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風帽式沸騰流化集成返料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4-26 12:02:31

本實用新型屬於鍋爐返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風帽式沸騰流化集成返料系統。
背景技術:
循環流化床鍋爐技術是近幾十年來迅速發展的一項高效、低汙染、清潔燃燒技術。循環流化床鍋爐具有燃料適應範圍廣、爐內脫硫效率高、氮氧化物排放量小、燃燒效率高、負荷調節比大及灰渣可綜合利用等優點,在電站鍋爐、工業鍋爐等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
在循環流化床中,被分離下來的固體物料必須通過返料機構送回床內。返料機構還應對返回的物料量進行靈活的調節,但由於返料機構中的溫度很高,容易產生結焦、堵塞、卡死、轉動不靈活等現象,並且也會產生嚴重的磨損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回料穩定、故障率小、可靠性高的風帽式沸騰流化集成返料系統。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風帽式沸騰流化集成返料系統,包括返料集成裝置和位於返料集成裝置上方的返料通道,返料集成裝置包括返料箱和風道,返料箱內設置有風箱,風箱通過風管與風道相連通,風箱頂部間隔設置有多排風帽,各個風帽均與風箱相連通,返料通道設置在返料箱頂部並與返料箱相連通,返料通道包括左膜式壁和右膜式壁,返料通道的出口正對風帽。
所述左膜式壁和右膜式壁均包括自下而上依次連接的下降段、彎折段和弧形段,左膜式壁和右膜式壁的弧形段相對設置並圍成圓筒狀,左膜式壁和右膜式壁的弧形段頂部為返料通道的進口。
右膜式壁的彎折段長度大於左膜式壁的彎折段長度。
所述風帽包括呈一體結構的風帽頭和風帽體,風帽頭呈球狀結構,風帽體呈杆狀結構,風帽內沿其軸向開設有進風孔,進風孔向上延伸至風帽頭內,進風孔下端與風箱相連通,風帽頭側部沿圓周方向間隔開設有出風孔,出風孔向內與進風孔上部相連通。
各個出風孔均傾斜設置,出風孔與進風孔相連的一端為進口,出風孔的出口低於出風孔的進口。
風管與風道連接的一端設置有控制閥。
採用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點:
1、本實用新型的返料通道採用左膜式壁和右膜式壁構成,使得返料所攜帶的部分熱能被左膜式壁和右膜式壁吸收,避免返料在返料通道內結焦堵塞返料通道,提高了鍋爐的熱效率;返料集成裝置實現了返料的沸騰流化狀態,回料穩定。
2、左膜式壁和右膜式壁均分為弧形段、彎折段和下降段,返料在進入返料通道內後依次經弧形段、彎折段和下降段進入返料箱內,使得返料充分與左膜式壁和右膜式壁接觸,從而將返料所攜帶的熱量吸收,另一方面使得返料進入返料箱之前得到一個緩衝作用,在返料集成裝置的作用下更為均勻流暢的返回至爐膛內。
3、風帽由一體結構的風帽頭和風帽體構成,結構穩固,來自風道內的高壓風經風帽內的進風孔和出風孔噴出,形成高壓流化風,各個出風孔均傾斜設置,使得風力均勻穩定,從而將進入返料箱內的返料帶入爐膛內。
4、風管上設置有控制閥,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控制來自風道的風力大小,從而控制返料量。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A處的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風帽式沸騰流化集成返料系統,包括返料集成裝置和位於返料集成裝置上方的返料通道1,返料集成裝置包括返料箱2和風道3,返料箱2內設置有風箱4,風箱4通過風管5與風道3相連通,風箱4頂部間隔設置有多排風帽6,各個風帽6均與風箱4相連通,返料通道1設置在返料箱2頂部並與返料箱2相連通,返料通道1包括左膜式壁和右膜式壁,返料通道1的出口正對風帽6。
所述左膜式壁和右膜式壁均包括自下而上依次連接的下降段7、彎折段8和弧形段9,左膜式壁和右膜式壁的弧形段9相對設置並圍成圓筒狀,左膜式壁和右膜式壁的弧形段9頂部為返料通道1的進口。
右膜式壁的彎折段8長度大於左膜式壁的彎折段8長度。
所述風帽6包括呈一體結構的風帽頭10和風帽體11,風帽頭10呈球狀結構,風帽體11呈杆狀結構,風帽6內沿其軸向開設有進風孔12,進風孔12向上延伸至風帽頭10內,進風孔12下端與風箱4相連通,風帽頭10側部沿圓周方向間隔開設有出風孔13,出風孔13向內與進風孔12上部相連通。
各個出風孔13均傾斜設置,出風孔13與進風孔12相連的一端為進口,出風孔13的出口低於出風孔13的進口。
風管5與風道3連接的一端設置有控制閥14。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為:煙氣中的物料細粉顆粒經過分離器,在氣動力作用下進行分離,分離出的物料落入返料通道1內,依次經過左膜式壁和右膜式壁的弧形段9、彎折段8及下降段7進入到返料箱2內,物料所攜帶的部分熱能被左膜式壁和右膜式壁吸收,提高了鍋爐的熱效率,同時來自風道3內的高壓風經風管5輸送到風箱4內,經風帽6內的進風孔12和出風孔13向外噴出,形成高壓流化風,進入返料箱2內的物料在高壓流化風的作用下重新流入到爐膛內。
本實施例並非對本實用新型的形狀、材料、結構等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屬於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