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基於提高成型和拔模效率的側向分型抽芯注射模的製作方法
2023-05-14 05:48:56 1
一種基於提高成型和拔模效率的側向分型抽芯注射模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基於提高成型和拔模效率的側向分型抽芯注射模,定模座板和動模座板之間設置有固定板,固定板中設置有型芯,型芯穿過固定板,固定板和定模座板之間設置有動模板和側型芯滑塊,側型芯滑塊中設置有斜銷,定模座板上固定有楔緊塊,楔緊塊與斜面緊密接觸,動模座板和固定板之間設置有支撐板,支撐板與固定板接觸,型芯與支撐板接觸,墊塊與支撐板和動模座板接觸,動模座板中設置有推板,推板上設置有推桿和拉料杆,拉料杆與定模座板接觸,推板固定板固定有定位柱,定位柱套合有彈簧一,拉料杆套合有彈簧二,推桿套合有彈簧三。該側向分型抽芯注射模利用彈簧的彈性實現軟接觸,減少直接硬接觸的衝擊,提高成型和拔模的效率。
【專利說明】一種基於提高成型和拔模效率的側向分型抽芯注射模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注射模,尤其是涉及一種基於提高成型和拔模效率的側向分型抽芯注射模。
【背景技術】
[0002]模具,是用來成型物品的工具,這種工具由各種零件構成。它主要通過所成型材料物理狀態的改變來實現物品外形的加工。通常使用在工業中,用以注塑、吹塑、擠出、壓鑄或鍛壓成型、冶煉、衝壓、拉伸等方法得到所需產品的各種模子和工具。模具種類很多,根據加工對象和加工工藝可分為:加工金屬的模具和加工非金屬和粉末冶金的模具。按所成型的材料的不同,模具可分為五金模具、塑膠模具、以及其特殊模具。根據結構特點,模具又可分為平面的衝裁模和具有空間的型腔模。在外力作用下使坯料成為有特定形狀和尺寸的製件的工具。廣泛用於衝裁、模鍛、冷鐓、擠壓、粉末冶金件壓制、壓力鑄造,以及工程塑料、橡膠、陶瓷等製品的壓塑或注塑的成形加工中。模具具有特定的輪廓或內腔形狀,應用具有刃口的輪廓形狀可以使坯料按輪廓線形狀發生分離(衝裁)。應用內腔形狀可使坯料獲得相應的立體形狀。模具一般包括動模和定模(或凸模和凹模)兩個部分,二者可分可合。分開時取出製件,合攏時使坯料注入模具型腔成形。模具是精密工具,形狀複雜,承受坯料的脹力,對結構強度、剛度、表面硬度、表面粗糙度和加工精度都有較高要求,模具生產的發展水平是機械製造水平的重要標誌之一。塑料注射成型所用的模具稱為注射成型模,簡稱注射模,它是實現注射成型工藝的重要工藝裝備。現有的側向分型抽芯注射模都是機械硬接觸,長期使用後容易受到損傷,使得其成型質量不穩定,而且在拔模過程易出現工件破壞。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上述現有側向分型抽芯注射模都是機械硬接觸,長期使用後容易受到損傷,使得其成型質量不穩定,而且在拔模過程易出現工件破壞的問題,設計了一種基於提高成型和拔模效率的側向分型抽芯注射模,該側向分型抽芯注射模利用彈簧的彈性實現軟接觸,提供一個緩衝力,減少直接硬接觸的衝擊,提高成型和拔模的效率,解決了現有側向分型抽芯注射模都是機械硬接觸,長期使用後容易受到損傷,使得其成型質量不穩定,而且在拔模過程易出現工件破壞的問題。