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防卡死斜頂機構的製作方法
2023-05-18 13:15:51 1
一種防卡死斜頂機構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防卡死斜頂機構,包括斜頂座和與其連接的斜頂本體,在所述斜頂座和斜頂本體之間還設有轉向節,轉向節包括轉軸和轉向節本體,轉向節設置在斜頂座內。本發明的斜頂機構在不增加成本的基礎上很好地解決了斜頂卡死現象;在現有技術的斜頂座與斜頂本體之間增加一轉向節及轉向軸,使得原設計中斜頂本體與斜頂座之間連接方式由剛性連接轉換成柔性連接,當模仁孔與斜頂本體之間存在斜度加工差異時,此柔性連接可自動修復這種差異,很好地避免了斜頂運動過程中的「硬碰硬」現象,從而避免斜頂卡死現象。
【專利說明】一種防卡死斜頂機構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模具,具體涉及一種帶轉向節的斜頂機構。
【背景技術】
[0002]常規斜頂機構設計方式,會因模仁內斜頂孔斜度加工誤差,斜頂本身斜度加工誤差,導致斜頂在運動過程中產生「憋死」;「卡死」;「鎖死」等現象,頻繁造成生產過程中的模具故障,煩不勝煩。
[0003]在常規設計方式下,雖然可以再優化模仁及斜頂材質,增加其表面處理,增加潤滑劑導向裝置等措施降低卡死頻率,但從另一方面增加模具加工難度、裝配難度、保養難度,會增加模具成本,而且無法從根本上消除斜頂容易卡死的頑疾。
[0004]因此,需要一種易於加工裝配,不會產生卡死現象的斜頂機構。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簡單可靠、易於加工及裝配的斜頂機構,從根本上解決斜頂卡死之頑疾,降低生產過程中的模具故障,減少停機修模頻率,為企業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
[0006]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斜頂機構,包括斜頂座和與其連接的斜頂本體,其特點在於,在所述斜頂座和斜頂本體之間還設有轉向節。
[0007]本發明的一優選技術方案,所述轉向節設置在斜頂座內的T型導槽內。
[0008]本發明的一優選技術方案,所述轉向節包括轉軸和轉向節本體,且斜頂本體一端設有預留轉軸貫通的軸孔。
[0009]本發明的一優選技術方案,所述轉向節為回形轉向節。
[0010]本發明的一優選技術方案,所述轉向節為U形轉向節。
[0011 ] 本發明的一優選技術方案,所述轉向節為分體式轉向節。
[0012]與傳統斜頂相比,本發明的斜頂機構在不增加成本的基礎上很好地解決了斜頂卡死現象;在現有技術的斜頂座與斜頂本體之間增加一轉向節及轉向軸,使得原設計中斜頂本體與斜頂座之間連接方式由剛性連接轉換成柔性連接,當模仁孔與斜頂本體之間存在斜度加工差異時,此柔性連接可自動修復這種差異,很好地避免了斜頂運動過程中的「硬碰硬」現象,從而避免斜頂卡死現象。
[0013]與傳統斜頂機構相比,本發明的斜頂機構降低了對於斜頂組件的加工精度要求,使得一些低成本加工方式依然不影響斜頂的使用效果,很好地降低了模具加工製造成本;此外,本發明的斜頂機構降低了模具故障率,停機修模頻率,提高了模具可聯繫生產性能,為企業創造良好的經濟效益。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0015]圖1為現有技術的斜頂機構。
[0016]圖2為本發明的斜頂機構一實施例組立圖。
[0017]圖3為本發明的斜頂機構一實施例3D爆炸圖
[0018]圖4A-4C為本發明的斜頂機構幾種轉向節變異方式,其中,圖4A為回形轉向節;圖4B為U形轉向節,圖4C為分體式轉向節。
[0019]I為斜頂本體,11為軸孔,2為斜頂座,3為轉向節,31為轉向節本體,32為轉軸,4為斜頂導向塊。
【具體實施方式】
[0020]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對上述方案做進一步說明。應理解,這些實施例是用於說明本發明而不限於限制本發明的範圍。實施例中採用的實施條件可以根據具體廠家的條件做進一步調整,未註明的實施條件通常為常規實驗中的條件。
[0021]如圖2和圖3所示的本發明的一種防卡死斜頂機構,包括斜頂座2和與其連接的斜頂本體1,在所述斜頂座2和斜頂本體I之間還設有轉向節3,轉向節3設置在斜頂座2的T型導槽內,轉向節3包括轉軸32和轉向節本體31,斜頂本體I 一端設有預留轉軸32貫通的軸孔11,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轉向節3為回形轉向節。
[0022]在本發明的又一優選實施例中,所述的轉向節可以根據具體生產設計需要為U形結構如圖4B所示,或者為分體式結構,如圖4C所示。本發明的斜頂機構還可以是本領域技術人員可知的其它的轉向節結構或其他相關轉向機構,在注塑模具其它脫模機構中發揮作用;且本新型的設計可制定為模具設計標準文件,為模具技術的發展新增一頁新的篇章。
[0023]本發明的斜頂機構運動機構原理為:斜頂座2固定於頂針板上並隨頂針板上下移動,斜頂本體I與模仁孔及斜頂導向塊4之間為滑動連接,斜頂本體I與轉向節3之間通過轉軸32成旋轉連接;轉向節3與斜頂座2之間通過T型導槽成滑動連接。
[0024]本發明的斜頂機構運動方式為:開模,頂針板向上移動,帶動斜頂座向上移動,(現有技術的機構,帶T形尾部的斜頂如果斜度存在誤差,將導致斜頂T型尾部在斜頂座的T形導槽內滑動受阻,斜頂卡死),但本新型的斜頂機構,轉向節3及轉軸32所組成的柔性連接將自動旋轉以修復這種斜頂差異,使得轉向節3在斜頂存在誤差的情況下依然自如地在T形導槽內滑動而不卡死;轉向節3帶動斜頂本體I沿斜頂孔及斜頂導向塊4斜向上運動,產品被頂出模具。
[0025]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徵和本發明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例的限制,上述實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範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範圍內。本發明要求保護範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同物界定。
【權利要求】
1.一種防卡死斜頂機構,包括斜頂座和與其連接的斜頂本體,其特徵在於,在所述斜頂座和斜頂本體之間還設有轉向節。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卡死斜頂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轉向節設置在斜頂座內的T型導槽內。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卡死斜頂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轉向節包括轉軸和轉向節本體,且斜頂本體一端設有預留轉軸貫通的軸孔。
4.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防卡死斜頂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轉向節為回形轉向節。
5.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防卡死斜頂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轉向節為U形轉向節。
6.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防卡死斜頂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轉向節為分體式轉向節。
【文檔編號】B29C45/40GK103978642SQ201410196092
【公開日】2014年8月13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9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9日
【發明者】樂鈺銘 申請人:蘇州樂開塑膠模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