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船體發電機組的安裝工藝的製作方法
2023-05-14 04:05:26 2
用於船體發電機組的安裝工藝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用於船體發電機組的安裝工藝,包括以下步驟:第一鋼墊板的製備;第二鋼墊板的製備;精加工;準備基座;安裝基座;吊裝發電機組;用環氧樹脂通過澆注在第二鋼墊板與基座之間形成環氧樹脂墊圈,在墊圈澆注完成後拿掉臨時墊塊即可。本發明具有提高工作效率,保證受力均勻的優點。
【專利說明】用於船體發電機組的安裝工藝
【技術領域】
[0001 ]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於船體發電機組的安裝工藝。
【背景技術】
[0002]在船體上安裝發電機組時,傳統的發電機組採用鋼墊片安裝,需在機艙調節好發電機組彈性支撐後,現場拂配鋼墊塊,工作環境惡劣,手工操場,勞動強度大,且由於尺寸難以控制需要進行多次拂配,工作效率低。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克服以上的不足,提供一種提高工作效率,保證受力均勻的用於船體發電機組的安裝工藝。
[0004]本發明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用於船體發電機組的安裝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A、第一鋼墊板的製備:準備多個第一鋼墊板,每個第一鋼墊板的長度均為420mm寬度為210mm厚度為40mm,在每個第一鋼墊板上鑽四個M20的第一緊固螺釘孔,四個第一緊固螺釘孔兩兩對稱放置,左右放置的兩個第一緊固螺釘孔之間的中心距為205mm,前後放置的兩個第一緊固螺釘孔之間的中心距為150mm,並在每個第一緊固螺釘孔的外側均鑽直徑為22mm的第一通孔,左右放置的兩個第一通孔之間的中心距為298mm,在每個第一鋼墊板的一側第一緊固螺釘孔的外側鑽兩個前後放置的M14的第一螺釘孔,另一側第一緊固螺釘孔的外側鑽一個M14的第二螺釘孔,兩個第一螺釘孔之間的中心距為80mm,第一螺釘孔與第二螺釘孔之間的中心距為382mm ;
B、第二鋼墊板的製備:準備多個第二鋼墊板,每個第二鋼墊板的長度均為420mm寬度為210mm厚度為16mm,在每個第二鋼墊板上鑽四個M20的第二通孔,四個第二通孔兩兩對稱放置,左右放置的兩個第二通孔之間的中心距為298mm,前後放置的兩個第二通孔之間的中心距為150mm ;在每個第一鋼墊板的一側第二通孔的外側鑽兩個前後放置的直徑為16mm的第三螺釘孔,另一側第二通孔的外側鑽一個直徑為16mm的第四螺釘孔,兩個第三螺釘孔之間的中心距為80mm,第三螺釘孔與第四螺釘孔之間的中心距為382mm ;
C、精加工:將每個第二鋼墊板在磨床上精加工,使第二鋼墊板的厚度為14mm,表面粗糙度小於3.2,平面度小於0.05mm ;
D、準備基座:基座用於安裝在平整船體上,每個基座的平面度小於等於2mm;
E、安裝基座:將一個第一鋼墊板、一個第二鋼墊板進行重疊放置,並調整各緊固螺釘孔至相吻合,將第一鋼墊板、第二鋼墊板和基座通過多根第一螺釘連接,每根第一螺釘均穿過相對應設置的第二通孔和第一通孔,然後穿出基座用螺母緊固,然後用三個第二螺釘分別先穿過每個第一鋼墊板上兩個第一螺釘孔和一個第二螺釘孔,再穿過兩個第三螺釘孔和一個第四螺釘孔然後用螺母鎖緊,並用臨時墊塊墊在第二螺釘與基座之間,使第二鋼墊板與基座之間的距離小於30mm,形成支撐座; F、吊裝發電機組:用吊機發電機組,然後緩慢放置在基座上;
