度進行精確檢測的熱敏電阻安裝結構。
為實現上述目的及其他相關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用於逆變器的熱敏電阻安裝結構,包括機箱外殼和PCB電路板,所述PCB電路板上設有熱敏電阻,所述機箱外殼上設有一凸臺,所述凸臺與所述熱敏電阻位置相對應,所述熱敏電阻貼靠在所述凸臺上。
優選地,所述熱敏電阻與所述凸臺之間設有導熱泥。
優選地,所述凸臺上設有凹槽,所述導熱泥位於所述凹槽內。
優選地,所述熱敏電阻為貼片式熱敏電阻。
優選地,所述凸臺位於所述機箱外殼的底板上,所述凸臺位於所述底板的中部。
如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熱敏電阻安裝結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該熱敏電阻安裝結構通過熱敏電阻直接檢測機箱外殼上凸臺的溫度,由於機箱外殼本身採用熱傳導性較好的金屬材料,因此溫度相應均衡,故通過檢測機箱外殼的溫度更能反映機箱外殼內的溫度情況,因此測量更加的精確。再有採用這種方式,熱敏電阻的安裝位置相對固定,因此組裝起來更加的方面,可直接採用SMT的方式貼片安裝,可有效組裝速度,降低用工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A處放大示意圖。
元件標號說明:1、機箱外殼;2、PCB電路板;3、凸臺;4、凹槽;5、導熱泥;6、熱敏電阻。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體實施例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熟悉此技術的人士可由本說明書所揭露的內容輕易地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其他優點及功效。
請參閱圖1、2。須知,本說明書所附圖式所繪示的結構、比例、大小等,均僅用以配合說明書所揭示的內容,以供熟悉此技術的人士了解與閱讀,並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可實施的限定條件,故不具技術上的實質意義,任何結構的修飾、比例關係的改變或大小的調整,在不影響本實用新型所能產生的功效及所能達成的目的下,均應仍落在本實用新型所揭示的技術內容得能涵蓋的範圍內。同時,本說明書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間」及「一」等的用語,亦僅為便於敘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可實施的範圍,其相對關係的改變或調整,在無實質變更技術內容下,當亦視為本實用新型可實施的範疇。
如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用於逆變器的熱敏電阻安裝結構,該熱敏電阻安裝結構包括機箱外殼1和PCB電路板2,PCB電路板2固定雜質機箱外殼1內。PCB電路板2上設有熱敏電阻6,熱敏電阻6用於檢測機箱外殼1內腔中的溫度。在機箱外殼1上設有一凸臺3,凸臺3與熱敏電阻6位置相對應,熱敏電阻6貼靠在凸臺3上,通過熱敏電阻6檢測凸臺3上的溫度,並通過相應的換算,就可計算出機箱內的溫度。為了能夠更加精確的檢測機箱內的溫度,凸臺3可設置在機箱外殼1的底板上,並且將凸臺3設置在底板的中部,這樣檢測的溫度更加的精確。
為了能夠提高絕緣強度,可在熱敏電阻6與凸臺3之間設置導熱泥5。為了便於放置,可在凸臺3上設置一凹槽4,將導熱泥5置於該凹槽4內。再有,熱敏電阻6可採用貼片式熱敏電阻,這樣就可通過SMT方式之間印刷在PCB電路板2上。
該熱敏電阻安裝結構通過熱敏電阻直接檢測機箱外殼上凸臺的溫度,由於機箱外殼本身採用熱傳導性較好的金屬材料,因此溫度相應均衡,故通過檢測機箱外殼的溫度更能反映機箱外殼內的溫度情況,因此測量更加的精確。再有採用這種方式,熱敏電阻的安裝位置相對固定,因此組裝起來更加的方面,可直接採用SMT的方式貼片安裝,可有效組裝速度,降低用工成本。所以,本實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現有技術中的種種缺點而具高度產業利用價值。
上述實施例僅例示性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於限制本實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術的人士皆可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及範疇下,對上述實施例進行修飾或改變。因此,舉凡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與技術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飾或改變,仍應由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所涵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