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春播馬鈴薯高產的栽培方法
2023-05-14 04:51:26 3
專利名稱:一種春播馬鈴薯高產的栽培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春播馬鈴薯高產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術:
馬鈴薯具有營養豐富、糧菜兼用、高產高效、生育期短的特點。近年來,隨著農業結構的調整,馬鈴薯的種植面積逐年增加。馬鈴薯又名土豆、洋芋、山藥蛋等。塊莖可供食用,是重要的糧食、蔬菜兼用作物,因其營養豐富有「地下蘋果」之稱。馬鈴薯產量高,對環境的適應性較強,中國馬鈴薯的主產區是西南山區、西北、內蒙古和東北地區。其中以西南山區的播種面積最大,約佔全國總面積的1/3。黑龍江省則是全國最大的馬鈴薯種植基地。馬鈴薯以其營養價值高,耐貯藏而深受人們喜愛。近幾年栽培面積不斷增加,要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必採取先進合理的技術措施。
發明內容
一種春播馬鈴薯高產的栽培方法,選用結薯早、塊莖膨大塊、休眠期短、高產、優質、抗病的早熟品種,地塊選擇選擇土壤肥沃、地勢平坦、排灌方便、耕作層深厚、土質疏鬆的沙壤土或壤土。前茬作物收穫後,應及時深耕30釐米左右,早春解凍後應及早耕耙,達到耕層細碎無坷垃、田面平整無根茬,保住墒情,以待播種。馬鈴薯底肥一般畝施優質腐熟有機肥4000~5000公斤、尿素20公斤、過磷酸鈣50公斤、硫酸鉀30~40公斤。切塊催芽春播每畝需種薯120公斤左右,種薯切塊後用600倍多菌靈懸浮液衝洗切口表面澱粉,晾乾後放在溫度為15℃~18℃的室內用沙土層積法催芽,待芽長到2釐米左右時,放在散射光下晾曬,芽綠化變粗後即可播種。春播馬鈴薯的適宜播期為2月下旬至3月上旬,採用起壟寬窄行栽培,壟距1米、壟頂寬60釐米、壟高15釐米,一壟雙行,寬行70釐米、窄行30釐米、株距25~30釐米。開溝播種,薯塊在溝內芽朝上擺好後,每畝用3%辛硫磷顆粒劑2~3公斤,對細土15~20公斤順溝均勻撒施,以防地下害蟲。然後覆滿溝土,鎮壓平整,每畝用72%都爾100毫升或50%乙草胺120毫升,對水40~50公斤均勻噴霧防治雜草,隨後立即覆膜。播種後20~25天苗將陸續頂膜,選擇晴天及時將地膜破孔放苗,並用細土將破膜孔掩蓋。結合追肥、澆水,分別在現蕾初期和開花初期各培土一次,以防塊莖露出地面。結合墒情,在齊苗期、現蕾期、開花期、薯塊迅速膨大期各澆水一次。結合澆水視苗情,在開花初期畝追施尿素10~15公斤,收穫前5~7天停止澆水,以防田間爛薯和影響薯塊貯藏。此外,在植株生長中後期葉面噴施0.2%~0.3%磷酸二氫鉀溶液兩次,每畝每次40~50公斤,以防早衰。在現蕾開花期,對徒長趨勢的田塊,畝用15%多效唑20~25克,對水40~50公斤噴霧,控制徒長。病毒病發病初期用20%病毒A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或1.5%植病靈乳劑1000倍液噴霧防治。晚疫病發病初期用64%殺毒礬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或25%瑞毒黴600倍液噴霧防治,每隔7天噴藥1次,連噴3次。防治蚜蟲可用10%吡蟲啉可溼性粉劑20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溼性粉劑2000~3000倍液噴霧防治。
具體實施方法1.品種選擇。選用結薯早、塊莖膨大塊、休眠期短、高產、優質、抗病的早熟品種,最好是脫毒薯種,脫毒薯苗出苗早、植株健壯、葉片肥大、根系發達、抗逆性強、增產潛力大。
2.地塊選。擇選擇土壤肥沃、地勢平坦、排灌方便、耕作層深厚、土質疏鬆的沙壤土或壤土。前茬以禾穀類作物、豆類、棉花、蘿蔔、大白菜等為宜,不宜以茄科作物,如茄子、辣椒、番茄、菸草等為前茬,以減輕病害的發生。
3.精細整地。前茬作物收穫後,應及時深耕30釐米左右,使土壤凍垡、風化,以接納雨雪,凍死越冬害蟲。早春解凍後應及早耕耙,達到耕層細碎無坷垃、田面平整無根茬,保住墒情,以待播種。
