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纜線路架設用多功能扳手的製作方法
2023-05-14 04:20:51 1
本發明涉及扳手技術領域,是一種光纜線路架設用多功能扳手。
背景技術:
在光纜線路架設過程中,需要使用光纜金具將光纜連接至終端杆塔、耐張杆塔和光纜接續杆塔上;光纜金具包括內絞絲、外絞絲、嵌環等;內絞絲對光纜起到保護作用,作為力的傳遞單元;外絞絲通過嵌環等聯接金具直接與杆塔連接,承受線路載荷;在進行內絞絲或外絞絲的纏繞作業時,由於內絞絲和外絞絲的韌性高,纏繞時十分費力;而且整個纏繞過程是在杆上作業,工具有限,即便是攜帶了工具,更換起來也十分不便,存在一定有安全隱患。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光纜線路架設用多功能扳手,克服了上述現有技術之不足,其能有效解決內絞絲和外絞絲的韌性高,纏繞時十分費力的問題。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通過以下措施來實現的:一種光纜線路架設用多功能扳手,包括扳手本體、銷軸、撬棒和彈簧柱塞;在扳手本體的右端通過銷軸鉸接安裝有能左懸摺疊或右懸展開的撬棒;在銷軸右下方的扳手本體設有展開定位孔,在撬棒上設有與展開定位孔對應並在撬棒展開後將其鎖定的彈簧柱塞。
下面是對上述發明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或/和改進:
上述撬棒可採用右端呈上下寬前後窄的扁頭圓直撬棍。
上述撬棒可採用上下寬前後窄的扁撬棍。
上述扳手本體的右部設有可呈L形的開口槽,撬棒的左端通過銷軸鉸接安裝在開口槽的右端內;在銷軸右下方的開口槽兩側分別設有展開定位孔,在撬棒的前後兩端分別設有與展開定位孔對應並在撬棒展開後將其鎖定的彈簧柱塞。
上述扳手本體可採用活扳手本體。
本發明結構合理而緊湊,使用方便;利用槓桿原理,以右端抵在已經纏繞好的內絞絲與光纜之間並以此為支點,通過扳手本體施加徑向力,撬棒的棒體推動內絞絲伸出段繞光纜轉動並實現纏繞,使纏繞作業更省力,外絞絲同理;撬棒可繞銷軸左懸摺疊或右懸展開,攜帶和使用都十分方便,實用性強。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發明最佳實施例在展開狀態下的主視局部剖視結構示意圖。
附圖2為本發明在摺疊狀態下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附圖3為本發明在使用狀態下的示意圖。
附圖中的編碼分別為:1為扳手本體,2為銷軸,3為撬棒,4為展開定位孔,5為彈簧柱塞,6為內絞絲,7為光纜,8為開口槽。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不受下述實施例的限制,可根據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與實際情況來確定具體的實施方式。
在本發明中,為了便於描述,各部件的相對位置關係的描述均是根據說明書附圖1的布圖方式來進行描述的,如:上、下、左、右等的位置關係是依據說明書附圖1的布圖方向來確定的。
下面結合實施例及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
如附圖1、2所示,該光纜線路架設用多功能扳手包括扳手本體1、銷軸2、撬棒3和彈簧柱塞5;在扳手本體1的右端通過銷軸2鉸接安裝有能左懸摺疊或右懸展開的撬棒3;在銷軸2右下方的扳手本體1設有展開定位孔4,在撬棒3上設有與展開定位孔4對應並在撬棒3展開後將其鎖定的彈簧柱塞5。
工作人員在使用內絞絲6對光纜7進行纏繞作業時,利用槓桿原理,將撬棒3沿軸向傾斜放置在光纜7上,如附圖3所示,將撬棒3右端抵在已經纏繞好的內絞絲6與光纜7之間並以此為支點,撬棒3的棒體靠在內絞絲6伸出段上,通過扳手本體1施加徑向力,撬棒3的棒體推動內絞絲6伸出段繞光纜7轉動並實現纏繞,使纏繞作業更省力,外絞絲同理;撬棒3可繞銷軸2左懸摺疊或右懸展開,攜帶和使用都十分方便;同時還可做普通扳手的功能使用,實用性強;彈簧柱塞5為現有公知能夠設定預壓力的定位件。
可根據實際需要,對上述光纜線路架設用多功能扳手作進一步優化或/和改進:
如附圖1所示,為方便撬棒3插入並抵在內絞絲6與光纜7之間,撬棒3採用右端呈上下寬前後窄的扁頭圓直撬棍。
根據需要,為方便撬棒3插入並抵在內絞絲6與光纜7之間,撬棒3採用上下寬前後窄的扁撬棍。
如附圖1所示,在扳手本體1的右部設有呈L形的開口槽8,撬棒3的左端通過銷軸2鉸接安裝在開口槽8的右端內;在銷軸2右下方的開口槽8兩側分別設有展開定位孔4,在撬棒3的前後兩端分別設有與展開定位孔4對應並在撬棒3展開後將其鎖定的彈簧柱塞5。摺疊後的撬棒3可置於開口槽8內,不影響扳手本體1使用,攜帶更方便。
如附圖1、2所示,扳手本體1採用活扳手本體。活扳手本體的扳口可大小調節,適用範圍廣。
以上技術特徵構成了本發明的最佳實施例,其具有較強的適應性和最佳實施效果,可根據實際需要增減非必要的技術特徵,來滿足不同情況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