軸承鍛後表面清理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4-26 14:11:17 4

本實用新型涉及清理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軸承鍛造後的表面清理裝置。
背景技術:
汽車軸承的主要作用是承重和為輪轂的轉動提供精確引導,它既承受軸向載荷又承受徑向載荷,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零部件,現階段的軸承大多是毛培鋼製成的,在製造中軸承鍛造後需要清理後才能進行鍍漆,但是,現有的清理操作大多是由工人手動操作的,效率較低,因此,解決這一類的問題顯得尤為重要。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軸承鍛後表面清理裝置,通過設置有皮帶和圓盤支杆來帶動毛刷和清理刷進行自動化的清理,以解決現有技術清理效率低下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軸承鍛後表面清理裝置,包括有工作檯,所述工作檯上設置有左右對稱的皮帶,兩個皮帶中間為運輸通道供軸承移動,所述皮帶上設置有毛刷,所述工作檯上設置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位於運輸通道上,並在所述定位板上設置有前後對稱的升降塊以抵住軸承,所述定位板的上方設置有支架,支架上設置有垂直朝下的支杆,並在所述支杆的下端設置有清理刷。
進一步改進在於:所述支架上設置有圓盤,所述圓盤的下端設置有支杆,所述圓盤由電機帶動旋轉。
進一步改進在於:所述定位板上設置有感應器,當軸承位於定位板上時,皮帶停止運行,並由升降塊抵住軸承的前後兩側來固定住軸承。
進一步改進在於:所述皮帶上設置有水管,所述水管與毛刷相連接,所述運輸通道上設置有流水孔,所述流水孔通向位於工作檯下方的集水箱。
進一步改進在於:所述皮帶由電機控制,正方向和反方向均可移動,所述皮帶的後端設置有吹氣管。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有兩個皮帶來帶動軸承的移動,在移動過程中由皮帶上的毛刷對軸承的外表面進行清洗,並且當軸承移動到定位板時,由上方的清理刷來對軸承內孔壁進行清理,通過設置有圓盤來帶動清理刷貼附內孔壁進行清理,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清理效率高,無需手動操作清理。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其中:1-工作檯,2-皮帶,3-運輸通道,4-毛刷,5-定位板,6-升降塊,7-支架,8-支杆,9-清理刷,10-圓盤,11-感應器,12-水管,13-流水孔,14-集水箱,15-吹氣管。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加深對本實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將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述,本實施例僅用於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保護範圍的限定。
如圖1、2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軸承鍛後表面清理裝置,包括有工作檯1,所述工作檯1上設置有左右對稱的皮帶2,兩個皮帶2中間為運輸通道3供軸承移動,所述皮帶2上設置有毛刷4,所述工作檯1上設置有定位板5,所述定位板5位於運輸通道3上,並在所述定位板5上設置有前後對稱的升降塊6以抵住軸承,所述定位板5的上方設置有支架7,支架7上設置有垂直朝下的支杆8,並在所述支杆的下端設置有清理刷9。所述支架7上設置有圓盤10,所述圓盤10的下端設置有支杆8,所述圓盤由電機帶動旋轉。所述定位板5上設置有感應器11,當軸承位於定位板上時,皮帶停止運行,並由升降塊抵住軸承的前後兩側來固定住軸承。所述皮帶2上設置有水管12,所述水管12與毛刷4相連接,所述運輸通道3上設置有流水孔13,所述流水孔通向位於工作檯下方的集水箱14。所述皮帶2由電機控制,正方向和反方向均可移動,所述皮帶的後端設置有吹氣管15用來吹乾軸承上的水分。
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有兩個皮帶2來帶動軸承的移動,在移動過程中由皮帶上的毛刷4對軸承的外表面進行清洗,並且當軸承移動到定位板5時,由上方的清理刷9來對軸承內孔壁進行清理,通過設置有圓盤10來帶動清理刷貼附內孔壁進行清理,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清理效率高,無需手動操作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