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環形出水智能節水水龍頭的製作方法
2023-04-27 00:02:36 2
專利名稱:一種環形出水智能節水水龍頭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水龍頭,特別涉及一種環形出水智能節水水龍頭。
背景技術:
我國是一個乾旱缺水嚴重的國家,人均淡水資源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在世界上名列110位,是全球人均水資源最貧乏的國家之一,但是國內節能水龍頭節水效果並不明顯,傳統水龍頭的出水方式是呈水柱流出,水流量大且不可控制,以至於開啟與關閉時,都會造成大量水的流失。普通帶發泡器的節水水龍頭能較快地開啟與關閉,水流量也較傳統水龍頭的要小,節水量比傳統水龍頭高,而自動感應水龍頭通過傳感器模塊感應並開啟電磁閥,能夠更加快速地開啟與關閉,有效避免水的流失。目前,市面上按照水龍頭的出水方式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傳統水龍頭是呈水柱流出,水流量巨大,在洗手時水資源浪費非常嚴重,大部分的水沒有接觸到皮膚就白白流掉了 ;第二類泡沫水龍頭利用水泡出水的原理,水龍頭出水口配有不鏽鋼網罩,放出的水呈柔性泡沫狀,但不能夠全方位的衝洗;第三類開關式將開關分檔,以強弱檔來調節出水量,達到不同節水的目的,但是不能實現智能化和快速開啟以及關閉的功能。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與不足,提供一種環形出水智能節水水龍頭,本實用新型的水龍頭能夠實現360度水流定向衝洗,衝洗面積和衝刷效果好,並且能夠自動控制水流量及快速地開啟與關閉水龍頭,大大節約用水量。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一種環形出水智能節水水龍頭,包括進水管、出水管、第一導水管、第二導水管、第一電磁閥、第二電磁閥,紅外感應模塊、報警器和微控制器,所述報警器以及紅外感應模塊分別與微控制器連接,所述第一電磁閥、第二電磁閥通過電機驅動模塊與微控制器連接,所述進水管與出水管之間通過第一導水管和第二導水管連通,所述第一電磁閥和第二電磁閥分別設置在第一導水管和第一導水管上,所述出水管為環形結構,所述出水管表面設置有多個噴水口。優選的,所述噴水口的直徑為0.3mm。優選的,所述水龍頭還包括有水力發電機、充電模塊和電池,所述水力發電機設置在進水管中,所述水力發電機通過充電模塊和電池連接,所述電池分別與微控制器、報警器以及紅外感應模塊連接。優選的,所述第一電磁閥和第二電磁閥為脈衝電磁閥。優選的,還包括第三導水管和第一閥門,所述進水管還通過第三導水管與出水管連通,所述第一閥門設置在所述第三導水管上。優選的,所述進水管上設置有第二閥門。優選的,所述水龍頭還包括用於測量用水量的水錶。優選的,所述微控制器為單片機。[0013]本實用新型相對於現有技術具有如下的優點及效果:(I)本實用新型的出水管為一個環形結構,環形出水管表面上設置有多個噴水口,水流通過環形出水管表面的噴水口後,構造一個錐面水流,需要洗涮的物品放入錐面水流內,能接收到360度水流定向有效的衝洗,在有限的水量下提高了水龍頭的衝洗面積及衝刷效果,從而達到高效、省時和節水的目的。本實用新型的進水管和出水管之間設置有兩根導水管,通過微控制器控制兩根導水管上電磁閥的工作狀態,從而通過雙電磁閥控制水龍頭的水流量,另外通過紅外感應模塊來控制水龍頭開啟和關閉時間,能夠更加快速地開啟與關閉水龍頭,有效地避免水資源的浪費,紅外感應水龍頭無需人體直接接觸,有效防止細菌交叉感染。(2)本實用新型通過在出水管表面設置的多個噴水口來提高水流流出的噴射速度和力度,從而進一步提聞衝洗的效率。(3)本實用新型的進水管上設置有水力發電機,當有水進入進水管時,水力發電機開始工作,並且將其轉換成的電能通過充電模塊給電池充電,因此本實用新型的水龍頭無需額外供電,所需要的用電通過自身所攜帶的水力發電機即可實現,節約了電能。(4)本實用新型在進水管和出水管之間還設置有一個備用的第三導水管和第一閥門,當水龍頭微處理器、電磁閥或紅外感應模塊出現問題,導致電磁閥不能正常開啟時,可以通過開啟第三導水管上的第一閥門進行緊急供水,給用戶帶來極大的方便。在水龍頭的進水管上也設置有一個第二閥門,防止出現電磁閥失靈不能關閉而導致水資源浪費的情況。
圖1是本實用新型水龍頭的結構俯視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水龍頭的結構主視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水龍頭的結構左視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水龍頭中微處理器控制原理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及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不限於此。實施例如圖1至3所示,本實用新型一種環形智能節水水龍頭,包括進水管8,出水管1、第一導水管9、第二導水管10、第一電磁閥3、第二電磁閥4,紅外感應模塊2、報警器和微控制器12,報警器以及紅外感應模塊2分別與微控制器12連接,第一電磁閥3、第二電磁閥4通過電機驅動模塊與微控制器12連接,進水管8與出水管I之間通過第一導水管9和第二導水管10連通,第一電磁閥3和第二電磁閥4分別設置在第一導水管9和第二導水管上
