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竹種建園雙效隔離方法與流程
2023-05-18 08:21:06 1

本發明涉及竹業生產和園林建設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竹種建園雙效隔離方法。
背景技術:
竹,學名Bambusoideae,為禾本科多年生木本植物。竹枝杆挺拔,亭亭玉立,婀娜多姿,四季青翠,凌霜傲雨,倍受人們喜愛,有"梅蘭竹菊"四君子之一,"梅松竹"歲寒三友之一等美稱。竹子自古以來都深受人們的喜愛。我國古今文人騷客,嗜竹詠竹者眾多,無竹不居,留下大量竹畫和詠詩。
竹類植物稈中空有節,竹葉鬱鬱蔥蔥,四季常青,頗富觀賞價值,而且具有多年生、常綠、無性繁殖容易、生命力強等諸多優點。因此,種竹為我國南方人們喜愛的林業經營方式和庭院綠化形式。在城市園林建設中,竹類植物多以竹類專類園的形式存在,這是竹種資源物種搜集和遷地保存最有效的方式,建成後便於人們去區別各種竹類植物在形態學上的微妙異同,也便於人們去領略竹類植物在自然界中的神奇演變。然而,由於竹類植物依賴地下莖繁殖,竹鞭具有頑強的生命力和伸展性,保證不同竹種相互孤立、彼此不串鞭成為建設竹類園的技術難題。目前,生產上常用的隔離方法主要包括竹種隔離法、開溝隔離法、砌築隔離法等形式。儘管這些方法可以起到一定的隔離效果,但是存在著隔離不徹底、不利於遊人行走、造價高、後期維護難度大等弊端。客觀上促使人們去尋找一種成本不高,製作簡單,又美觀實用的持久竹種隔離方法。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當前我國竹類園建設中遇到的竹種隔離技術上的難點,提供一種新型竹種建園雙效隔離方法。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竹種建園雙效隔離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開溝斷根;
步驟(2),埋設擋板;
步驟(3),架設蓋板;
步驟(4),錯縫固定;
步驟(5),整平填土。
本發明中,所述擋板為兩塊以上,每塊擋板的一端的側壁設有凹槽,另一端側壁則設有凸塊,相鄰的擋板之間通過凹槽和凸塊組合後相對固定連接。
本發明中,所述的開溝斷根為在不同竹種分界處垂直下挖隔離溝,深度為65~70cm,寬度為12~15cm,長度配合隔離需要。
本發明中,所述埋設擋板是將預先製作的擋板按序植入隔離溝中,要求擋板與擋板之間的凹槽與凸塊對接不顛倒,穩放後填土整平。
本發明中,每個擋板高度為65~70cm,厚度為10~12cm,長度為80cm,埋入隔離溝中。
本發明中,所述蓋板為兩塊以上,每個蓋板結構平板,蓋板設置在擋板上端,相鄰的擋板之間橋接有一個蓋板,蓋板通過固定裝置固定在相鄰的兩個擋板上,使得相鄰的擋板相對固定連接。
本發明中,所述蓋板中部設有條形凹槽,凹槽內均勻的分布有通孔,隔離擋板上端設有固定孔,所述通孔與所述隔離擋板的固定孔位置對應,用於固定裝置的安裝。
本發明中,所述固定裝置為膨脹螺栓,膨脹螺栓的直徑與隔離擋板固定孔以及蓋板的通孔對應,便於旋緊固定。
本發明中,每個蓋板厚度5~6cm,寬度為20~30cm,長度為40cm。
本發明中,蓋板由混凝土材料製成,孔洞率為3%,用於水份滲透。
有益效果:本發明是為適應我國竹種園建設過程中遇到的竹種竄跟、隔離困難、維護成本高的實際問題,提出一種操作簡單、分隔徹底,具有竹種隔離和人行步道雙重功效的竹種分區隔離方法。按照本發明的步驟實施竹種分區隔離,可以有效讀阻斷竹種的鞭根外竄,而且通過不同色彩的蓋板拼接,形成的隔離帶不僅樣式美觀,又利於遊人在竹林中遊賞觀光。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做更進一步的具體說明,本發明的上述或其他方面的優點將會變得更加清楚。
圖1是實施例中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蓋板結構平面圖;
