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自吸離心泵組的製作方法
2023-05-17 23:05:06 1
專利名稱:微型自吸離心泵組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微型自吸離心泵組背景技術原有的自吸離心泵最小口徑為40mm,流量為6.3m3/h,揚程為20m以上,採用三相電機驅動,電機與泵用聯軸器聯接,泵體結構為整體式,泵軸用雙軸承定位,因此,自吸離心泵結構大,效率低,同時,某些場合使用因流量大、揚程高,無法滿足使用要求。微型自吸離心泵組,泵的進出口徑為16mm,流量為1.2m3/h,揚程為7m,採用直流電機驅動,電源電壓為12v,能較好地滿足一些小流量、低揚程場合下使用要求。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微型自吸離心泵組,滿足一些小流量、低揚程場合下輸油作業的要求。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來實現的渦殼8裝在泵殼9內,之間由O形圈1密封,組成自吸離心泵體,進口座10與泵體進口法蘭相連,出口座2與泵體出口法蘭相連,密封座6裝在泵體與聯接體3之間,密封座6內裝機械密封5,葉輪7直接裝在電機4軸上,通過聯接體3把泵與電機4連接起來,組成微型自吸離心泵組。當在電機4驅動下,葉輪7高速旋轉,將泵體儲液內液體與進口管路的空氣混合,形成氣液混合物,經渦殼8隔舌時被刮下,進入泵體上部的氣液分離室,經分離後的氣體從泵出排出,液體沉降在儲液室,儲液室內的液體自回流孔回流,再次參與氣液的混合,這一過程的循環進行,直至把進口管路空氣排盡,完成自吸過程,泵開始正常輸出液。因微型自吸離心泵組流量小、揚程低,技術難度大,因此,採用泵體分體式,由渦殼8與泵殼9組成,之間由O形圈1密封,葉輪7為開式結構,既解決了葉輪7的鑄造,又提高了葉輪7工作面的粗糙度、及水力性能。採用電機4與泵直聯,減少了聯接件,縮小了軸向尺寸,從而使泵結構更緊湊、體積更小、重量更輕。
採用本實用新型結構,可達到小流量、低揚程自吸離心泵的自吸目的,可廣泛用於電站輸油及小流量、低揚程場合的油料輸送。
圖1本實用新型微型自吸離心泵組圖2本實用新型微型自吸離心泵組分體式泵體結構具體實施方案圖1所示,將連接體3裝在電機4上,裝上內裝有機械密封5的密封座6,葉輪7裝在電機4軸上,整體裝入自吸離心泵體內,進口座10與泵進口法蘭相連,出口座2與泵的出口法蘭相連,組成微型自吸離心泵組。採用葉輪7直接裝在電機4伸出軸上,裝入泵體渦殼8內,葉輪7進口與泵進口相連,渦殼8出口與泵出口相連,當電機4工作時,葉輪7同步旋轉,在葉輪7離心力與泵體的共同作用下,完成氣液的混合、分離,及回流,使氣體或液體自泵進口到出口的輸送,達到自吸與正常輸液的目的。
圖2所示,渦殼8裝在泵殼9內,由O形圈1密封,渦殼出口上部為氣液分離室,渦殼出口下部為儲液室,底部開有回流孔,構成微型自吸離心泵分體式泵體。
權利要求1,一種微型自吸離心泵組,其特徵是將連接體3安裝在電機4上,裝上內裝有機械密封5的密封座6,葉輪7直接裝在電機4軸上,整體裝入自吸離心泵體內,進口座10與泵進口法蘭相連,出口座2與泵出口法蘭相連,組成微型自吸離心泵組。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自吸離心泵組,其特徵是泵體採用分體結構,由渦殼8裝在泵殼9內,之間由O形圈1密封,構成分體式泵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微型自吸離心泵組,渦殼8裝在泵殼9內,之間由O形圈1密封,組成自吸離心泵體。進口座10與泵體進口法蘭相連,出口座2與泵體出口法蘭相連,密封座6裝在泵體與聯接體3之間,密封座6內裝機械密封5,葉輪7直接裝在電機4軸上,通過聯接體3把泵與電機4連接起來,組成微型自吸離心泵組。採用電機4與泵直聯方式,減少了聯接件,縮小了軸向尺寸,從而使泵組結構更緊湊、體積更小、重量更輕。由於泵體1採用分體式結構,葉輪7為開式結構,改善了加工條件,有利於提高加工精度及水力性能。
文檔編號F04D9/02GK2747382SQ200420007820
公開日2005年12月21日 申請日期2004年3月6日 優先權日2004年3月6日
發明者陳茂慶 申請人:陳茂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