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金鋼線的製作方法
2023-04-27 02:19:16 2
專利名稱:一種金鋼線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線鋸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金鋼線。
背景技術:
金屬絲表面電鍍金剛石磨料製成的金鋼線是線切割技術領域使用非常普遍的線鋸材料,其切割效率高、切縫小、可同時切割多片產品,並且環保。但現有的金鋼線存在的問題是第一,金剛石顆粒粒徑單一,故較大的顆粒在使用過程中磨損後,金鋼線就不能繼續使用;第二,由於金剛石是非金屬,金屬絲是金屬,將金剛石與金屬絲結合在一起的金屬熔劑是金屬,導致金剛石與金屬絲僅僅是依賴金屬熔劑的機械結合力固定於一體的,金剛石顆粒的附著強度不高。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避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而提供一種金鋼線,其金剛石顆粒附著強度高,而且使用壽命長。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措施實現。一種金鋼線,包括鋼絲、附著於所述鋼絲的鎳固定層和金剛石顆粒,所述金剛石顆粒表面附著有鎳層。所述鎳固定層與鋼絲之間設置有鎳過渡層。所述鋼絲的直徑範圍0. 08-0. 6毫米。所述鎳過渡層的厚度為0. 4-1. 2微米。所述金剛石顆粒的粒徑範圍為0. 4-60微米。本實用新型的金鋼線在金剛石顆粒與鎳固定層之間的附著力屬同種鎳金屬原子力結合,金剛石牢固程度高,產品壽命長、鋸切能力好;使用中粒徑較大的金剛石顆粒會先被磨損或先破裂,可使粒徑較小的金剛石顆粒繼續進行切割產品,從而提高了金鋼線的使用壽命。
利用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但附圖中的內容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的橫截面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以下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實施例1本實用新型的金鋼線的一個實施例如圖1所示,包括鋼絲1、附著於所述鋼絲1的鎳固定層2和金剛石顆粒3,所述金剛石顆粒3表面附著有鎳層。所述鋼絲1的直徑為0. 08毫米。由於金剛石顆粒3的表面附著有鎳層,使金剛石顆粒3與鎳固定層2之間的附著力屬同種鎳金屬原子力結合,金剛石牢固程度高,產品壽命長、鋸切能力好。同種鎳金屬原子力結合遠遠大過鎳固定層2採用機械力將金剛石顆粒3卡接擠壓於鋼絲1表面的附著力。因此本實用新型的金鋼線的金剛石顆粒3的附著強度大,不易脫落,使用壽命長。實施例2參照圖1,本實施例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與實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鋼絲1的直徑為0. 6毫米,所述鎳固定層2與鋼絲1之間設置有鎳過渡層4,所述鎳過渡層4的厚度為 0.4微米。與實施例1類似的原理下,鎳固定層2和鎳過渡層4之間是同種金屬間的分子附著力,遠遠大於鋼絲1與鎳固定層2直接接合的作用力,因此使本實用新型的金鋼線結構穩固,使用壽命長。實施例3參照圖1,在實施例1或2的基礎上,所述鎳固定層2與鋼絲1之間設置有鎳過渡層4,所述鎳過渡層4的厚度為1. 2微米,所述金剛石顆粒3的粒徑範圍為0. 4-20微米。在同一根金鋼線上的金剛石顆粒3的粒徑有大有小,粒徑最小為0. 4微米,粒徑最大為20微米。金鋼線在切割產品過程中由於粒徑較大的金剛石顆粒3會先被磨損或先破裂,可使粒徑較小的金剛石顆粒3繼續進行切割產品,從而提高了金鋼線的使用壽命。實施例4參照圖1,在實施例1或2的基礎上,所述金剛石顆粒3的粒徑範圍為40-50微米。實施例5參照圖1,在實施例1或2的基礎上,所述金剛石顆粒3的粒徑範圍為50-60微米。最後應當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於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本實用新型保護範圍的限制,儘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實質和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金鋼線,包括鋼絲、附著於所述鋼絲的鎳固定層和金剛石顆粒,其特徵在於所述金剛石顆粒表面附著有鎳層。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金鋼線,其特徵在於所述鎳固定層與鋼絲之間設置有鎳過渡層。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金鋼線,其特徵在於所述鋼絲的直徑範圍0.08-0. 6毫米。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金鋼線,其特徵在於所述鎳過渡層的厚度為0.4-1. 2微米。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金鋼線,其特徵在於所述金剛石顆粒的粒徑範圍為 0. 4-60 微米。
專利摘要一種金鋼線,包括鋼絲、附著於所述鋼絲的鎳固定層和金剛石顆粒,所述金剛石顆粒表面附著有鎳層。所述鎳固定層與鋼絲之間設置有鎳過渡層。所述鋼絲的直徑範圍0.08-0.6毫米。所述鎳過渡層的厚度為0.4-1.2微米。所述金剛石顆粒的粒徑範圍為0.4-60微米。本實用新型的金鋼線在金剛石顆粒與鎳固定層之間的附著力屬同種鎳金屬原子力結合,金剛石牢固程度高,產品壽命長、鋸切能力好;使用中粒徑較大的金剛石顆粒會先被磨損或先破裂,可使粒徑較小的金剛石顆粒繼續進行切割產品,從而提高了金鋼線的使用壽命。
文檔編號B23D61/18GK202097468SQ20112013377
公開日2012年1月4日 申請日期2011年4月29日 優先權日2011年4月29日
發明者薛旺 申請人:貝卡爾特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