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活性炭生產中尾氣處理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4-26 22:13:56 1

本發明涉及活性炭生產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活性炭生產中尾氣處理裝置。
背景技術:
在生產活性炭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有害氣體,直接將這些尾氣排放到大氣中,會嚴重汙染環境。為了環保,現有的工廠採用噴淋法或將尾氣通入淨化液內來淨化尾氣。採用噴淋法,只有部分氣體能接觸到淨化液,淨化效率較低。將尾氣通入淨化液內,氣體在淨化液內會沿著特定的路線流動,導致有些部位的淨化液利用率分布不均;此外,氣體在淨化液內會形成氣包,氣包中部的氣體無法接觸到淨化液,從而得不到充分的淨化。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活性炭生產中尾氣處理裝置,旨在解決現有技術中淨化液對活性炭生產中尾氣吸收效率低的問題。
為了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一種活性炭生產中尾氣處理裝置,包括外殼、內核和引風機,內核的上部與外殼的上部通過環形板連接。
內核與外殼之間形成環形腔,外殼的側壁上設有兩個與環形腔相通的進氣管,兩個進氣管分別設置在外殼的相對兩側,兩個進氣管均朝向環形腔的環繞方向,兩個進氣管的朝向相反;引風機通過兩個進氣管將尾氣吹入到環形腔內。
外殼上設有與環形腔相通的進水管,外殼上設有與環形腔相通的出水管;環形板上設有出氣孔。
進一步,外殼上設有電機,電機帶動內核相對外殼旋轉,內核的旋轉方向與進氣管吹出的氣流方向相反;方便淨化液循環,從而淨化液與尾氣充分接觸。
進一步,所述內核的外側壁上設有撥片。有利於打碎氣泡,使淨化液與尾氣充分接觸。
進一步,內核與外殼之間的上部設有環形網,環形網將環形腔分成上下兩部分。可以阻擋淨化液的飛濺,防止淨化液從進水管內排出。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點是:本發明設有兩根進氣管,內核與外殼之間形成環形腔;兩根進氣管吹氣方向相反,當環形腔內充入淨化液後,尾氣會吹動淨化液循環流動,可以充分利用各個部位淨化液。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進氣管與外殼之間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活性炭生產中尾氣處理裝置,包括外殼1、內核2和引風機3,內核2的上部與外殼1的上部通過環形板4連接。內核2與外殼1之間形成環形腔11,外殼1的側壁上設有兩個與環形腔11相通的進氣管12,兩個進氣管12分別設置在外殼1的相對兩側,兩個進氣管12均朝向環形腔11的環繞方向,兩個進氣管12的朝向相反;引風機3通過兩個進氣管12將尾氣吹入到環形腔11內。外殼1上設有與環形腔11相通的進水管13,外殼1上設有與環形腔11相通的出水管14;環形板4上設有出氣孔41,出氣孔41設置多個。外殼1上設有電機5,電機5帶動內核2相對外殼1旋轉,內核2的旋轉方向與進氣管12吹出的氣流方向相反。內核2的外側壁上設有撥片21。內核2與外殼1之間的上部設有環形網6,環形網6將環形腔11分成上下兩部分。
工作時,尾氣在引風機3的作用下從兩根進氣管12進入環形腔11內;在電機5的作用下,內核2上的撥片21帶動淨化液旋轉,淨化液的旋轉方向與氣流方向相反,通過碰撞,淨化液可以與氣流充分接觸。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但本發明的技術特徵並不局限於此,任何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的領域內,所作的變化或修飾皆涵蓋在本發明的專利範圍之中。
技術特徵:
技術總結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活性炭生產中尾氣處理裝置,旨在解決現有技術中淨化液對活性炭生產中尾氣吸收效率低的問題。一種活性炭生產中尾氣處理裝置,包括外殼、內核和引風機,內核的上部與外殼的上部通過環形板連接。內核與外殼之間形成環形腔,外殼的側壁上設有兩個與環形腔相通的進氣管,兩個進氣管分別設置在外殼的相對兩側,兩個進氣管均朝向環形腔的環繞方向,兩個進氣管的朝向相反;引風機通過兩個進氣管將尾氣吹入到環形腔內。本發明設有兩根進氣管,內核與外殼之間形成環形腔;兩根進氣管吹氣方向相反,當環形腔內充入淨化液後,尾氣會吹動淨化液循環流動,可以充分利用各個部位淨化液。
技術研發人員:吳昌勇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從江縣勝達活性炭有限公司
技術研發日:2017.03.26
技術公布日:2017.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