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潔設備的清潔組件以及清潔設備的製作方法
2023-05-14 04:49:16 1

本實用新型涉及家庭清潔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清潔設備的清潔組件。本實用新型還涉及一種清潔設備。
背景技術: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越來越多的清潔設備在消費者人群中開始普及,為人們減輕清潔工作的負擔,提升生活品質。然而,現有的清潔設備,由於清潔組件設計的不盡合理,導致清潔效果上存在缺陷。以掃地機器人為例,現有的掃地機通常設置有吸塵口、滾刷等清潔組件,相應的清潔組件通常設置於掃地機的中部,這會導致掃地機在清掃正前方靠近牆壁的區域時,機身中部至機身最前端的這段空間形成清掃盲區。而且現有的滾刷通常僅設置恰好與待清潔表面接觸的短刷邊或短刷毛,這種情況下,即使將滾刷設置在掃地機的最前端,滾刷的前下方向上也將因牆壁的阻擋形成空檔,形成清掃盲區。
因此,現有的清潔涉筆和清潔組件存在缺陷,導致清掃盲區的產生,影響清潔設備的清潔效果。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提供了一種清潔設備的清潔組件,該清潔組件包括滾刷和吸塵口,清潔組件設置於清潔設備的最前端,且滾刷採用長短不一、間隔設置的清掃結構,能夠無死角的對室內環境進行清潔。本實用新型還揭示了一種清潔設備。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清潔設備的清潔組件,清潔組件設置在清潔設備的最前端,清潔組件包括滾刷及吸塵口,滾刷設置在吸塵口內,滾刷與吸塵口之間由密封條密封,吸塵口後端設置吸塵風道,吸塵風道後方設置吸塵電機,滾刷設置有沿滾刷徑向凸出的清掃結構,清掃結構沿滾刷的軸向延及滾刷的側邊緣,清掃結構沿滾刷轉動的圓周方向間隔設置,清掃結構包括長清掃結構和短清掃結構。
進一步地,滾刷的中心軸沿滾刷徑向到長清掃結構最外沿的距離為l,滾刷的中心軸沿滾刷徑向到短清掃結構最外沿的距離為d,短清掃結構緊貼待清掃區域的表面,其中l≥d/sin45°。
進一步地,相鄰清掃結構之間的間距大於等於吸塵風道的口部上沿與口部下沿之間的距離。
進一步地,滾刷及清掃結構由矽膠製成。
進一步地,清掃結構為刷邊或刷毛。
本實用新型還揭示了一種清潔設備:
一種清潔設備,包括清潔組件,清潔組件設置在清潔設備的最前端,清潔組件包括滾刷及吸塵口,滾刷設置在吸塵口內,滾刷與吸塵口之間由密封條密封,吸塵口後端設置吸塵風道,吸塵風道後方設置吸塵電機,滾刷設置有沿滾刷徑向凸出的清掃結構,清掃結構沿滾刷的軸向延及滾刷的側邊緣,清掃結構沿滾刷轉動的圓周方向間隔設置,清掃結構包括長清掃結構和短清掃結構。
進一步地,滾刷的中心軸沿滾刷徑向到長清掃結構最外沿的距離為l,滾刷的中心軸沿滾刷徑向到短清掃結構最外沿的距離為d,短清掃結構緊貼待清掃區域的表面,其中l≥d/sin45°。
進一步地,相鄰清掃結構之間的間距大於等於吸塵風道的口部上沿與口部下沿之間的距離。
進一步地,滾刷及清掃結構由矽膠製成。
進一步地,清潔設備的最前端還設置有碰撞檢測裝置。
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實用新型揭示了一種清潔設備的清潔組件,清潔組件位於清潔設備的最前端,配合長、短清掃結構的間隔設置的結構設計,能夠將藏在牆角根部的垃圾也清掃乾淨,而且在面對地毯等特殊環境時也具有良好的清掃效果。本實用新型還揭示了一種清潔設備。