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提高羊草草地草產量的施肥方法與流程
2023-05-18 01:02:41 2

本發明屬於多年生根莖型禾本科牧草飼草生產技術,具體涉及採用夏秋季施用氮肥來顯著提高羊草密度進而提高羊草飼草產量的方法。
背景技術:
人類在利用草地(割草和放牧)時,土壤養分隨著草產品及畜產品的輸出被過量的帶出草地,在未得到有效補充的情況下草地土壤肥力下降,嚴重影響牧草生長,使草地生態系統受到傷害,為了維持草地的營養平衡,需要合理施肥。施肥能夠迅速補充土壤中缺少的牧草生長所需的營養元素,從而提高牧草產量,同時改善牧草品質。
羊草(leymuschinensis),屬賴草屬根莖型多年生禾草。羊草草原是歐亞大陸草原區東部特有的一個群系,分布於俄羅斯和外蒙古的東北部,以及我國東北西部和內蒙古東部。羊草作為我國東北鹽鹼化草地的建群種,具有適應性廣,耐寒、耐旱和耐鹽鹼的生態特性,不但在水土保持和生態建設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而且羊草營養價值高,適口性好,也是我國重要的優良牧草之一。多年來,由於草地生產與科研投入資金嚴重不足,草地管理技術落後,羊草草地生產力長期處於較低的水平。近年來,雖然開始重視和強調草地施肥的必要性,可見一些關於草地施肥的報導,但關於松嫩羊草草地如何科學有效的施肥,仍然不清楚。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提高羊草草地飼草的產量,而提供一種提高羊草草地草產量的施肥方法。
一種提高羊草草地草產量的施肥方法,它包括:
1)在羊草草地羊草種子完熟後1個月時間內,降雨前撒施生理中性肥料;
2)正常刈割獲羊草;
所述的生理中性肥料為尿素;
所述的撒施量為50~60kg/ha;
所述的羊草草地密度為700株/m2以下;
所述的撒施為拌土後撒施;
所述的1個月時間內無降雨時,撒施後補水。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提高羊草草地草產量的施肥方法,採用上一年度夏秋季施肥,來提高翌年多年生根莖型羊草飼草產量的方法,從而達到大幅增加羊草飼草產量的生產目的。本方法可使羊草草地密度增加100%左右,飼草產量增加150%以上,從而獲得良好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
羊草草地飼草的產量,由單位面積的株數和單株重決定,東北松嫩羊草草地飼草一般在8月上旬收穫。近年申請者團隊將羊草草地飼草生產的問題為重點的研究中發現,根莖型多年生羊草飼草的產量構成因子中的單位面積的株數,主要決定於上一年的夏秋季,而單株重決定於當年春季。在羊草草地密度較低(700株/m2)時,可通過秋季施用氮肥的方法,使翌年羊草密度達到1200株/m2以上,進而大幅提高羊草飼草的產量。
附圖說明
圖1春季和秋季施氮對羊草草產量的影響;n-0為對照,f表示秋季,s表示春季。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1、羊草草地的選擇
無論是人工羊草草地,還是天然羊草草地,應選擇中低密度的羊草草地,即密度為700株/m2以下的羊草草地。在天然草地上,應選擇雜草少,羊草純度高的羊草草地。
2、施肥種類和用量
羊草草地主要分布在土壤含nacl和na2so4等中性鹽,以及na2co3和nahco3等鹼性鹽含量較高區域,土壤呈鹼性,施用氮肥種類應選擇生理中性肥料的46%尿素為宜,避免使用生理鹼性肥料。上一年度夏季施肥量以50~60kg/ha純氮為宜。
3、施肥時間和方法
上一年度夏季施肥時間應在7月下旬種子完熟後~8月中旬的1個月時間內。在乾旱、半乾旱地區降雨較少,夏季是降雨的集中期,夏季施肥時應利用這一時期的降雨,在雨前1次性施入,如無降雨時,在施肥後立即適當人工補水。施肥方法可採用直接將化肥進行人工撒施,也可將化肥拌入一定比例的田間細土後,進行人工撒施。
4、施肥後管理
上一年度夏季施肥在7月下旬時,目前生產上還沒進行草地的刈割,施肥後可進行正常的草地刈割工作,但要注意割草、晾曬、堆垛及打包過程中機械不要過多的碾壓草地,以免造成土壤緊實和板結。上一年度夏季施肥在8月中旬時,一般草地已刈割完畢,按上述施肥方法在刈割後的草地施肥即可。
5、飼草收穫
依據羊草草地的生產情況,可在8月上旬~中旬正常收穫羊草。
實驗例
試驗所在地為吉林省長嶺縣東北師範大學野外試驗站(123°44´e,44º40´n,167masl)。該區主要土壤類型為鹽鹼化草甸土。年均氣溫6.4℃,年降雨量介於250-490mm之間,無霜期140天。試驗地為人工播種的羊草草地,密度介於600-700株/m-2之間。在日常管理中,該草地於每年的8月初齊地面刈割一次,收穫乾草。
試驗採用隨機區組設計方法,於2008-2010年進行在密度均一的地塊開展田間試驗。試驗設置夏季(8月初)和翌年春季(5月初)兩個施氮時間,每個時間下設置三個施氮水平(0kgnha–1(對照),28kgnha–1(低氮水平)and56kgnha–1(高氮水平)。試驗總計6個處理,每個處理3次重複,總計18個小區。小區面積為3m×3m,小區之間間隔0.3米,氮肥種類為含氮量為46.7%的尿素。施肥後,各個小區立即澆5kg/m2的水,以減少氮肥的損失。在不同的重複試驗年份,均設置不同的樣地以避免氮素的殘效對實驗結果的影響。
在上一年秋季施氮和當年春季施氮後,於8月初隨機的在每個小區中央選取0.5m×0.5m的樣方,在調查完樣方中總的羊草密度後,齊地面刈割,於65℃烘乾24h後,稱取乾重,並計算乾草產量。
兩年的大田試驗結果表明牧草產量顯著地受到施氮時間和施氮量的影響(p<0.01)。秋季高梯度施氮後乾草產量兩年的平均值為9642kgha-1,中梯度施氮後兩年乾草產量的平均值為7171kgha-1,分別比春季高梯度(6926kgha-1)和中梯度(5075kgha-1)施氮增產41.31%和39.21%。與不施氮(4117kgha-1)相比,秋季高梯度施氮使乾草產量增加134%。特別是在第二個試驗年份,秋季高梯度施氮(10110kgha-1)、中梯度施氮(7504kgha-1)分別使乾草產量比春季高梯度(6784kgha-1)、中梯度施氮(4808kgha-1)增產56.06%和49.02%,分別比對照(3998kgha-1)顯著地增加93%和159%(圖1)。
技術特徵:
技術總結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提高羊草草地草產量的施肥方法,採用上一年度夏秋季施肥,來提高翌年多年生根莖型羊草飼草產量的方法,從而達到大幅增加羊草飼草產量的生產目的。可使羊草草地密度增加100%左右,飼草產量增加150%以上,從而獲得良好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
技術研發人員:穆春生;王俊鋒;石玉傑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東北師範大學
技術研發日:2017.06.22
技術公布日:2017.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