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一種基於提高成型和拔模效率的側向分型抽芯注射模,包括定模座板和動模座板,所述定模座板設置在動模座板的正上方,定模座板和動模座板之間設置有固定板,固定板中設置有型芯,型芯的頂端穿過固定板靠近定模座板的底端,固定板和定模座板之間設置有動模板和側型芯滑塊,型芯設置在動模板和側型芯滑塊之間,動模板和側型芯滑塊均同時與固定板和定模座板接觸,動模板和側型芯滑塊的側壁均同時與型芯的側壁接觸,側型芯滑塊中設置有斜銷,斜銷的頂端穿過側型芯滑塊後設置在定模座板中,側型芯滑塊遠離和型芯接觸的一端為斜面,且斜面與鉛垂線之間的夾角和斜銷與鉛垂線之間的夾角相同,定模座板上固定有楔緊塊,楔緊塊的側壁與側型芯滑塊的斜面緊密接觸,動模座板和固定板之間設置有支撐板,支撐板的頂端與固定板的底端接觸,且型芯的底端與支撐板的頂端接觸,支撐板和動模座板之間設置有若干塊墊塊,墊塊的兩端分別與支撐板和動模座板接觸,動模座板中設置有推板,且推板的底端設置在動模座板中,推板的頂端固定有推板固定板,推板和推板固定板設置在墊塊圍繞構成的區域內部,推板上設置有推桿和拉料杆,推桿的頂端依次穿過推板固定板、支撐板、固定板、動模板後與定模座板接觸,拉料杆的頂端依次穿過推板固定板和型芯後與定模座板接觸,推板固定板的頂端固定有定位柱,定位柱的頂端朝向支撐板且與支撐板的底端存在間隙,定位柱的外壁上套合有彈簧一,彈簧一的兩端分別與推板固定板和支撐板接觸,拉料杆的外壁上套合有彈簧二,彈簧二的底端與推板固定板接觸,彈簧二的頂端穿過支撐板和固定板後與動模板的底端接觸,推桿的外壁上套合有彈簧三,彈簧三的底端與推板固定板接觸,彈簧三的頂端穿過支撐板後設置在型芯中。
[0005]所述支撐板的頂端設置有導柱,導柱的頂端依次穿過固定板和動模板後設置在定模座板中。
[0006]所述定模座板中設置有定位圈,定位圈的底端固定有澆口套,澆口套設置在定模座板中,澆口套的底端穿過定模座板後與拉料杆接觸,且拉料杆的中心線、澆口套的中心線以及定位圈的中心線設置在同一條鉛垂線上。
[0007]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側向分型抽芯注射模利用彈簧的彈性實現軟接觸,提供一個緩衝力,減少直接硬接觸的衝擊,提高成型和拔模的效率,解決了現有側向分型抽芯注射模都是機械硬接觸,長期使用後容易受到損傷,使得其成型質量不穩定,而且在拔模過程易出現工件破壞的問題。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8]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09]附圖中標記及相應的零部件名稱:1一楔緊塊;2—斜銷;3—定位圈;4一燒口套;5—工件;6—定模座板;7—導柱;8—動模板;9一推桿;10—彈簧通道二 ;11一彈簧通道二 ;12—彈簧二 ;13—彈簧二 ;14一推板固定板;15—拉料杆;16—推板;17—推板安裝孔;18—動模座板;19一墊塊;20—定位柱;21—彈簧一 ;22—支撐板;23—固定板;24—側型芯滑塊;25—型芯。
【具體實施方式】
[0010]下面結合實施例及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不僅限於此。
[0011]實施例1:
[0012]如圖1所示,一種基於提高成型和拔模效率的側向分型抽芯注射模,包括定模座板6和動模座板18,所述定模座板6設置在動模座板18的正上方,定模座板6和動模座板18之間設置有固定板23,固定板23中設置有型芯25,型芯25的頂端穿過固定板23靠近定模座板6的底端,固定板23和定模座板6之間設置有動模板8和側型芯滑塊24,型芯25設置在動模板8和側型芯滑塊24之間,動模板8和側型芯滑塊24均同時與固定板23和定模座板6接觸,動模板8和側型芯滑塊24的側壁均同時與型芯25的側壁接觸,側型芯滑塊24中設置有斜銷2,斜銷2的頂端穿過側型芯滑塊24後設置在定模座板6中,側型芯滑塊24遠離和型芯25接觸的一端為斜面,且斜面與鉛垂線之間的夾角和斜銷2與鉛垂線之間的夾角相同,定模座板6上固定有楔緊塊1,楔緊塊I的側壁與側型芯滑