G、用環氧樹脂通過澆注在第二鋼墊板與基座之間形成環氧樹脂墊圈,在墊圈澆注完成後拿掉臨時墊塊即可。
[0005]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在發電機組安裝時能夠保證支撐座受力均勻,各支撐承受載荷均等,彈性支撐從無負荷到又負荷的情況下通常有5-11_的下沉量。
[0006]【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第一鋼墊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第二鋼墊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基座和塾板布直不意圖;
圖4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號:1-基座、2-第一鋼墊板、3-第一緊固螺釘孔、4-第一通孔、5-第二鋼墊板、
6-第二通孔、7-第一螺釘孔、8-第二螺釘孔、9-第三螺釘孔、10-第四螺釘孔、11-臨時墊塊。
[0007]【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加深對本發明的理解,下面將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述,該實施例僅用於解釋本發明,並不構成對本發明保護範圍的限定。
[0008]如圖1至圖4示出了本發明一種用於船體發電機組的安裝工藝的【具體實施方式】,包括以下步驟:
A、第一鋼墊板2的製備:準備多個第一鋼墊板2,每個第一鋼墊板2的長度均為420mm寬度為210mm厚度為40mm,在每個第一鋼墊板2上鑽四個M20的第一緊固螺釘孔3,四個第一緊固螺釘孔3兩兩對稱放置,左右放置的兩個第一緊固螺釘孔3之間的中心距為205_,前後放置的兩個第一緊固螺釘孔3之間的中心距為150_,並在每個第一緊固螺釘孔3的外側均鑽直徑為22mm的第一通孔4,左右放置的兩個第一通孔4之間的中心距為298mm,在每個第一鋼墊板2的一側第一緊固螺釘孔3的外側鑽兩個前後放置的M14的第一螺釘孔7,另一側第一緊固螺釘孔3的外側鑽一個M14的第二螺釘孔8,兩個第一螺釘孔7之間的中心距為80mm,第一螺釘孔7與第二螺釘孔8之間的中心距為382mm ;
B、第二鋼墊板5的製備:準備多個第二鋼墊板5,每個第二鋼墊板5的長度均為420mm寬度為210mm厚度為16mm,在每個第二鋼墊板5上鑽四個M20的第二通孔6,四個第二通孔6兩兩對稱放置,左右放置的兩個第二通孔6之間的中心距為298mm,前後放置的兩個第二通孔6之間的中心距為150mm ;在每個第一鋼墊板2的一側第二通孔6的外側鑽兩個前後放置的直徑為16_的第三螺釘孔9,另一側第二通孔6的外側鑽一個直徑為16_的第四螺釘孔10,兩個第三螺釘孔9之間的中心距為80mm,所述第三螺釘孔9與第四螺釘孔10之間的中心距為382mm ;
C、精加工:將每個第二鋼墊板5在磨床上精加工,使第二鋼墊板5的厚度為14mm,表面粗糙度小於3.2,平面度小於0.05mm ;
D、準備基座1:基座I用於安裝在平整船體上,每個基座I的平面度小於等於2mm ;
E、安裝基座1:將一個第一鋼墊板2、一個第二鋼墊板5進行重疊放置,並調整各緊固螺釘孔至相吻合,將第一鋼墊板2、第二鋼墊板5和基座I通過多根第一螺釘連接,每根第一螺釘均穿過相對應設置的第二通孔6和第一通孔4,然後穿出基座I用螺母緊固,然後用三個第二螺釘分別先穿過每個第一鋼墊板2上兩個第一螺釘孔7和一個第二螺釘孔8,再穿過兩個第三螺釘孔9和一個第四螺釘孔10然後用螺母鎖緊,並用臨時墊塊11墊在第二螺釘與基座I之間,使第二鋼墊板5與基座I之間的距離小於30mm,形成支撐座;