4.施足底肥。馬鈴薯是高產喜肥作物,結合早春整地,施足底肥。底肥一般畝施優質腐熟有機肥4000~5000公斤、尿素20公斤、過磷酸鈣50公斤、硫酸鉀30~40公斤。切塊催芽春播每畝需種薯120公斤左右,播前一個月將種薯放在溫度15℃~20℃的黑暗環境中春化處理。播前20~25天將種薯切塊,每塊有1~2個芽眼,重量25~30克。種薯切塊後用600倍多菌靈懸浮液衝洗切口表面澱粉,晾乾後放在溫度為15℃~18℃的室內用沙土層積法催芽,待芽長到2釐米左右時,放在散射光下晾曬,芽綠化變粗後即可播種。
5.適時播種。春播馬鈴薯的適宜播期為2月下旬至3月上旬,若播種過早,幼苗易受凍害。播種過晚,薯塊膨大時正處於高溫多雨季節,地上部莖葉易徒長,影響塊莖養分積累,導致嚴重減產,且薯塊易感染病害爛薯,不耐貯藏。
6.合理密植。採用起壟寬窄行栽培,壟距1米、壟頂寬60釐米、壟高15釐米,一壟雙行,寬行70釐米、窄行30釐米、株距25~30釐米。開溝播種,薯塊在溝內芽朝上擺好後,每畝用3%辛硫磷顆粒劑2~3公斤,對細土15~20公斤順溝均勻撒施,以防地下害蟲。然後覆滿溝土,鎮壓平整,每畝用72%都爾100毫升或50%乙草胺120毫升,對水40~50公斤均勻噴霧防治雜草,隨後立即覆膜。
7.田間管理。及時破膜播種後20~25天苗將陸續頂膜,選擇晴天及時將地膜破孔放苗,並用細土將破膜孔掩蓋。中耕培土結合追肥、澆水,分別在現蕾初期和開花初期各培土一次,以防塊莖露出地面。肥水管理結合墒情,在齊苗期、現蕾期、開花期、薯塊迅速膨大期各澆水一次。結合澆水視苗情,在開花初期畝追施尿素10~15公斤,收穫前5~7天停止澆水,以防田間爛薯和影響薯塊貯藏。此外,在植株生長中後期葉面噴施0.2%~0.3%磷酸二氫鉀溶液兩次,每畝每次40~50公斤,以防早衰。4.化控在現蕾開花期,對徒長趨勢的田塊,畝用15%多效唑20~25克,對水40~50公斤噴霧,控制徒長。
8.病蟲防治。病毒病發病初期用20%病毒A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或1.5%植病靈乳劑1000倍液噴霧防治。晚疫病發病初期用64%殺毒礬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或25%瑞毒黴600倍液噴霧防治,每隔7天噴藥1次,連噴3次。防治蚜蟲可用10%吡蟲啉可溼性粉劑20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溼性粉劑2000~3000倍液噴霧防治。
9.適時收穫春馬鈴薯不一定等到成熟後再收穫,應視市場需求,掌握在高溫和雨季到來前進行,收穫應選晴天土壤乾爽時進行。
權利要求
1.本發明是一種春播馬鈴薯高產的栽培方法,其特徵在選用結薯早、塊莖膨大塊、休眠期短、高產、優質、抗病的早熟品種,地塊選擇選擇土壤肥沃、地勢平坦、排灌方便、耕作層深厚、土質疏鬆的沙壤土或壤土。馬鈴薯底肥一般畝施優質腐熟有機肥4000~5000公斤、尿素20公斤、過磷酸鈣50公斤、硫酸鉀30~40公斤。切塊催芽春播每畝需種薯120公斤左右。春播馬鈴薯的適宜播期為2月下旬至3月上旬,採用起壟寬窄行栽培,壟距1米、壟頂寬60釐米、壟高15釐米,一壟雙行,寬行70釐米、窄行30釐米、株距25~30釐米。開溝播種,薯塊在溝內芽朝上擺好後,每畝用3%辛硫磷顆粒劑2~3公斤,對細土15~20公斤順溝均勻撒施,然後覆滿溝土,鎮壓平整,每畝用72%都爾100毫升或50%乙草胺120毫升,對水40~50公斤均勻噴霧防治雜草,隨後立即覆膜。播種後20~25天苗將陸續頂膜,選擇晴天及時將地膜破孔放苗,並用細土將破膜孔掩蓋。結合追肥、澆水,分別在現蕾初期和開花初期各培土一次,結合墒情,在齊苗期、現蕾期、開花期、薯塊迅速膨大期各澆水一次。結合澆水視苗情,在開花初期畝追施尿素10~15公斤,收穫前5~7天停止澆水。此外,在植株生長中後期葉面噴施0.2%~0.3%磷酸二氫鉀溶液兩次,每畝每次40~50公斤,在現蕾開花期,對徒長趨勢的田塊,畝用15%多效唑20~25克,對水40~50公斤噴霧,病毒病發病初期用20%病毒A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或1.5%植病靈乳劑1000倍液噴霧防治。晚疫病發病初期用64%殺毒礬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或25%瑞毒黴600倍液噴霧防治,每隔7天噴藥1次,連噴3次。防治蚜蟲可用10%吡蟲啉可溼性粉劑20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溼性粉劑2000~3000倍液噴霧防治。
