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削液與潤滑油的分離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18 15:55:11 1

本實用新型專利屬於製造與工具機加工技術領域,涉及切削液與潤滑油的分離裝置。
背景技術:
在機械行業技術領域,隨著自動化技術發展的日新月異,數控技術得到廣泛的應用,由於工具機上沒有配備切削液與潤滑油的分離裝置,無法將混合液中的切削液與潤滑油分離,從而不能夠實現切削液的回收利用,不僅使大量資源白白浪費,而且還會由於混合液的直接排放,造成嚴重的環境汙染,危害了人們的健康,為此,特設計切削液與潤滑油的分離裝置。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的技術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重力沉降原理設計出油水分離結構,即切削液與潤滑油的分離裝置。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切削液與潤滑油的分離裝置,包括閥門、油水分離箱、油桶、油管、水箱、浮筒固定架、浮筒、吹氣裝置、隔板、出油口、切削液出口、進油口、圓錐形進水口,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油水分離箱的右上方設有出油口,左上方設有切削液出口、中間設有隔板,隔板將油水分離箱內部分成左右兩部分,且隔板在接近油水分離箱底部的位置上設有一個缺口,讓油水分離箱內的左右兩部分相互貫通;所述的油桶與油水分離箱右上方的出油口相連接;所述的閥門設於油水分離箱的左半邊,且與油水分離箱左上方的切削液出口相連接;所述的水箱內設有浮筒固定架;所述的浮筒設於浮筒固定架內;所述的吹氣裝置設於水箱的右上方;所述的圓錐形進水口設於浮筒的頂部;所述的進油口也設於浮筒的頂部側壁上;所述的圓錐形進水口底部開一通孔;所述的油管一端與圓錐形進水口底部的通孔相連接,另一端與油水分離箱的右半部分相連接。
所述的進油口設有四個,均勻的分布於浮筒頂部,且四個進油口均位於圓錐形進水口頂部。
所述的浮筒固定架正對的水箱壁上設有一塊透明窗。
所述的浮筒可在切削液和油的混合液中浮起,若浮起過多,無法讓浮筒頂部的進油口保持在油麵下,水面上,則可在浮筒底部加鐵塊。
所述的閥門為浮球閥,當切削液液面到達一定高度時,浮球閥開啟切削液出口,當切削液低於一定高度時,浮球閥關閉切削液出口。
所述的吹氣裝置包括吹氣口、管子、鼓風機,鼓風機通過管子與吹氣口相連接,其中吹氣口與水箱內的液體相平行,且吹氣口正對著浮筒頂部。
所述的水箱右下方設有一個接口。
所述的油水分離箱左下方設有一個接口。
所述的浮筒為圓柱形,且浮筒固定架也為圓柱形。
所述的油管一端與圓錐形進水口底部的通孔相連接,然後垂直向下,穿過浮筒底部再與油水分離箱的右半部分中偏下的地方相連接,且其油管在油水分離箱內的出口正對面為隔板,具體位於隔板底部缺口上方的地方,未正對著隔板底部的缺口。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通過重力沉降原理設計出油水分離結構,不僅降低油水分離的成本,提高油水分離效率,同時結構簡單,操作方便。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浮筒結構示意圖。
1.閥門;2.油水分離箱;3.油桶;4.油管;5.水箱;6.浮筒固定架;7.浮筒;8.吹氣裝置;9.隔板;10.出油口;11.切削液出口;12.進油口;13.圓錐形進水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詳細的描述,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不限於此。
如圖1、圖2所示切削液與潤滑油的分離裝置,包括閥門1、油水分離箱2、油桶3、油管4、水箱5、浮筒固定架6、浮筒7、吹氣裝置8、隔板9、出油口10、切削液出口11、進油口12、圓錐形進水口13;油水分離箱2的右上方設有出油口10,左上方設有切削液出口11、中間設有隔板9,油水分離箱2左下方設有一個接口,隔板9將油水分離箱2內部分成左右兩部分,且隔板9在接近油水分離箱2底部的位置上設有一個缺口,讓油水分離箱2內的左右兩部分相互貫通;油桶3與油水分離箱2右上方的出油口10相連接;閥門1設於油水分離箱2的左半邊,且與油水分離箱2左上方的切削液出口11相連接;閥門1為浮球閥,當切削液液面到達一定高度時,浮球閥開啟切削液出口11,當切削液低於一定高度時,浮球閥關閉切削液出口11;水箱5內設有浮筒固定架6,水箱5右下方設有一個接口,浮筒固定架6正對的水箱5壁上設有一塊透明窗;浮筒7設於浮筒固定架6內,浮筒7為圓柱形,且浮筒固定架6也為圓柱形;浮筒7可在切削液和油的混合液中浮起,若浮起過多,無法讓浮筒7頂部的進油口12保持在油麵下,水面上,則可在浮筒7底部加鐵塊;吹氣裝置8設於水箱5的右上方,吹氣裝置8包括吹氣口、管子、鼓風機,鼓風機通過管子與吹氣口相連接,其中吹氣口與水箱5內的液體相平行,且吹氣口正對著浮筒7頂部;圓錐形進水口13設於浮筒7的頂部;進油口12也設於浮筒7的頂部側壁上,且進油口12設有四個,均勻的分布於浮筒7頂部,四個進油口12均位於圓錐形進水口13頂部;圓錐形進水口13底部開一通孔;油管4一端與圓錐形進水口13底部的通孔相連接,然後垂直向下,穿過浮筒7底部再與油水分離箱2的右半部分中偏下的地方相連接,且其油管4在油水分離箱2內的出口正對面為隔板9,具體位於隔板9底部缺口上方的地方,未正對著隔板9底部的缺口。
油水分離過程:當切削液和油混合液進入水箱5後,由於切削液密度較大,切削液往下沉,油密度較小,油往上浮,然後油經過吹氣裝置8,聚集在浮筒7附近,在浮筒7頂部開4個缺口,以便進油,浮筒7可在切削液和油的混合液中浮起,若浮起過多則可在浮筒7底部加鐵塊,使浮筒7缺口在油麵下,水面上,浮筒固定架6用於限定浮筒7的自由度,使浮筒7隻能上下浮動,聚集在浮筒7邊上的油經過吹氣裝置8吹後流進浮筒7,此時流進浮筒7的液體油多,切削液少,液體經過油管4進入油水分離箱2由於切削液由於密度下沉,油上浮,油在油水分離箱2右上方聚集,而切削液則由於下沉經過隔板9進入油水分離箱2左側,當切削液液面到達某一位置時,閥門1開啟,當切削液低於某一位置時,切削液關閉,油則從出油口10進入油桶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