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輪高爾夫球車的製作方法
2023-05-14 00:09:26 1
專利名稱:三輪高爾夫球車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三輪高爾夫球車。
技術背景
在高爾夫運動中,球桿是這項運動最主要的裝置,置放並將其從一個擊打點移至 另一個擊打點的運輸工具是球車,也稱高爾夫球車。在一輛完整的高爾夫球車上,球桿一般 置於球袋中,球袋置於球車的車架上並扣緊,球車還有其它許多附屬功能。手推式三輪高爾 夫球車為了方便攜帶,可以設計成可摺疊的結構。中國專利號CN200820030984.8的實用新 型專利說明書公開的車輪邊管摺疊式高爾夫球車,採用多關節式的摺疊方式,它包括車架 和用於安裝後輪的邊管,邊管通過旋轉摺疊機構和車架連接。三個輪子與車身主體結構之 間分別是關節式的結構,需要摺疊時,鎖定銷退出對鎖定槽的鎖定,安裝車輪的邊管繞旋轉 軸旋轉,向車架收攏,邊管摺疊到位後,車輪可以通過摺疊機構進行側向翻折,從而實現整 車的摺疊。上述專利中,在結構上設置多個關節,在摺疊過程中,需要經多個動作才能完成 整車摺疊,所以存在結構較為複雜和摺疊不方便的不足。中國專利號CN 03206454. 3的實 用新型專利說明書公開的高爾夫球車,採用空間連杆機構式的摺疊方式,整車中的一個構 件運動,實現車身主體結構和兩個後輪的摺疊,再將前輪摺疊,雖比多關節式結構的球車折 疊要方便,但採用空間連杆結構設計和製造複雜。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出一種結構簡單、摺疊方便且摺疊後的整車體積小的三輪高 爾夫球車。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採取如下技術方案本發明具有車身主體、前輪和兩後輪,車身主體上固定有前球袋託架和後球袋託 架;其特徵在於車身主體包括推桿、中杆和前杆,所述推桿與中杆鉸接,中杆與前杆鉸接, 在中杆上設有兩對稱的平行四邊形機構,所述平面四連杆機構包括固定件、由垂直板和斜 板構成的角形件以及鉸接在固定件與斜板之間的前擺杆和後擺杆,兩固定件固定在前杆上 且兩固定件具有小於120度的夾角,所述角形件的垂直板上固定有後輪軸,所述兩後輪通 過各自中心孔分別套在所述兩後輪軸上;所述中杆上設有滑套,滑套與推桿之間鉸接有一 上連杆,滑套與兩平行四邊形機構的前擺杆之間各鉸接有下連杆,兩下連杆對稱;前杆的前 端固定有前輪架,所述前輪與前輪架連接。所述前輪架包括拐臂和轉動座,拐臂的前端設有孔,所述轉動座插於拐臂的孔內 與拐臂的連接構成轉動副,轉動座的側面上固定有前輪軸,前輪通過中心孔套在前輪軸上。本發明具有如下積極效果1,車身主體與兩後輪通過機構聯動實現摺疊與打開,整車摺疊或打開只需兩次動 作就可以完成,摺疊方便。2,實現摺疊和打開所採用的機構是平行四邊形機構,結構簡單,製造方便,成本低。3,摺疊後整車為一個近似的立方體,其中基本無多餘空閒空間,摺疊後的體積較 小,整車包裝時所需要的包裝箱的體積最小。4,兩滑套機構通過共有一滑套,實現不同平面內機構的聯動,即不同平面內運動 和能量的傳遞,達到了使用空間機構才能實現的功能。
為了使本發明的內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據具體實施例並結合附圖,對 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其中圖1打是本發明打開狀態立體圖;圖2是與圖1反方向的立體圖;圖3是圖1的後視方向示圖;圖4是後輪連接示圖;圖5是本發明的摺疊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1見附圖,本實施例具有車身主體、前輪5和兩後輪6。車身主體包括推桿3、中杆2 和前杆1,推桿3與中杆2通過銷軸連接形成轉動副,中杆2和前杆1通過銷軸連接形成轉 動副,兩個轉動副連接處各有鎖緊裝置。在打開狀態,車身主體略呈S形。在前杆1的前端 固定有前輪架4,在前杆1的前端或前輪架4的後端固定有前球袋託架11,在中杆2上固定 有後球袋託架12。所述中杆2的後部對稱設有兩平行四邊形機構7即平面四連杆機構,所述平行四 邊形機構7包括固定件7-1、由垂直板7-4-1和斜板7-4-2構成的角形件7_4以及鉸接在固 定件7-1與斜板7-4-2之間的前擺杆7-2和後擺杆7-3。