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採用非導體接觸電能傳輸技術的電磁爐的製作方法
2023-05-18 02:07:56 1
專利名稱:一種採用非導體接觸電能傳輸技術的電磁爐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電磁爐,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採用非導體接觸電能傳輸技術的電磁爐。
背景技術:
目前,電磁爐一般均包含ー個開關電源,用來變換電源的電壓,供電磁爐內部的電路使用。開關電源除了控制電路以外,主要的換能裝置是ー個開關變壓器,變壓器的結構, 都是在磁芯組合而成的導磁結構上纏繞初級線圈和次級線圈製作而成。這種包含初級、次級一體式開關電源變壓器的電磁爐,必須安裝電源插座以提供電源。插座、插頭的存在,即有裸露導體觸電的可能,另外在插拔電磁爐電源插頭時,易發生火花,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因此,設計ー種不需要電源插頭插座的採用非導體接觸電能傳輸的電磁爐,是目前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為了克服現有電磁爐電源插頭和配套插座的在使用中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ー種電磁爐,該電磁爐能提供沒有觸電風險的電磁爐電源連接方法,因此擴大了可使用電磁爐的適用人群。現有電磁爐要令它開始工作,必須連接到220V市電上,很多老人尤其有意識痴呆或行動不太方便的老人,還有小孩在使用現有普通電磁爐的電源插頭時,存在較大的觸電風險,本實用新型對此問題給予了完滿的解決。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首先是利用了變壓器磁傳遞能量的原理,改變了現有電磁爐變壓器安裝結構,將初級線圈置於供電端,將次級線圈置於用電端。採用非導體接觸電能傳輸的電磁爐,包括供電端和用電端,供電端包括「[」型或「E」字形供電端磁芯以及纏繞在供電端磁芯上的初級線圈,初級線圈兩端連接交流電源。用電端包括與供電端適應的「]」型或反「E」型磁芯以及纏繞在用電端磁芯上的次級線圈,次級線圈兩端連接負載,負載就是內部的開關電源控制模塊和電磁爐其餘部件。供電端與用電端結構結合後,供電端磁芯與用電端磁芯構成近似完整的「 ロ 」字形或「日」字形磁芯,供電端磁芯與用電端磁芯構成閉合的磁力線通道,加上初級和次級線圈組合成了完整的變壓器,這樣就令改變了結構的電磁爐工作,並達到了不需要插頭插座的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種零觸電風險的電磁爐的同時,擴大了電磁爐的適用人群,簡易安全。
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A.供電端,B.用電端,I.供電端磁芯,2.用電端磁芯,3.交流電源,4.用電端電磁爐開關電源控制模塊ET-ECCDl和電磁爐其餘部件,5.螺母(磁形體),6.電磁爐與用電端連接線,7.螺絲(鐵質體),8.牆壁,9.電磁爐。供電端A和用電端B,供電端A包括「[」型或「E」字形供電端磁芯I以及纏繞在供電端磁芯I上的初級線圈和連接在初級線圈兩端的交流電源3,用電端B包括「]」型或反『 」字形用電端磁芯2以及纏繞在用電端磁芯2上的次級線圈和連接在次級線圈兩端的負載ー用電端電磁爐開關電源控制模塊4,與之連接後,供電端磁芯I與用電端磁芯2構成近似完整的「 ロ」字形或「日」字形磁芯,I與2構成閉合的磁力線通道。供電端A和用電端B之間用螺絲7和螺母5連接,其間隙趨近零。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I所示,利用變壓器磁傳遞能量的原理,改變現有電磁爐內開關電源變壓器結構,將初級線圈置於供電端,將次級線圈置於用電端,採用非導體接觸電能傳輸提供電源的電磁爐,包括供電端A和用電端B,供電端A包括「[」型或「E」字形供電端磁芯I 以及纏繞在供電端磁芯上的初級線圈和連接在初級線圈兩端的交流電源3,用電端B包括「]」型或反「E」字形用電端磁芯2以及纏繞在用電端磁芯上的次級線圈和連接在次級線圈兩端的負載ー用電端電磁爐開關電源控制模塊4以及與之連接的電磁爐9,供電端A與用電端B結合後,供電端A磁芯I與用電端B磁芯2構成近似完整的「 ロ 」字形或「日」字形磁芯,供電端磁芯與用電端磁芯構成閉合的磁力線通道。供電端A和用電端B之間用螺絲7和螺母5連接,其間隙趨近零。
權利要求1.採用非導體接觸電能傳輸技術的電磁爐,其特徵在於該音箱是利用變壓器磁傳遞能量的原理,改變現有電磁爐內開關電源變壓器結構,將初級線圈置於供電端(A),將次級線圈置於用電端(B),供電端(A)包括「[」型或「E」字形供電端磁芯(I)以及纏繞在供電端磁芯(I)上的初級線圈和連接在初級線圈兩端的交流電源(3),固定在牆壁(8)上,用電端(B)包括「]」型或反「E」字形用電端磁芯(2)以及纏繞在用電端磁芯(2)上的次級線圈和連接在次級線圈兩端的負載一用電端電磁爐開關電源控制模塊(4)以及與之連接的電磁爐和電磁爐其餘部件(9),供電端(A)與用電端(B)用螺母(5)和螺絲(7)連接結合後,供電端磁芯(I)與用電端磁芯(2 )構成近似完整的「 口 」字形或「日」字形磁芯,供電端磁芯(I)與用電端磁芯(2)構成閉合的磁力線通道。
2.根據權利要求I採用非導體接觸電能傳輸技術的電磁爐,其特徵在於供電端(A)可採用適當方法固定在牆壁上(8),供電端(A)與用電端(B)用螺母(5)和螺絲(7)連接結合,用電端(B)還包括負載為ET-ECCDl電磁爐開關電源控制模塊(4)以及與之連接的電磁爐(9)。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採用非導體接觸電能傳輸技術的電磁爐,供電端(A)與用電端(B)以非導體外殼接觸連接結合。
專利摘要一種採用非導體接觸電能傳輸技術的電磁爐,利用變壓器磁傳遞能量的原理,改變了現有電磁爐內開關電源變壓器結構,將初級線圈置於供電端,將次級線圈置於用電端,採用非導體接觸電能傳輸技術的電磁爐,包括供電端和用電端,供電端包括「[」型或「E」字形供電端磁芯以及纏繞在供電端磁芯上的初級線圈和連接在初級線圈兩端的交流電源,用電端包括「]」型或反「E」字形用電端磁芯以及纏繞在用電端磁芯上的次級線圈和連接在次級線圈兩端的負載—用電端電磁爐開關電源控制模塊和電磁爐,供電端與用電端結合後,供電端磁芯與用電端磁芯構成近似完整的「口」字形或「日」字形磁芯,供電端磁芯與用電端磁芯構成閉合的磁力線通道,這樣電磁爐開始正常的工作。
文檔編號H02J17/00GK202470139SQ20122008995
公開日2012年10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12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12日
發明者姬志剛, 姬志強, 趙林, 鄭巍 申請人:姬志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