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於治療疝氣的中藥的製作方法
2023-04-26 16:29:56 2
一種用於治療疝氣的中藥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用於治療疝氣的中藥,是由下列藥物製備而成的:當歸、茯苓、枸杞子、肉桂、烏藥、小茴香、檳榔、佛手、吳茱萸、香附、荔枝核、黃芪、乾薑,將上述藥物第一劑加水700毫升煎至200毫升,第二劑加水500毫升煎至200毫升,每日兩次,早晚空服。
【專利說明】一種用於治療疝氣的中藥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特別是涉及一種用於治療疝氣的中藥。
【背景技術】:
[0002]疝氣俗稱「小腸氣」,一般泛指腔體內容物向外突出的病症。可因部位不同而分多種類型,常見有腹股溝疝、股疝和小兒臍疝等。其發病多與肝經有關,故有「諸疝皆屬於肝」之說。本病多以氣痛為病症。主要臨床表現為陣發性腹痛、噁心、嘔吐、局部隆起或陰囊墜脹,連及小腹,有囊狀腫物,或臍部凸起。站立或咳嗽時可觸及腫物有衝擊感,平臥及縮小或消失等。
[0003]臨床上治療!氣極為棘手,因為人們一般常自己用毛巾熱敷患處或西藥輸液,有時並不對症,使用起來沒有明顯效果。
【發明內容】
:
[0004]本發明是一種見效快、療效好、服用方便、無副作用,且不反彈的中藥製劑。
[0005]本發明的藥物是由以下重量的藥物製成的:
[0006]當歸15克茯苓15克枸杞子15克肉桂10克烏藥10克小茴香10克檳榔18克佛手18克吳茱萸10克香附10克荔枝核10克黃芪15克乾薑10克
[0007]可以將上述藥物製成藥劑學上的任何一種內服劑型,本發明優選的劑型是湯劑。
[0008]本發明的藥物的具體製備方法是將上述藥物第一劑加水700毫升煎至200毫升,第二劑加水500毫升煎至200毫升。
[0009]使用方法是將煎好的湯劑口服,每日兩次,早晚空服。
[0010]中醫認為:疝氣應以疏肝理氣、溫經散寒、補腎益肝、補血提氣為治療原則。本發明方中檳榔、佛手、荔枝核、香附、烏藥疏肝理氣;肉桂、小茴香、吳茱萸、乾薑溫經散寒;枸杞子、黃芪、當歸、茯苓補腎益肝、補血提氣;上述藥物配伍使用,協同作用,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
[0011]本發明的藥物療效好,無副作用,對疝氣有很好的療效。
[0012]為進一步證明本發明的藥物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選擇100位患者進行觀察。100例患者中,腹股溝疝38例,股疝32例,小兒臍疝30例,全部使用本發明藥物進行治療,每日兩次,早晚空服。
[0013]療效標準:顯效:陣發性腹痛、噁心、嘔吐、局部隆起或陰囊墜脹症狀消失。有效:陣發性腹痛、噁心、嘔吐、局部隆起或陰囊墜脹症狀減輕或消失。無效:病情無明顯變化。 [0014]表1治療後療效統計結果
[0015]
【權利要求】
1.一種用於治療疝氣的中藥,是由以下列重量的藥物製成的: 當歸15克茯苓15克枸杞子15克肉桂10克烏藥10克小茴香10克檳榔18克佛手18克吳茱萸10克香附10克荔枝核10克黃芪15克乾薑10克。
2.根據 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用於治療疝氣的中藥,其特徵是將所述藥物混合後煎成湯劑口服。
【文檔編號】A61P43/00GK104027779SQ201410294741
【公開日】2014年9月10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18日 優先權日:2014年1月18日
【發明者】劉斌勝 申請人:劉斌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