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所述清潔設備的清潔組件的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所述清潔設備的清潔組件的清掃結構的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所述清潔設備的清潔組件的滾刷的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所述清潔設備的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所述清潔設備的又一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通過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技術方案做更加詳細的描述:
如圖1所示的,本實用新型揭示了一種清潔設備的清潔組件,清潔組件設置在清潔設備的最前端,清潔組件包括滾刷101及吸塵口102,滾刷101設置在吸塵口102內,滾刷101與吸塵口102之間由密封條密封104,吸塵口102後端設置吸塵風道103,吸塵風道103後方設置吸塵電機,滾刷101設置有沿滾刷101徑向凸出的清掃結構,清掃結構沿滾刷101的軸向延及滾刷101的側邊緣,清掃結構沿滾刷101轉動的圓周方向間隔設置,清掃結構包括長清掃結構105和短清掃結構106。其中吸塵電機用於產生風力使清潔裝置能夠吸入灰塵和垃圾,圖中未具體示出吸塵電機相應的安裝位置。另外,在本實施例中,清潔設備是以掃地機器人為例,為了實現掃地機器人的碰撞檢測功能,掃地機器人的前端還設置了碰撞檢測板107;在其他實施例中,例如清潔設備為手扶式吸塵器,則該種清潔設備中不需要進行碰撞檢測,相應的碰撞檢測板即可省去,而不會影響清潔組件的使用效果。
如圖1中所示的清潔組件,清潔組件設置在清潔設備的最前端,能夠最大限度的縮小清潔組件與牆壁之間的距離,從而使清潔組件緊貼牆壁對牆角所在的區域實施清掃,消除清掃死角。密封條104的設置能夠防止吸塵口102漏氣,並使由滾刷101捲入的垃圾和灰塵順利的進入吸塵風道103。滾刷101上設置有沿滾刷101徑向凸出且長短不一的長清掃結構105和短清掃結構106,在遠離牆壁的區域,短清掃結構106能夠觸及地面,將地面的垃圾捲入吸塵口102;但在對牆角進行清掃時,清潔組件因抵住牆壁而無法繼續向前,而短清掃結構106的長度僅能夠在豎直方向與地面相切,而對於斜向的前下方向的區域,特別是斜45°角牆根位置處的垃圾由於無法觸及而無法實施清掃,進而形成了清掃死角;為了消除前述的清掃死角,本實施例中的清潔組件設置了長清掃結構105,在滾刷101旋轉的過程中,長清掃結構105向吸塵口102外部伸出,即使在清潔組件抵住牆壁的情況下,長清掃結構105也能夠觸及到斜向的前下方向的區域,在長度足夠的情況下牆根位置處的區域也能夠得到長清掃結構105的清掃,從而完全消除了清掃死角。
如圖2所示的,是本實用新型所述清潔設備的清潔組件的清掃結構的示意圖。為了更加清楚的展示清掃結構、吸塵風道的橫截面等的長度、距離以及比例關係,圖中對吸塵口、密封條等結構進行了簡化和省略。如圖2所示,其中OO』為滾刷101的中心軸,直線箭頭所指的方向為滾刷101的徑向,弧線箭頭所指的方向為滾刷101轉動的圓周方向,距離d為滾刷101的中心軸OO』沿滾刷101徑向到短清掃結構106最外沿的距離,距離l為滾刷101的中心軸OO』沿滾刷101徑向到長清掃結構105最外沿的距離,吸塵風道103的口部緊鄰滾刷101和吸塵口102設置,吸塵風道103的口部上沿AA』與吸塵風道103的口部下沿BB』之間的距離為h,雙向箭頭所表示的距離a為相鄰清掃結構之間的間距。此外,短清掃結構106緊貼待清潔區域的表面,相鄰的清掃結構既可能是兩個彼此相鄰的短清掃結構106,也可能是兩個彼此相鄰的長清掃結構105和短清掃結構106。
如圖2所示的,當清潔組件抵住牆壁時,短清掃結構106到牆壁的距離應該等於短清掃結構106到地面的距離,此時為了使長清掃結構105能夠深入地清掃到牆根位置處的垃圾,長清掃結構105最外沿到軸OO』的距離l宜大於等於短清掃結構106最外沿到軸OO』的距離d,根據三角函數換算可得,l≥d/sin45°時,可以徹底消除清掃死角,連牆根處的垃圾也能得以清掃乾淨。
