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主風道經分離器的拋丸機的製作方法
2023-05-18 14:11:21 1
專利名稱:一種主風道經分離器的拋丸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一種主風道經分離器的拋丸機技術領域[0001]一種主風道經分離器的拋丸機,屬於鑄造設備,具體涉及清理拋光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分離器在拋丸機的分項工作中,是負責把提升機提升上去的混合物,經風幕簾的作用,分類為可循環使用的鋼丸、碎鋼丸(廢棄鋼丸)、廢沙(鑄件表面清理下來的鑄造沙),通過先入滾筒篩再入分離器裝置,可將大於鋼丸的鐵渣塊予先篩除。目前分離器上的滾筒篩要配驅動裝置,使結構複雜而龐大,其窗口長使風幕的風速不高,耗用除塵風量的1/3,還常顯得分離效果不佳,分離不淨的廢沙摻合在鋼丸中將減少拋丸量,直接影響了拋丸機的效果。發明內容[0003]針對分離器需要風速和風量的特點,才能在拋丸機中擔負四個分離的任務,可巧妙地借風分離。將原除塵器與拋丸機的主風管,經提升箱借道分離器,將由分離器直接聯通除塵器。分離器全密封,這樣滾筒篩的功能將被分離器內部斜置固定篩所代替,原滾筒篩的分離器進風口較長,造成風簾風量不足的問題將被掩蓋,更為重要的是,主風道的加入和風簾的縮短,及拋丸機的鋼丸導入管與分離器導管密封,可形成廢氣被拋丸器吸入的循環再利用,即使除塵器減小一半,還可使風簾的風速增加2-3倍,風簾風速的加大,將大大提升分離器的四分類效果,直接提高拋丸機的整體性能。[0004]一種主風道經分離器的拋丸機,由拋丸機、提升機、分離器、除塵器等部件組成,其結構特徵在於:除塵器的引風通道經分離器,入提升機的提升箱,到達拋丸機的下倉或分散入拋丸機的拋丸室。[0005]一種主風道經分離器的拋丸機,由拋丸機、提升機、分離器、除塵器等組成,其結構特徵在於:分離器設觀察口,觀察口處設門密封工作,分離器的下導管與拋丸機的導入管密封式聯接,其它導管也縮口或停機無吸力後自動卸料。
[0006]分離器在拋丸機上設置和分離器結構示意圖[0007]圖中:1、風道入口,2、絞龍,3、提升鬥,4、拋丸機下倉,5、提升箱,6、落料管,7、廢沙倉,8、廢破碎鋼丸倉,9、循環鋼丸倉,10、倉風速調節板,11、粗鐵料倉,12、斜置篩網,13、風速調節板,14、斜置板,15、觀察口門,16、除塵器引風口,17、提升機。
具體實施方式
[0008]一種主風道經分離器的拋丸機,由拋丸機、提升機、分離器、除塵器等部件組成,其主要結構特徵在於分離器的結構與現拋丸機的結構不同。[0009]分離器直接聯在提升箱5的上部,除塵器的引風通道設在分離器的後上部16,經分離器入提升機17的上部,通過提升箱5與拋丸機的下倉4聯通,或與拋丸機的拋丸室分散聯通,使提升箱5從單一的提升鋼丸,為提升鋼丸和除塵器引風通道兩種功能。從示意圖上可以看出,鋼丸和含塵空氣一同進入分離器的內置斜板14,空氣過斜置板14後,會被除塵器的引力水平向上入除塵器引風口 16,而鋼丸有重量,將過斜置篩網12下降入循環鋼丸倉9內,而廢粗鐵料由於直徑大於斜置篩網12的網徑,繼續斜滑將落入粗鐵料倉11內,破碎小鋼沙沒有鋼丸的重量,將被空氣帶入廢破碎鋼丸倉8內,廢沙重量輕,被強風帶到最遠的廢沙倉7。一種主風道經分離器的拋丸機,分離器只設觀察口,由觀察口門15關閉工作,落料管6與拋丸器導入管需密封聯接,其它導管也縮口或停機無吸力後自動卸料。一種主風道經分離器的拋丸機,分離器內斜置板14上設置風速調節板13,可根據拋丸工件對鋼丸直徑的不同要求,以調節風量的手段,適應各種規格鋼丸四分離的工作需要。本技術領域中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認識到,以上的實施例僅是用來說明本技術,每一項技術可單獨實施,也可組合實施,所以並非作為對本技術的限定,只要在本技術的實質範圍內,對以上所述實施例的變化、變型都將落在本技術權利要求書的範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主風道經分離器的拋丸機,由拋丸機、提升機、分離器、除塵器等部件組成,其結構特徵在於:除塵器的引風通道經分離器,入提升機的提升箱,到達拋丸機的下倉或入拋丸機的拋丸室。
2.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主風道經分離器的拋丸機,由拋丸機、提升機、分離器、除塵器等組成,其結構特徵在於:分離器設觀察口,觀察口處設門密封工作,分離器的下導管與拋丸機的導入管密封式聯接,其它導管也縮口或停機後無吸力時自動打開。
專利摘要一種主風道經分離器的拋丸機,屬於鑄造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清理拋光裝置。針對分離器在拋丸機中擔負的分攤任務,可巧妙地將原除塵器與拋丸機的主風管,經提升箱借道分離器,將由分離器直接聯通除塵器,分離器全密封,滾筒篩的功能將被分離器內部斜置固定篩所代替。這樣原滾筒篩的分離器進風口長和大,造成風簾風量不足的問題被掩蓋,更為重要的是,主風道的加入和風簾的縮短,拋丸機的鋼丸導入管與分離器導管密封形成廢氣循環利用,即使除塵器減小一半,還可使風簾的風速增加2-3倍,將大大提升分離器的四分類效果,直接助拋丸機提高整體的性能。
文檔編號B24C9/00GK203062531SQ20132010934
公開日2013年7月17日 申請日期2013年2月19日 優先權日2013年2月19日
發明者董禹全 申請人:董禹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