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材整體淬火冷卻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4-26 19:54:31 3
專利名稱:棒材整體淬火冷卻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棒材整體淬火冷卻裝置,尤其涉及該棒材整體淬火冷卻裝置中冷 卻機構。
背景技術:
由圖1可見現有技術中的棒材整體淬火冷卻裝置包括水槽3下有兩排滾輪4用 以帶動棒材在水槽內作自轉滾動,水槽3的下部有冷卻水進水管道7,上部有退水管道6,同 時有水泵8將水通過退水管道6送至冷卻塔1,經冷卻塔1冷卻的水由水箱5的進水管道 7通過控水閥10輸送至水槽3,從而實現水的循環。進水管道7上有控水閥10,進水管道 中和水槽內裝有溫度計9,水循環的水流量可以通過控水閥加以控制,而水溫可由溫度計讀 取。當棒材經加熱後,經撥料器2撥入水槽,伴隨滾輪帶動的滾動,同時不斷攪動冷卻水槽 中的水,以使其冷卻均勻。但是上述結構存在如下的問題控制水槽內各處水溫的均勻性受到各方面因素的 影響,從現實角度來說是很難實現,往往出現水溫有較大的差異,從而使棒材的冷卻不均, 以致形成較大的內應力,使棒材產生明顯的彎曲,對生產和質量都造成嚴重的影響。
發明內容
本發明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了一種棒材整體淬火冷卻裝置,旨在解決上述 的問題。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本發明包括冷卻塔;在冷卻塔的下方安置一個與其相通的水箱;還包括一個水 槽;所述的水槽的下部通過一根退水管道與冷卻塔相連;在退水管道上安置一個水泵;在 水槽的上部安置一根進水管道與水箱相接;一個冷卻機構安置在水槽內;所述的冷卻機構 包括至少二個噴水環;噴水環通過控水閥與進水管道相連;所述的噴水環的上部是與控水 閥相連的不鏽鋼管,噴水環的下部為噴淋圓管;噴淋圓管和不鏽鋼管通過焊接相連;在噴 淋圓管的內壁和外壁之間有一層勻壓板;噴淋圓管內側的形狀為內錐面;內錐面的底部為 一平面;內錐面上有均勻分布的小孔噴嘴。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由於噴射的噴水束流量沿棒材環向分布, 使棒材冷卻均勻,得到良好的直線度;同時能夠較好的衝刷掉位於棒材表面的鐵屑及氧化 皮等,淨化表面,效果良好。
圖1是現有技術中的棒材整體淬火冷卻裝置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發明結構示意圖;圖3是圖2中冷卻機構結構示意圖;圖4A是圖3中噴水環立體圖4B圖4A側視剖面圖;圖4C是圖4A正面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描述由圖2、圖3、圖4A、圖4B、圖4C可見本發明包括冷卻塔1 ;在冷卻塔1的下方安 置一個與其相通的水箱5 ;還包括一個水槽3 ;所述的水槽3的下部通過一根退水管道60 與冷卻塔1相連;在退水管道60上安置一個水泵80 ;在水槽3的上部安置一根進水管道70 與水箱5相接;一個冷卻機構安置在水槽3內;所述的冷卻機構包括至少二個噴水環11 ;噴 水環11通過控水閥100與進水管道70相連;所述的噴水環11的上部是與控水閥100相連 的不鏽鋼管14,噴水環11的下部為噴淋圓管15 ;噴淋圓管15和不鏽鋼管14通過焊接相 連;在噴淋圓管15的內壁和外壁之間有一層勻壓板16 ;噴淋圓管15內側的形狀為內錐面 151 ;內錐面151的底部為一平面152 ;內錐面151上有均勻分布的小孔噴嘴17 ;在所述的進水管道70上還安裝有水壓儀13、溫度計90以及Y型過濾器12 ;所述的噴水環11為3個,3個噴水環中心位於同一直線,保持等距。為了實現棒材經整體淬火後具有更為理想的組織和良好的機械性能及直線度,本 發明提供小孔多分布噴水淋環能使噴射的噴水束流量沿棒材環向分布均勻,使通過噴水環 的棒材冷卻均勻,得到良好的直線度,同時能夠較好的衝刷掉位於棒材表面的鐵屑及氧化 皮等,淨化表面,效果良好。本發明中冷卻水由噴水環噴出對棒材實施淬火,同時水淬火後流入水槽,再由水 槽流出經水泵輸送至冷卻塔,水由冷卻塔實施冷卻後由水箱出水管道上安裝的水泵輸送至 噴水環,實現水的循環。其中噴水環進水管道由控水閥控制水流量,同時其上安裝有水壓儀 和溫度計,可測定水壓和溫度。本發明中的噴水環其整體結構上部為不鏽鋼管,下部為銅製噴水圓管,兩者通過 焊接相連。噴水圓管內壁和外壁之間有一層勻壓板,用於均勻水壓,上底面為平面+圓錐 面,下底面為平面,其內錐面上有均勻分布的小孔噴嘴。通過噴嘴在噴水環內側面的高分布 密度、小的噴嘴直徑以及同時提供德環內勻壓板,實現水從噴水口噴出時水流量的趨於一 致,即噴水流量沿淬火棒材的環向均勻分布。經加熱爐加熱後的棒材通過噴水環的噴水區 時可實現均勻的冷卻,得到組織和直線度都較好的淬火效果;同時噴水也具有清洗棒材表 面的作用。硬度試驗結果
權利要求
1.一種棒材整體淬火冷卻裝置,包括冷卻塔;在冷卻塔的下方安置一個與其相通的 水箱;還包括一個水槽;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水槽的下部通過一根退水管道與冷卻塔相 連;在退水管道上安置一個水泵;在水槽的上部安置一根進水管道與水箱相接;一個冷卻 機構安置在水槽內;所述的冷卻機構包括至少二個噴水環;噴水環通過控水閥與進水管道 相連;所述的噴水環的上部是與控水閥相連的不鏽鋼管,噴水環的下部為噴淋圓管;噴淋 圓管和不鏽鋼管通過焊接相連;在噴淋圓管的內壁和外壁之間有一層勻壓板;噴淋圓管內 側的形狀為內錐面;內錐面的底部為一平面;內錐面上有均勻分布的小孔噴嘴。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棒材整體淬火冷卻裝置,其特徵在於在所述的進水管道上 還安裝有水壓儀、溫度計以及Y型過濾器。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棒材整體淬火冷卻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噴水環為3 個,3個噴水環中心位於同一直線,保持等距。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棒材整體淬火冷卻裝置,包括冷卻塔;在冷卻塔的下方安置一個與其相通的水箱;還包括一個水槽;水槽的下部通過一根退水管道與冷卻塔相連;在退水管道上安置一個水泵;在水槽的上部安置一根進水管道與水箱相接;一個冷卻機構安置在水槽內;冷卻機構包括至少二個噴水環;噴水環通過控水閥與進水管道相連;噴水環的上部是與控水閥相連的不鏽鋼管,噴水環的下部為噴淋圓管;噴淋圓管和不鏽鋼管通過焊接相連;在噴淋圓管的內壁和外壁之間有一層勻壓板;噴淋圓管內側的形狀為內錐面;內錐面的底部為一平面;內錐面上有均勻分布的小孔噴嘴;由於噴射的噴水束流量沿棒材環向分布,使棒材冷卻均勻,得到良好的直線度。
文檔編號C21D1/667GK102121062SQ20101000394
公開日2011年7月13日 申請日期2010年1月8日 優先權日2010年1月8日
發明者曹憲彬, 王宗仁, 蔡向東, 邵康 申請人:上海北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