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雙定時法計數器的製作方法
2023-05-18 06:53:51 1
專利名稱:新型雙定時法計數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計數器,特別涉及一種新型雙定時法計數器。
背景技術:
計數器是流量標定設備中採集流量值的主要模塊,當前,流量計的標定多採用容 積法,其原理是計算一定時間內流過被檢流量計的流體體積(由採集的脈衝數換算得到), 並與標準容器中測得的容積相比較,從而得出標定結果。一般而言,當用流量標準裝置標定 具有脈衝輸出的流量計時,內部計數器只計算完整的脈衝信號所代表的流體流量,而不計 算殘缺方波所代表的流量,因而造成了計量誤差。當然,這一誤差通常可以通過收集更多的 脈衝數來抵消,而通常流量計單位體積所產生的脈衝數是有限的,這就意味著在有些場合, 流量標定設備的體積不得不造得很龐大,而且標定時間間隔也相對較長。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是針對現有的流量標定設備中的計數器無法測量殘缺方波的問題,提 出了一種新型雙定時法計數器,可以測得精確到2位小數的脈衝個數,無須通過採集大量 脈衝數來保證精度,因此可快速完成一次標定過程。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新型雙定時法計數器,包括CPLD可編程邏輯器、 按鍵部分、時鐘電路、整形電路、通信緩衝接口、顯示驅動、通信接口、通信緩衝接口、MCU單 片機、顯示驅動、顯示部分及指示燈、RS232以及RS485接口,CPLD可編程邏輯器的輸入端連 接按鍵部分、時鐘電路、整形電路,輸出端連接通信緩衝接口、顯示驅動、通信接口,通信緩 衝接口連接MCU單片機,顯示驅動連接顯示部分及指示燈,通信接口連接RS232以及RS485 接口。所述整形電路的輸入信號來自於從輸入接口電路信號依次經過門限選擇電路、光 電隔離電路,最後送入整形電路。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於本實用新型新型雙定時法計數器,基於CPLD和MCU 聯合實現的,配合相關功能電路,在原有的雙定時法脈衝插值式計數器基礎上提供了更強 大的功能,不僅能準確測得具有2位小數的脈衝個數,而且能在保證標定精度的前提下縮 短標定時間、縮小標定設備體積,實現簡單、性能可靠、成本低。
圖1為本實用新型雙定時法計數器結構框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雙定時法計數器通信緩衝接口電路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雙定時法計數器時鐘電路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雙定時法計數器RS232接口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雙定時法計數器RS485接口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新型雙定時法計數器結構框圖,CPLD可編程邏輯器1的輸入端連接按 鍵部分2、時鐘電路3、整形電路7,輸出端連接通信緩衝接口 8、顯示驅動10、通信接口 9,所 述通信緩衝接口 8(電路圖如2所示)連接MCU單片機11,所述顯示驅動10連接顯示部分 及指示燈12,所述通信接口 9連接RS232以及RS485接口 13。輸入接口電路4信號依次經 過門限選擇電路5、光電隔離電路6,最後送入整形電路7。本實用新型以CPLD可編程邏輯器1和MCU單片機11為核心,在其周圍依次連接 了按鍵部分2、時鐘電路3和串行通信RS232以及RS485接口電路13。其中按鍵部分2包 括4個按鍵,分別是系統復位,T1/T2切換,η/η』切換和2種門控選擇。時鐘電路如圖3, 為CPLD工作提供穩定的時序,晶振穩定度為士 lppm。RS232和RS485通信模塊如圖4、5,其 輸出的信息可供認定檢測。新型雙定時法計數器兼容多種電平的待測和門控信號;支持2種方式的門控信 號;計時長度提高到99分59秒999毫秒999微妙;未標定時測量輸入脈衝的頻率,精度為 0. lhz。
權利要求一種新型雙定時法計數器,其特徵在於,包括CPLD可編程邏輯器、按鍵部分、時鐘電路、整形電路、通信緩衝接口、顯示驅動、通信接口、通信緩衝接口、MCU單片機、顯示驅動、顯示部分及指示燈、RS232以及RS485接口,CPLD可編程邏輯器的輸入端連接按鍵部分、時鐘電路、整形電路,輸出端連接通信緩衝接口、顯示驅動、通信接口,通信緩衝接口連接MCU單片機,顯示驅動連接顯示部分及指示燈,通信接口連接RS232以及RS485接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新型雙定時法計數器,其特徵在於,所述整形電路的輸入信號 來自於從輸入接口電路信號依次經過門限選擇電路、光電隔離電路,最後送入整形電路。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雙定時法計數器,CPLD可編程邏輯器的輸入端連接按鍵部分、時鐘電路、整形電路,輸出端連接通信緩衝接口、顯示驅動、通信接口,通信緩衝接口連接MCU單片機,顯示驅動連接顯示部分及指示燈,通信接口連接RS232以及RS485接口。基於CPLD和MCU聯合實現的,配合相關功能電路,在原有的雙定時法脈衝插值式計數器基礎上提供了更強大的功能,不僅能準確測得具有2位小數的脈衝個數,而且能在保證標定精度的前提下縮短標定時間、縮小標定設備體積,實現簡單、性能可靠、成本低。
文檔編號G01F25/00GK201680883SQ20102018827
公開日2010年12月22日 申請日期2010年5月10日 優先權日2010年5月10日
發明者劉麗, 楊徵兵, 沈昱明, 王偉 申請人:上海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