另一方面,該清潔組件在清掃過程中還需要藉助吸塵電機的吸力,為了保證吸力防止漏風,相鄰清掃結構之間的間距a應大於等於吸塵風道103的口部上沿AA』與吸塵風道103的口部下沿BB』之間的距離為h,這樣無論滾刷101旋轉到任何位置,都能保證吸塵風道103介於相鄰兩個清掃結構之間,從而不會浪費吸力,出現漏風情況導致垃圾脫落。
如圖3所示的,是本實用新型所述清潔設備的清潔組件的滾刷的示意圖。參考圖3,滾刷101上間隔地設置有長清掃結構105和短清掃結構106,清掃結構沿滾刷101的軸向OO』延及滾刷101的側邊緣。滾刷101宜採用軟性材料製成,這樣可以使長清掃結構106在觸碰到吸塵口102、密封條104或碰撞檢測板107等部件時不會對相應部件的功效產生幹擾,而且軟性材料也有助於吸塵口102位置處的密封。作為優選,滾刷101以及其上的清掃結構可以選擇矽膠製成,且可以一體成型。進一步地,清掃結構可以為刷邊或者刷毛。
如圖4和圖5所示,是本實用新型所揭示的一清潔設備的示意圖。該清潔設備安裝有本實用新型前述的清潔組件,從而使清掃效果大大改善,尤其能夠對牆角附近的垃圾進行徹底的清掃。該清潔設備100包括清潔組件,清潔組件設置在清潔設備100的最前端,清潔組件包括滾刷101和吸塵口102,滾刷101設置在吸塵口102內,滾刷101與吸塵口102之間由密封條104密封,吸塵口102的後端設置吸塵風道103,吸塵風道103的後方設置吸塵電機,滾刷101設置有沿滾刷101徑向凸出的清掃結構,清掃結構沿滾刷101的軸向延及滾刷101的側邊緣,清掃結構沿滾刷101轉動的圓周方向間隔設置,清掃結構包括長清掃結構105和短清掃結構106。此外,該清潔設備100還設置有碰撞檢測裝置,用以躲避障礙,碰撞檢測裝置具體為碰撞檢測板107。本實施例中,碰撞檢測板107與清潔組件一樣,設置在清潔設備100的最前端,且將清潔組件包含在內;在其他實施例中,碰撞檢測板107也可僅設置在清潔設備100最前端的上半部分,而將清潔組件裸露在清潔設備100最前端的下半部分處,二者齊平地設置在清潔設備100的最前端。該清潔設備還設置有用於推進清潔設備100行走的驅動輪108。
清潔組件的具體結構如圖1和圖2所示。當清潔組件抵住牆壁時,短清掃結構106到牆壁的距離應該等於短清掃結構106到地面的距離,此時為了使長清掃結構105能夠深入地清掃到牆根位置處的垃圾,長清掃結構105最外沿到軸OO』的距離l宜大於等於短清掃結構106最外沿到軸OO』的距離d,根據三角函數換算可得,l≥d/sin45°時,可以徹底消除清掃死角,連牆根處的垃圾也能得以清掃乾淨。
另一方面,該清潔組件在清掃過程中還需要藉助吸塵電機的吸力,為了保證吸力防止漏風,相鄰清掃結構之間的間距a應大於等於吸塵風道103的口部上沿AA』與吸塵風道103的口部下沿BB』之間的距離為h,這樣無論滾刷101旋轉到任何位置,都能保證吸塵風道103介於相鄰兩個清掃結構之間,從而不會浪費吸力,出現漏風情況導致垃圾脫落。
如圖3所示的,是本實用新型所述清潔設備的清潔組件的滾刷的示意圖。參考圖3,滾刷101上間隔地設置有長清掃結構105和短清掃結構106,清掃結構沿滾刷101的軸向OO』延及滾刷101的側邊緣。滾刷101宜採用軟性材料製成,這樣可以使長清掃結構106在觸碰到吸塵口102、密封條104或碰撞檢測板107等部件時不會對相應部件的功效產生幹擾,而且軟性材料也有助於吸塵口102位置處的密封。作為優選,滾刷101以及其上的清掃結構可以選擇矽膠製成,且可以一體成型。進一步地,清掃結構可以為刷邊或者刷毛。
上述具體實施方式只是用於說明本實用新型的設計方法,並不能用來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對於在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思想指導下的變形和轉換,都應該歸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範圍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