F、吊裝發電機組:用吊機發電機組,然後緩慢放置在基座I上;
G、用環氧樹脂通過澆注在第二鋼墊板5與基座I之間形成環氧樹脂墊圈,在墊圈澆注完成後拿掉臨時塾塊11即可。
[0009]本發明所述安裝工藝在發電機組安裝時能夠保證支撐座受力均勻,各支撐承受載荷均等,彈性支撐從無負荷到又負荷的情況下通常有5-11_的下沉量。
【權利要求】
1.一種用於船體發電機組的安裝工藝,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 A、第一鋼墊板(2)的製備:準備多個第一鋼墊板(2),每個所述第一鋼墊板(2)的長度均為420mm寬度為210mm厚度為40mm,在每個第一鋼墊板(2)上鑽四個M20的第一緊固螺釘孔(3),四個所述第一緊固螺釘孔(3)兩兩對稱放置,左右放置的兩個所述第一緊固螺釘孔(3)之間的中心距為205mm,前後放置的兩個所述第一緊固螺釘孔(3)之間的中心距為150_,並在每個所述第一緊固螺釘孔(3)的外側均鑽直徑為22_的第一通孔(4),左右放置的兩個所述第一通孔(4)之間的中心距為298mm,在每個第一鋼墊板(2)的一側第一緊固螺釘孔(3)的外側鑽兩個前後放置的M14的第一螺釘孔(7),另一側第一緊固螺釘孔(3)的外側鑽一個M14的第二螺釘孔(8),兩個第一螺釘孔(7)之間的中心距為80mm,所述第一螺釘孔(7)與所述第二螺釘孔(8)之間的中心距為382mm ; B、第二鋼墊板(5)的製備:準備多個第二鋼墊板(5),每個第二鋼墊板(5)的長度均為420mm寬度為210mm厚度為16mm,在每個第二鋼墊板(5)上鑽四個M20的第二通孔(6),四個所述第二通孔(6)兩兩對稱放置,左右放置的兩個所述第二通孔(6)之間的中心距為298mm,前後放置的兩個所述第二通孔(6)之間的中心距為150mm ;在每個第一鋼墊板(2)的一側第二通孔(6)的外側鑽兩個前後放置的直徑為16_的第三螺釘孔(9),另一側第二通孔(6)的外側鑽一個直徑為16mm的第四螺釘孔(10),兩個第三螺釘孔(9)之間的中心距為80mm,所述第三螺釘孔(9)與所述第四螺釘孔(10)之間的中心距為382mm ; C、精加工:將每個第二鋼墊板(5)在磨床上精加工,使第二鋼墊板(5)的厚度為14_,表面粗糙度小於3.2,平面度小於0.05mm ; D、準備基座(I):基座(I)用於安裝在平整船體上,每個基座(I)的平面度小於等於2mm ; E、安裝基座(I):將一個第一鋼墊板(2)、一個第二鋼墊板(5)進行重疊放置,並調整各緊固螺釘孔至相吻合,將第一鋼墊板(2)、第二鋼墊板(5)和基座(I)通過多根第一螺釘連接,每根第一螺釘均穿過相對應設置的第二通孔(6)和第一通孔(4),然後穿出基座(I)用螺母緊固,然後用三個第二螺釘分別先穿過每個第一鋼墊板(2)上兩個第一螺釘孔(7)和一個第二螺釘孔(8),再穿過兩個第三螺釘孔(9)和一個第四螺釘孔(10)然後用螺母鎖緊,並用臨時墊塊(11)墊在第二螺釘與基座(I)之間,使第二鋼墊板(5)與基座(I)之間的距離小於30mm,形成支撐座; F、吊裝發電機組:用吊機發電機組,然後緩慢放置在基座(I)上; G、用環氧樹脂通過澆注在第二鋼墊板(5)與基座(I)之間形成環氧樹脂墊圈,在墊圈澆注完成後拿掉臨時墊塊(11)即可。
【文檔編號】B63B9/00GK103507914SQ201310414480
【公開日】2014年1月15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12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12日
【發明者】董志勇 申請人:南通明德重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