圖3是隔離擋板彼此嵌合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根據下述實施例,可以更好地理解本發明。然而,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容易理解,實施例僅用於說明本發明,而不應當也不會限制權利要求書中所詳細描述的本發明。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竹種建園雙效隔離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驟:⑴開溝斷根;⑵埋設擋板;⑶架設蓋板;⑷錯縫固定;⑸填土整平。
其中,所述的隔離擋板以固定模具混凝土澆築而成的垂直板狀結構。擋板一端設計有凹槽,而另一端則設計有凸塊,便於不同擋板嵌合連接;擋板頂端設有4個圓孔,用於固定頂端蓋板。
其中,所述的開溝斷根為在不同竹種分界處垂直下挖隔離溝,深度為65~70cm,寬度為12~15cm,長度迎合隔離需要。要求石塊揀淨、遇根截斷、不偏不斜、底部整平。
其中,所述的埋設擋板是將預先製作的擋板按序植入隔離溝中,要求擋板與擋板之間的凹槽與凸塊對接,不能顛倒。穩放後填土、腳踩、整平。
其中,所述的擋板單體成品高度為65~70cm,厚度為10~12cm,長度為80㎝,埋入隔離溝中空間適中。
其中,所述的蓋板結構為混凝土透水材料,單體成品厚度5~6cm,寬度為20~30cm,長度為40㎝。混凝土材料孔洞率為3%,便於水份滲透。
其中,所述的蓋板顏色分為中國紅、富貴黃、咖啡褐、鐵鏽色四種,分別按順序間隔排列,並與隔離擋板上下錯峰拼連。
其中,所述的蓋板中部設計有條形凹槽,凹槽寬度為3~4cm,長度為25~30㎝,深度1.5~2cm,凹槽內均勻分布有圓孔,並於擋板固定孔位置對應,用於固定裝置的安裝。
其中,所述的錯縫固定裝置為膨脹螺栓,膨脹螺栓的直徑與隔離擋板固定孔對應,便於旋緊固定。
本發明還包括步驟⑹後期維護。
本發明是為了滿足新建竹園的竹種分隔需要,通過履行以上步驟,藉助擋板、蓋板和固定裝置的巧妙設計,並通過合理的結構拼接和後期維護,實現竹種建園中不同竹種的有效隔離,阻止混雜串根,不僅作到竹園的分區隔離,又可以作為賞竹步道,便於遊客在竹林間觀光遊憩。
實施例1:
如圖1、圖2、圖3所示,一種竹種建園雙效隔離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驟:⑴開溝斷根;⑵埋設擋板5;⑶架設蓋板1;⑷錯縫固定;⑸整平填土;⑹後期維護。
其中,所述的隔離擋板5以固定模具混凝土澆築而成的垂直板狀結構。擋板5一端設計有凹槽4,而另一端則設計有凸塊6,便於不同擋板嵌合連接;擋板6頂端設有4個圓孔8,用於固定頂端蓋板1。蓋板1為混凝土板狀結構,並通過固定裝置3與擋板5錯峰拼連。
其中,所述的開溝斷根為在不同竹種分界處垂直下挖隔離溝,深度為65cm,寬度為12cm,長度迎合隔離需要。要求石塊揀淨、遇根截斷、不偏不斜、底部整平。
其中,所述的埋設擋板是將預先製作的擋板5按序植入隔離溝中,要求擋板與擋板之間的凹槽4與凸塊6對接,不能顛倒。穩放後填土、腳踩、整平。擋板5的單體成品高度為65~70cm,厚度為10~12cm,長度為80㎝。
其中,所述的蓋板1結構為混凝土透水材料,單體成品厚度5~6cm,寬度為20~30cm,長度為40cm。混凝土材料固定孔率3%,便於水份滲透。
其中,所述的蓋板1顏色分為中國紅、富貴黃、咖啡褐、鐵鏽色四種,分別按順序間隔排列,並與擋板5上下錯峰拼連。
其中,所述的蓋板1中部設計有條形凹槽2,凹槽2寬度為3~4cm,長度為25~30cm,深度1.5~2cm。凹槽2內均勻分布有兩個圓孔7,並於擋板固定孔8位置對應,用於固定裝置3的安裝。
其中,所述的固定裝置3為膨脹螺栓,膨脹螺栓的直徑與隔離擋板固定孔8對應,便於旋緊固定。
所有固定完成後進行地面的填土整平作業,將挖溝出來的土壤覆於蓋板四周,並適量鎮壓,隔離工作即告完成。其中,所述的後期維護主要包括雨後的填土鎮平、少量竄跟後的清雜、除草及擋板、蓋板的檢查維護,若有損毀及時補修。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竹種建園雙效隔離方法,具體實現該技術方案的方法和途徑很多,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範圍。本實施例中未明確的各組成部分均可用現有技術加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