塊24的斜面緊密接觸,動模座板18和固定板23之間設置有支撐板22,支撐板22的頂端與固定板23的底端接觸,且型芯25的底端與支撐板22的頂端接觸,支撐板22和動模座板18之間設置有若干塊墊塊19,墊塊19的兩端分別與支撐板22和動模座板18接觸,動模座板18中設置有推板16,且推板16的底端設置在動模座板18中,推板16的頂端固定有推板固定板14,推板16和推板固定板14設置在墊塊19圍繞構成的區域內部,推板16上設置有推桿9和拉料杆15,推桿9的頂端依次穿過推板固定板14、支撐板22、固定板23、動模板8後與定模座板6接觸,拉料杆15的頂端依次穿過推板固定板14和型芯25後與定模座板6接觸,推板固定板14的頂端固定有定位柱20,定位柱20的頂端朝向支撐板22且與支撐板22的底端存在間隙,定位柱20的外壁上套合有彈簧一 21,彈簧一 21的兩端分別與推板固定板14和支撐板22接觸,拉料杆15的外壁上套合有彈簧二 12,彈簧二 12的底端與推板固定板14接觸,彈簧二12的頂端穿過支撐板22和固定板23後與動模板8的底端接觸,推桿9的外壁上套合有彈簧三13,彈簧三13的底端與推板固定板14接觸,彈簧三13的頂端穿過支撐板22後設置在型芯25中。在支撐板22和型芯25中形成的通孔為彈簧通道二 11,拉料杆15和彈簧二 12均穿過彈簧通道二 11,在支撐板22和固定板23中形成的通孔為彈簧通道三10,推桿9和彈簧三13均穿過彈簧通道三10,在每一次拉料過程中,利用彈簧二 12的彈性實現柔性拉料,並且壓入時熔體對拉料杆15的衝擊降低到最低,成型後拔模時推桿9作用,彈簧三13能夠避免推桿9對工件5造成較大的衝擊,防止對工件5造成損傷,保證工件5的質量,定位柱20上的彈簧一 21對支撐板22提供支撐,避免支撐板22與墊塊19產生過大壓緊力,硬接觸的壓緊使得支撐板22與墊塊19出現壓痕甚至融合,造成了工件成型過程中的衝擊無法消除,影響模具的壽命,在成型時,型芯25頂緊,熔體流入空腔後,側型芯滑塊24受到擠壓向著外部移動,斜銷2插入定位,並且斜面有向著楔緊塊I靠近的趨勢,利用楔緊塊I的作用使得側型芯滑塊24的斜面最終與楔緊塊I緊密接觸,空腔擴大到最大,這個過程,熔體逐漸冷卻成型,成型後利用推桿9推動工件5從空腔中頂出,實現拔模過程,該側向分型抽芯注射模利用彈簧的彈性實現軟接觸,提供一個緩衝力,減少直接硬接觸的衝擊,提高成型和拔模的效率,解決了現有側向分型抽芯注射模都是機械硬接觸,長期使用後容易受到損傷,使得其成型質量不穩定,而且在拔模過程易出現工件破壞的問題。
[0013]所述支撐板22的頂端設置有導柱7,導柱7的頂端依次穿過固定板23和動模板8後設置在定模座板6中。導柱7是作為限定每一次成型和拔模動作保持在一條直線上,使得移動軌跡唯一,使得工件5成型質量更加穩定,不會由於部件的移位造成工件尺寸不統一,工件5在模具中的成型能夠得到統一的尺寸,使得車間批量生產更加標準。
[0014]所述定模座板6中設置有定位圈3,定位圈3的底端固定有澆口套4,澆口套4設置在定模座板6中,澆口套4的底端穿過定模座板6後與拉料杆15接觸,且拉料杆15的中心線、澆口套4的中心線以及定位圈3的中心線設置在同一條鉛垂線上。定位圈3和澆口套4是現有的部件,是便於將塑料熔體通入到空腔中,然後在空腔中成型,即為工件5,定位圈3和澆口套4是導流部件。
