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用康復床的製作方法
2023-04-26 19:42:51 1
專利名稱:醫用康復床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醫療衛生保健裝置,是病人治療、康復的醫用病床。
國內現有各醫院的病床是相當陳舊、落後的五十年代老產品,如病人在生病治療期內需躺在病床上,短則幾天,長則幾年甚至幾十年,既使在一天24小時內病人的躺勢也需不斷改變。而現有病床在改變其姿勢時,需護理人員、家屬或病人用雙手吃力地搖動病床上的手柄來達到改變床位的背部,腳腿部位置,即吃力又不方便,且較麻煩,病人不能隨意達到自己所滿意的姿勢,尤其是重病人在無護理人員情況下更是無法達到其舒適姿勢,不利於病人的康復。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在於克服上述之不足,將現代電器及遙控技術應用於該康復病床上。它不但使病人在24小時內在不需他人協助情況下能自行操作(除雙手殘缺外),隨意改變自己的躺睡姿勢。還能由醫務人員通過遙控開關協助改變其姿勢,即衛生,又利於消毒工作。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由連杆、開關控制器、微型電機、電源控制箱、高效減速器、聯軸器、絲杆、遙控開關裝置組成。當病人需改變其某一躺臥姿勢時,只需按床上開關控制器上的按鈕,即可改變床位某一部位的位置到任意角度或高度,直到自己感到滿意為止。同樣操作可使病床恢復到原有狀態。同時在病人(雙手殘缺或特重病人)本身無法操作情況下,由護理人員通過遙控開關協助改變其姿勢,即衛生,又利於消毒。同時在發生意外斷電事故時,只需卸下聯軸器,在床的另一端裝上手搖柄後,同樣能達到改變病人躺臥姿勢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結構緊湊、操作方便、安全可靠、功能齊全、適用性廣、噪音小、造價低,適用於醫院、家庭病床的全面改造和推廣,有廣泛的市場前景和社會效益。
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參照
圖1,醫用康復床是由床架1、腿部擱板2、床框3、背部靠板4組成,其特徵在於用螺釘固定在床架1上的電源控制箱8,通過導線與開關控制器6連接;微型電機7用螺釘直接與高效減速器9聯成一體,構成動力傳動系統,並用螺釘固定安裝在支承架10上;動力傳動系統的輸出端通過聯軸器11鑲套連接於絲杆13;絲杆13分別套接在軸承支架14的軸承內圈中;支承架10和軸承支架14分別用螺釘固定在床框3上,使動力傳動系統的輸出軸、絲杆與床框呈平行狀態;配合在絲杆13間的絲母12與連杆5的一端鉸接,連杆5的另一端與腿部擱板2或背部靠板4連接。
操作時,在啟動電源開關後,操作人員可任意操作開關控制器上的操作按鈕,啟動微型電機正向或反向旋轉,通過高效減速器降低轉速,然後通過聯軸器帶動絲杆轉動,由於絲杆的轉動,使套接在絲杆上的螺母在絲杆上作橫向移動,帶動連杆使腿部擱板和背部靠板作相應的角度調整,達到理想位置後鬆開按鈕,使微型電機停止轉動,腿部擱板和背部靠板固定在相應的位置,在無電或斷電狀況下,只要卸下聯軸器,並在絲杆另一端接上手柄,順時針或逆時針搖動手柄,同樣可完成電動狀態下的操作過程。
權利要求一種醫用康復床,它是由床架1、腿部擱板2、床框3、背部靠板4組成,其特徵在於用螺釘固定在床架1上的電源控制箱8,通過導線與開關控制器6連接;微型電機7用螺釘直接與高效減速器9聯成一體,構成動力傳動系統,並用螺釘固定安裝在支承架10上;動力傳動系統的輸出端通過聯軸器11鑲套連接於絲杆13;絲杆13套接在軸承支架14的軸承內圈中;支承架10和軸承支架14用螺釘固定在床框3上,使動力傳動系統的輸出軸、絲杆與床框呈平行狀態;配合在絲杆13間的絲母12與連杆5的一端鉸接,連杆5的另一端與腿部擱板2或背部靠板4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醫療衛生保健裝置,是病人治療;康復的醫用病床。該裝置主要由開關控制器、微型電機、電源控制箱、高效減速器、聯軸器、絲杆、遙控開關等組成。當病人或護理人員需改變其某一躺臥姿勢時,只需按上開關控制器或遙控開關器上的按鈕,即可改變床位某一部位的位置到任意角度或高度,直到能感到滿意為止。在無電或斷電狀況下,只要卸下聯軸器,接上手柄,同樣可達到隨意改變病人躺臥姿勢的目的。本實用新型結構緊湊、操作方便、安全可靠、功能齊全、適用性廣、噪音小、造價低,有廣泛的市場前景和社會效益。
文檔編號A61G7/05GK2067146SQ9020731
公開日1990年12月12日 申請日期1990年6月7日 優先權日1990年6月7日
發明者張福清, 鮑瑞華, 陳畢福 申請人:上海工業大學, 上海華豐鐵床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