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凸人造革的製作方法
2023-04-27 02:08:31 2
專利名稱:凹凸人造革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面料,屬於面料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生產的面料結構單一,立體感差,滿足不了人們的需要。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立體感強的凹凸人造革。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凹凸人造革,包括面料本體,所述面料本體的上表面設有膠層和人造革層,所述人造革層通過膠層與面料本體固定,所述人造革層上設有若干個凹稜、凸稜和平臺,所述凹稜和凸稜相鄰,並且凹稜在左側、凸稜在右側,所述平臺在凹稜的左側和凸稜的右側,所述凹稜和凸稜呈弧形,並且首尾連接呈長葉片狀,所述凹稜、凸稜和平臺連接為一整體。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凹稜、凸稜和平臺不同的高低結構增強了凹凸人造革的立體感,同時凹稜、凸稜構成的形狀增添了凹凸人造革的藝術氣息。
圖I為本發明凹凸人造革的平面示意圖。圖2為圖I的A-A剖視圖。其中面料本體I、人造革層2、凹稜21、凸稜22和平臺23、膠層3。
具體實施例方式參見圖I和圖2,本發明涉及一種凹凸人造革,包括面料本體I,所述面料本體I的上上表面設有膠層3和人造革層2,所述人造革層2通過膠層3與面料本體I固定。所述人造革層2上設有若干個凹稜21、凸稜22和平臺23,所述凹稜21和凸稜22相鄰,並且凹稜21在左側、凸稜22在右側,所述平臺23在凹稜21的左側和凸稜22的右側,所述凹稜21和凸稜22呈弧形,並且首尾連接呈長葉片狀,所述凹稜21、凸稜22和平臺23連接為一整體。所述凹稜21、凸稜22壓制而成,立體感強。
權利要求
1. 一種凹凸人造革,包括面料本體(1),其特徵在於所述面料本體(I)的上表面設有膠層(3 )和人造革層(2 ),所述人造革層(2 )通過膠層(3 )與面料本體(I)固定,所述人造革層(2)上設有若干個凹稜(21)、凸稜(22)和平臺(23),所述凹稜(21)和凸稜(22)相鄰,並且凹稜(21)在左側、凸稜(22)在右側,所述平臺(23)在凹稜(21)的左側和凸稜(22)的右偵牝所述凹稜(21)和凸稜(22)呈弧形,並且首尾連接呈長葉片狀,所述凹稜(21)、凸稜(22)和平臺(23)連接為一整體。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凹凸人造革,它包括面料本體(1),其特徵在於所述面料本體(1)的上表面設有膠層(3)和人造革層(2),所述人造革層(2)通過膠層(3)與面料本體(1)固定,所述人造革層(2)上設有若干個凹稜(21)、凸稜(22)和平臺(23),所述凹稜(21)和凸稜(22)相鄰,並且凹稜(21)在左側、凸稜(22)在右側,所述平臺(23)在凹稜(21)的左側和凸稜(22)的右側,所述凹稜(21)和凸稜(22)呈弧形,並且首尾連接呈長葉片狀,所述凹稜(21)、凸稜(22)和平臺(23)連接為一整體。凹稜、凸稜和平臺不同的高低結構增強了凹凸人造革的立體感,同時凹稜、凸稜構成的形狀增添了凹凸人造革的藝術氣息。
文檔編號B32B5/24GK102794937SQ2011101320
公開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請日期2011年5月21日 優先權日2011年5月21日
發明者朱廣和, 王燕, 夏靜霞, 王利科, 貢正華, 趙儀祥, 趙建良, 朱耀春, 徐虎, 戴菊平, 趙小東, 殷海 申請人:趙小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