前、後擺杆與固定件7_1的連接以 及前、後擺杆與斜板7-4-2的連接均構成轉動副。兩固定件7-1以小於120度的夾角α對稱固定在中杆2上,本實施例的夾角α 取90度,兩平行四邊形機構7的固定件7-1可以連接在一起,為一體件。所述角形件7-4的垂直板7-4-1與斜板7_4_2的夾角β為兩平行四邊形機構7 的固定件之間的夾角α的一半。所述角形件7-4的垂直板7-4-1上固定有後輪軸7-5,兩 後輪6通過各自中心孔分別套在兩角形件7-4的垂直板7-4-1的後輪軸7-5上。所述中杆2上設有滑套8,滑套8與推桿3之間設有一上連杆9,上連杆9的兩端 分別與所述滑套8、推桿3通過銷軸連接,構成第一組平面滑套機構;滑套8與兩平行四邊 形機構7的前擺杆7-2之間各設有下連杆10,兩下連杆10對稱,下連杆10的兩端分別通過 銷軸與所述滑套8、前擺杆7-2連接,構成第二組平面滑套機構。上述二組平面滑套機構使 用的是同一個滑套8。所述前輪架4包括拐臂4-1和轉動座4-2,拐臂4_1上端與前杆1固定連接,拐 臂4-1有個轉折,下部偏向一側,使前輪處於正中位置。拐臂4-1的前端設有孔,所述轉動 座4-2插於拐臂4-1的孔內與拐臂的連接構成轉動副,轉動座4-2的側面上固定有前輪軸4-3,前輪5通過中心孔套在前輪軸4-3上。通過推桿3、中杆2和前杆 1三根杆中心線的垂直截面為車身主體面,兩後輪6的 輪面與車身主體面平行。摺疊時,保持前杆1不動,轉動座4-2轉動90度,帶動前輪5轉動90度,使其輪面 與車身主體面垂直(見圖5)。將推桿3繞銷軸3-1轉動(見圖5),同時,使中杆2繞銷軸 2-1轉動,當中杆2轉動時,通過上連杆9使滑套8在中杆2上向前移動。而滑套8的向前 移動通過兩下連杆10帶動兩平行四邊形機構7形變擺動,進而使兩後輪貼近車身主體兩 側。由於是同一滑套帶動兩平行四邊形機構7動作,所以在車身主體打開和摺疊運動過程 中,實現了兩後輪的同時打開與摺疊,兩後輪在打開與摺疊過程中始終保持與車身主體面 平行,摺疊後整車為一個近似的立方體。
權利要求
一種三輪高爾夫球車,具有車身主體、前輪(5)和兩後輪(6),車身主體上固定有前球袋託架(11)和後球袋託架(12);其特徵在於車身主體包括推桿(3)、中杆(2)和前杆(1),所述推桿(3)與中杆(2)鉸接,中杆(2)與前杆(1)鉸接,在中杆(2)上設有兩對稱的平行四邊形機構(7),所述平面四連杆機構(7)包括固定件(7-1)、由垂直板(7-4-1)和斜板(7-4-2)構成的角形件(7-4)以及鉸接在固定件(7-1)與斜板(7-4-2)之間的前擺杆(7-2)和後擺杆(7-3),所述固定件(7-1)固定在前杆(1)上且兩固定件(7-1)具有小於120度的夾角(α),所述角形件(7-4)的垂直板(7-4-1)上固定有後輪軸(7-5),所述兩後輪(6)通過各自中心孔分別套在所述兩後輪軸(7-5)上;所述中杆(1)上設有滑套(8),滑套(8)與推桿(3)之間鉸接有一上連杆(9),滑套(8)與兩平行四邊形機構(7)的前擺杆(7-2)之間各鉸接有下連杆(10),兩下連杆(10)對稱;前杆(1)的前端固定有前輪架(4),所述前輪(5)與前輪架(4)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三輪高爾夫球車,其特徵在於所述前輪架(4)包括拐臂 (4-1)和轉動座(4-2),拐臂(4-1)的前端設有孔,所述轉動座(4-2)插於拐臂(4-1)的孔 內與拐臂的連接構成轉動副,轉動座(4-2)的側面上固定有前輪軸(4-3),前輪(5)通過中 心孔套在前輪軸(4-3)上。
全文摘要
一種三輪高爾夫球車,採用手推式,具有車身主體、前輪和兩後輪,車身主體包括推桿、中杆和前杆,在中杆上設有兩對稱的平行四邊形機構,所述平面四連杆機構包括固定件、由垂直板和斜板構成的角形件以及鉸接在固定件與斜板之間的前擺杆和後擺杆,兩固定件固定在前杆上且兩固定件具有小於120度的夾角,所述角形件的垂直板上固定有後輪軸,所述兩後輪通過各自中心孔分別套在所述兩後輪軸上;所述中杆上設有滑套,滑套與推桿之間鉸接有一上連杆,滑套與兩平行四邊形機構的前擺杆之間各鉸接有下連杆,兩下連杆對稱;前杆的前端固定有前輪架,所述前輪與前輪架連接。本發明結構簡單、摺疊方便且摺疊後的整車體積小。
文檔編號A63B55/08GK101829422SQ201010301158
公開日2010年9月15日 申請日期2010年2月3日 優先權日2010年2月3日
發明者曹清林 申請人:江蘇技術師範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