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機具照明燈的製作方法
2023-04-27 01:15:56 1
專利名稱:抗震機具照明燈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一種用於具有強烈震動場合的照明燈具,屬於抗震照明燈具的技術領域。
目前使用的各種防震燈具大致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在燈具腔內採用減震彈簧或橡膠墊緩振。另一種是在燈具本體與機具連接間加設減振器。從使用的效果來看,第一類燈具的使用效果比較差,在振動較大的機具上使用(如礦山採礦用的採掘機)需要經常更換新燈泡。而第二類燈具中燈泡的使用周期雖比第一類燈具有所延長,但在環境惡劣的場所,其減振器易受汙染、損壞、使得其減振性能下降,影響使用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發明目的是提供一種緩衝減振性能好,且具有防汙染性能的抗震機具照明燈。
本實用新型的抗震機具照明燈主要由防護燈罩(1)、透明罩(2)、反光器(3)、燈泡(4)、燈座(5)、減振裝置(6)、變壓器(7)、觸發器(8)、外殼(9)所組成,其中反光器和燈泡都固定在燈座上,燈座固定在減振裝置上,防護網罩和透明罩固定在外殼的前端。減振裝置由阻尼器(10)、減振彈簧(11)、固定圈(12)、支架(13)所構成,其中,減振彈簧共有4隻,分別對稱地處於燈座的兩側,減振彈簧的一頭固定在固定圈上,另一頭通過「U」形板(14)和調節螺絲(15)固定在支架上。阻尼器共有兩隻分別固定在燈底的兩側,一頭固定在固定圈的邊上,另一頭固定在支架的底板上,固定圈由上下兩個對稱的中間為半圓形的鐵圈所構成,其兩端的平直部分與減振器和阻尼器相連接,燈座處於固定圈中間的圓環中。
採用本實用新型的抗震機具照明燈其優點在於,由於採用了特有的主動減振方式,將光源部分與燈具體相隔離,使光源部分通過減振裝置懸在燈具腔內,由減振彈簧控制高頻振區,由阻尼器抑制低頻振區。這樣,在使用中雖然燈具本體受到強烈的振動,但燈泡本身卻絕對不會產生共振。這種主動的減振方式與以前各種抗震燈具中採用的被動減振方式有本質的不同。因此,該燈具能有效地延長燈泡的使用壽命,能廣泛地適用在各種具有強烈振動的場合。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總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減振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2的俯視圖。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案如下防護網罩(1)採用鋼絲組成非常稀疏的網,主要是擋住較大的物體。透明罩(2)由玻璃製成,反光器(3)的後部安裝在燈座(5)上,燈泡(4)採用高壓鈉燈,也直接固定在燈座上。減振裝置主要包括減振彈簧、阻尼器、固定圈、支架。減振彈簧為拉簧,共有4隻,分別對稱地固定在燈座的兩側,每隻彈簧的一頭與固定圈相連接,另一頭接在一個「U」形板上,而「U」形板通過調節螺絲與支架的側面相連接。阻尼器採用無諧振峰隔振緩衝器,其底部與支架的底部相連接,其上部固定在固定圈兩邊的中間部分,固定圈為二個中間呈半圓形,兩邊是直邊的鐵板,該兩部分上下對稱,當上下兩部分合擾時,形成一個完整的固定圈。燈座就被固定在該固定圈中間的圓環中。支架也為鐵板製成,主要是起固定減振裝置的作用。根據以上所述,便可以製成本實用新型的抗震機具照明燈。
權利要求1.一種抗震機具照明燈,由減振裝置及燈具本體所組成,其特徵在於該照明燈由防護網罩(1)、透明罩(2)、反光器(3)、燈泡(4)、燈座(5)、減振裝置(6)、變壓器(7)、觸發器(8)、外殼(9)所組成,其中反光器(3)和燈泡(4)都固定在燈座(5)上,燈座(5)固定在減振裝置(6)上。防護網罩(1)和透明罩(2)固定在外殼(9)的前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抗震機具照明燈,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減振裝置(6)由阻尼器(10)、減振彈簧(11)、固定圈(12)、支架(13)所構成,其中減振彈簧(11)有4隻,分別對稱地處於燈座(5)的兩側,減振彈簧(11)的一頭固定在固定圈上,另一頭通過「U」形板(14)和調節螺絲(15)固定在支架(13)上,阻尼器共有2隻,分別固定在燈座的兩側,一頭固定在固定圈上,另一頭固定在支架(6)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抗震機具照明燈,其特徵在於固定圈由上下兩個對稱的中間為半圓形的鐵圈所構成,其兩端平直部分與減振器和阻尼器相連,燈座(5)處於固定圈(12)中間的圓環中。
專利摘要抗震機具照明燈是一種適用於具有強烈振動場合的照明燈,尤其適用於礦山的大型機械,如採掘上,這種照明燈由防護燈罩、透明罩、反光器、燈泡、燈座、減振裝置、變壓器和觸發器所組成。其中減振裝置由阻尼器、減振彈簧,固定圈和支架構成,減振彈簧共4隻,分別對稱地分布在燈座的兩側,阻尼器2隻,也分別對稱地固定在燈座的兩側,燈座固定在固定圈中間的圓環中,固定圈的兩側分別與減振彈簧和阻尼器相連接。
文檔編號F21V15/02GK2093957SQ9121387
公開日1992年1月22日 申請日期1991年6月10日 優先權日1991年6月10日
發明者李珍寶, 劉春明, 任克蘭, 韓林 申請人:煤炭科學研究總院南京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