10,出水管I為環形結構,在出水管I表面設置有24個直徑為0.3mm噴水口 13,水流通過環形出水管I表面的噴水口後,構造一個錐面水流,需要洗涮的物品放入錐面水流內,能接受至IJ 360度水流定向有效的衝洗。其中出水管表面上的噴水口個數可以按照實際需要進行設置。[0025]水龍頭上還設置有用於測量用水量的水錶。進水管8和出水管I之間還設置有第三導水管11,第三導水管11上設置有第一閥門5。當本實施例的微處理器、電磁閥或紅外感應模塊出現問題,導致電磁閥不能正常開啟時,可以通過開啟第三導水管11上的第一閥門5進行緊急供水。水龍頭的進水管上還設置有第二閥門6,當第一電磁閥3、第二電磁閥4失靈不能關閉時,可以通過第二閥6門來阻止進水管8進水,防止因電磁閥不能關閉導致水資源浪費的現象。其中本實施例採用單片機STC12LE5402AD作為微控制器。第一電磁閥3、第二電磁閥4為脈衝電磁閥,其脈衝寬度大於25ms即可實現開啟和關閉,因此能夠快速開啟電磁閥。本實施例的水龍頭還包括有水力發電機7、充電模塊和電池,水力發電機設置在進水管8上,如圖4所示,水力發電機7通過充電模塊和電池連接,電池分別與微控制器12、報警器以及紅外感應模塊2連接,為微控制器、報警器以及紅外感應模塊2供電。當進水管有水流入時,水流推動水利發電機7發電,水力發電機7將其轉換成的電能通過充電模塊給電池充電,因此本實施例的水龍頭無需額外供電,所需要的供電通過自身所攜帶的水力發電機7即可實現,大大延長了電池的使用壽命,減少了用電量。當紅外感應模塊2感應到反饋信號時,由微控制器12控制第一電磁閥3開啟,小流量低壓水從環形出水管I表面的各個噴水口 13噴出,方便塗抹洗手液。3秒後若紅外感應模塊2 —直反饋信號,則微控制器控制第二電磁閥4開啟,大流量高壓水從環形出水管I表面的噴水口 13噴出,達到強有力的衝刷效果。微控制器12判斷第一電磁閥3開啟時間是否超過30秒,若超過30秒則控制報警器報警,提醒並關閉第一電磁閥3和第二電磁閥4。上述實施例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並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實質與原理下所作的改變、修飾、替代、組合、簡化,均應為等效的置換方式,都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環形出水智能節水水龍頭,其特徵在於,包括進水管、出水管、第一導水管、第二導水管、第一電磁閥、第二電磁閥,紅外感應模塊、報警器和微控制器,所述報警器以及紅外感應模塊分別與微控制器連接,所述第一電磁閥、第二電磁閥通過電機驅動模塊與微控制器連接,所述進水管與出水管之間通過第一導水管和第二導水管連通,所述第一電磁閥和第二電磁閥分別設置在第一導水管和第一導水管上,所述出水管為環形結構,所述出水管表面上設置有多個噴水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環形出水智能節水水龍頭,其特徵在於,所述噴水口的直徑為0.3臟。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環形出水智能節水水龍頭,其特徵在於,還包括有水力發電機、充電模塊和電池,所述水力發電機設置在進水管上,所述水力發電機通過充電模塊和電池連接,所述電池分別與微控制器、報警器以及紅外感應模塊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環形出水智能節水水龍頭,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電磁閥和第二電磁閥為脈衝電磁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環形出水智能節水水龍頭,其特徵在於,還包括第三導水管和第一閥門,所述進水管還通過第三導水管與出水管連通,所述第一閥門設置在所述第三導水管上。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環形出水智能節水水龍頭,其特徵在於,所述進水管上設置有第二閥門。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環形出水智能節水水龍頭,其特徵在於,還包括用於測量用水量的水錶。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環形出水智能節水水龍頭,其特徵在於,所述微控制器為單片機。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環形出水智能節水水龍頭,包括進水管、出水管、第一導水管、第二導水管、第一電磁閥、第二電磁閥,紅外感應模塊、報警器和微控制器,報警器以及紅外感應模塊分別與微控制器連接,第一電磁閥、第二電磁閥通過電機驅動模塊與微控制器連接,進水管與出水管之間通過第一導水管和第二導水管連通,第一電磁閥和第二電磁閥分別設置在第一導水管和第一導水管上,出水管為環形結構且表面上設置有多個噴水口。通過本實用新型的水龍頭實現對物品進行360度水流定向有效的衝洗,在有限的水量下提高水衝洗面積及衝刷效果,並且本實用新型的水龍頭能夠自動控制水流量及快速地開啟與關閉水龍頭,具有高效、省時和節水等優點。
文檔編號F16K31/60GK202972174SQ20122061820
公開日2013年6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20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20日
發明者王衛星, 胡思健, 鍾文進, 李健輝, 陳肯鎮 申請人:華南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