2.權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徵是底肥畝施優質腐熟有機肥4000~5000公斤、尿素20公斤、過磷酸鈣50公斤、硫酸鉀30~40公斤。
3.權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徵是切塊催芽春播每畝需種薯120公斤左右。
4.權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徵是採用起壟寬窄行栽培,壟距1米、壟頂寬60釐米、壟高15釐米,一壟雙行,寬行70釐米、窄行30釐米、株距25~30釐米。
5.權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徵是開溝播種,薯塊在溝內芽朝上擺好後,每畝用3%辛硫磷顆粒劑2~3公斤,對細土15~20公斤順溝均勻撒施,然後覆滿溝土,鎮壓平整,每畝用72%都爾100毫升或50%乙草胺120毫升,對水40~50公斤均勻噴霧防治雜草,隨後立即覆膜。
6.權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徵是在開花初期畝追施尿素10~15公斤,收穫前5~7天停止澆水。
7.權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徵是在植株生長中後期葉面噴施0.2%~0.3%磷酸二氫鉀溶液兩次,每畝每次40~50公斤。
8.權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徵是在現蕾開花期,對徒長趨勢的田塊,畝用15%多效唑20~25克,對水40~50公斤噴霧。
9.權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徵是病毒病發病初期用20%病毒A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或1.5%植病靈乳劑1000倍液噴霧防治。
10.權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徵是晚疫病發病初期用64%殺毒礬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或25%瑞毒黴600倍液噴霧防治,每隔7天噴藥1次,連噴3次。
11.權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徵是防治蚜蟲可用10%吡蟲啉可溼性粉劑20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溼性粉劑2000~3000倍液噴霧防治。
全文摘要
本發明是一種春播馬鈴薯高產的栽培方法,其特徵在於選用結薯早、塊莖膨大塊、休眠期短、高產、優質、抗病的早熟品種;地塊選擇選擇土壤肥沃、地勢平坦、排灌方便、耕作層深厚、土質疏鬆的沙壤土或壤土;春播馬鈴薯的適宜播期為2月下旬至3月上旬,播種後20~25天苗將陸續頂膜,選擇晴天及時將地膜破孔放苗,並用細土將破膜孔掩蓋。結合追肥、澆水,分別在現蕾初期和開花初期各培土一次,結合墒情,在齊苗期、現蕾期、開花期、薯塊迅速膨大期各澆水一次。結合澆水視苗情,在開花初期畝追施尿素10~15公斤,收穫前5~7天停止澆水。
文檔編號A01M1/20GK101091434SQ20061004497
公開日2007年12月26日 申請日期2006年6月23日 優先權日2006年6月23日
發明者王萬麗 申請人:王萬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