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來熱水瓶的製作方法
2023-04-26 20:28:56 1
專利名稱:自來熱水瓶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的自來熱水瓶屬家庭、辦公場所用具。
現在廣泛使用的普通熱水瓶老弱病殘幼使用有時不太方便,氣壓式熱水瓶較好地解決了不動暖瓶即可壓出水的問題但其保溫性能差且瓶底水垢也易隨水流出,給飲用帶來危害。
本實用新型的自來熱水瓶其構思是將傳統的熱水瓶膽倒置,用密閉性、柔韌性好的橡膠瓶口塞取代軟木瓶口塞,瓶口塞中開有出水管、進氣管通道,進氣管用以平衡瓶膽內外氣壓差,便於瓶內熱水靠自然壓差流出。瓶口塞與水觸的一面上設有放水閥,推壓瓶殼上的聯動裝置,放水閥即可打開放水,由出水管引熱水到杯中,水垢則沉積於瓶頸四周,防止其隨水流出。
附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現結合附圖具體說明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自來熱水瓶由上瓶筒(5)與下瓶筒(10)亦即瓶筒底蓋兩大部份組成,該二部通過上、下瓶筒聯軸(15)結合為一整體。接下瓶筒聯結開關(9),上、下瓶筒即可繞聯軸(15)分離。上瓶筒內裝有倒置的保溫瓶膽(3),用彈性材料製作的下固瓶膽碗(8)緊密嵌套在瓶頸端部四周,起固定瓶膽,減緩震撞的作用。上固瓶膽圈(2)緊密壓扣在瓶膽底部,在上固瓶膽圈(2)與下固瓶膽碗(8)的上下夾持下,瓶膽(3)即可牢牢被固定在上瓶筒內。瓶口塞(7)為橡膠材料製作,其上開有裝設出水管(17)與進氣管(4)的孔道,此二管均用塑料製做。進氣管(4)的上埠與瓶膽底部留有1~2cm間隙。出水管(17)在瓶口塞中的一段類似於三通結構,其上端與出水閥(6)緊密接觸;其下端與伸縮管(12)相聯結。出水閥(6)通過金屬杆(16)與伸縮管(12)相聯結。在下瓶筒內,(11)為彈簧頂塞杆,其作用是將瓶口塞(7)緊緊頂住,使瓶口塞與瓶頸壁嚴密接觸,起阻止瓶膽內的水向下滲流的作用。彈簧頂塞杆(11)、瓶口塞(7)二者還起到了輔助固定瓶頸、減輕瓶頸對下固瓶膽碗(8)的壓力,分散應力的作用。(14)為設在下瓶筒殼體上的推板,(13)為設在下瓶筒內的錨狀連杆,輕輕推擠推板(14)即可通過連杆(13)頂起伸縮管(12),從而由金屬杆(16)打開閥門(6)放出水來。出水管(17)進氣管(4)在瓶筒外的一段隱藏於熱水瓶手把(18)下部。(1)為內藏式可伸縮熱水瓶提手,其裝設於熱水瓶上瓶筒內壁上。
加水時將熱水瓶倒置,按下瓶筒聯結開關(9)打開瓶筒底蓋(10),拔出瓶口塞(7)即可;加滿水後塞進瓶口塞(7),蓋好瓶筒底蓋(10),關鎖瓶筒聯結開關(9),此時瓶筒內的彈簧頂塞杆(11)已緊緊地頂在了瓶口塞(7)上,上、下筒體已聯結成為一個整體,再使熱水瓶倒置即可放水使用。
本實用新型的自來熱水瓶結構奇特,方便衛生實用,尤其適於老弱病殘幼使用,具有一定實用性。
權利要求1.一種自來熱水瓶,其特徵是瓶膽(3)為倒置放置,瓶口塞(7)上裝設有進氣管(4)、出水管(17)與出水閥(6)。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來熱水瓶,其特徵是瓶口塞(7)上的出水閥(6)是通過放水機構來打開經由出水管(17)放出熱水的。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家庭及辦公場所使用的一種新型熱水瓶,其由裝設在上瓶筒內的倒置瓶膽、固瓶膽碗、膽圈、進氣管、出水管、放水閥、瓶口塞、伸縮管及設置在下瓶筒內的彈簧頂塞杆、推桿和瓶殼外的推板、上下瓶筒聯軸、聯結開關等所組成,結構奇特,式樣新穎,使用方便衛生,尤其適於老弱病殘幼使用。
文檔編號A47J41/00GK2169351SQ9322070
公開日1994年6月22日 申請日期1993年7月29日 優先權日1993年7月29日
發明者王國新 申請人:王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