[0015]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並非對本實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法實質上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基於提高成型和拔模效率的側向分型抽芯注射模,其特徵在於:包括定模座板(6 )和動模座板(18 ),所述定模座板(6 )設置在動模座板(18 )的正上方,定模座板(6 )和動模座板(18)之間設置有固定板(23),固定板(23)中設置有型芯(25),型芯(25)的頂端穿過固定板(23)靠近定模座板(6)的底端,固定板(23)和定模座板(6)之間設置有動模板(8)和側型芯滑塊(24),型芯(25)設置在動模板(8)和側型芯滑塊(24)之間,動模板(8)和側型芯滑塊(24)均同時與固定板(23)和定模座板(6)接觸,動模板(8)和側型芯滑塊(24)的側壁均同時與型芯(25)的側壁接觸,側型芯滑塊(24)中設置有斜銷(2),斜銷(2)的頂端穿過側型芯滑塊(24)後設置在定模座板(6)中,側型芯滑塊(24)遠離和型芯(25)接觸的一端為斜面,且斜面與鉛垂線之間的夾角和斜銷(2)與鉛垂線之間的夾角相同,定模座板(6)上固定有楔緊塊(1),楔緊塊(I)的側壁與側型芯滑塊(24)的斜面緊密接觸,動模座板(18)和固定板(23)之間設置有支撐板(22),支撐板(22)的頂端與固定板(23)的底端接觸,且型芯(25)的底端與支撐板(22)的頂端接觸,支撐板(22)和動模座板(18)之間設置有若干塊墊塊(19 ),墊塊(19 )的兩端分別與支撐板(22 )和動模座板(18 )接觸,動模座板(18 )中設置有推板(16),且推板(16)的底端設置在動模座板(18)中,推板(16)的頂端固定有推板固定板(14),推板(16)和推板固定板(14)設置在墊塊(19)圍繞構成的區域內部,推板(16)上設置有推桿(9)和拉料杆(15),推桿(9)的頂端依次穿過推板固定板(14)、支撐板(22)、固定板(23)、動模板(8)後與定模座板(6)接觸,拉料杆(15)的頂端依次穿過推板固定板(14)和型芯(25)後與定模座板(6)接觸,推板固定板(14)的頂端固定有定位柱(20),定位柱(20)的頂端朝向支撐板(22)且與支撐板(22)的底端存在間隙,定位柱(20)的外壁上套合有彈簧一(21),彈簧一(21)的兩端分別與推板固定板(14)和支撐板(22)接觸,拉料杆(15)的外壁上套合有彈簧二(12),彈簧二(12)的底端與推板固定板(14)接觸,彈簧二(12)的頂端穿過支撐板(22)和固定板(23)後與動模板(8)的底端接觸,推桿(9)的外壁上套合有彈簧三(13),彈簧三(13)的底端與推板固定板(14)接觸,彈簧三(13)的頂端穿過支撐板(22)後設置在型芯(25)中。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於提高成型和拔模效率的側向分型抽芯注射模,其特徵在於:所述支撐板(22)的頂端設置有導柱(7),導柱(7)的頂端依次穿過固定板(23)和動豐旲板(8)後設直在定I旲座板(6)中。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於提高成型和拔模效率的側向分型抽芯注射模,其特徵在於:所述定模座板(6)中設置有定位圈(3),定位圈(3)的底端固定有燒口套(4),燒口套(4 )設置在定模座板(6 )中,澆口套(4 )的底端穿過定模座板(6 )後與拉料杆(15 )接觸,且拉料杆(15)的中心線、澆口套(4)的中心線以及定位圈(3)的中心線設置在同一條鉛垂線上。
【文檔編號】B29C45/33GK203945584SQ201420409568
【公開日】2014年11月19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24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24日
【發明者】吳光武 申請人:成都亨通兆業精密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