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p(lla-cl)與金屬鎂混合納米纖維膜的靜電紡製備方法
2023-05-18 17:08:51 2
專利名稱:一種p(lla-cl)與金屬鎂混合納米纖維膜的靜電紡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納米纖維膜的製備領域,特別涉及一種P(LLA-CL)與金屬鎂混合納米纖維膜的靜電紡絲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人體組織損傷、缺損會導致功能障礙。傳統的修複方法是自體組織移植術,雖然可以取得滿意療效,但它是以犧牲自體健康組織為代價的辦法,會導致很多併發症及附加損傷;人的器官功能衰竭,採用藥物治療、暫時性替代療法可挽救部分病人生命,但供體器官來源極為有限,因免疫排斥反應需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由此而帶來的併發症有時是致命的。自80年代科學家首次提出「組織工程學」概念以後,為眾多的組織缺損、器官功能衰竭病人的治療帶來了曙光。在組織工程中,細胞支架起著支撐細胞生長,引導組織再生,控制組織結構和釋放活性因子等作用,是決定組織工程成敗的關鍵因素之一。支架的降解性是被重點關注的,因為支架應該具有足夠強韌的機械性來抵抗外力並幫助組織健康生長。如果支架降解速率可以等同於組織的再生速率,那將是令人無比興奮的成果。因為就兩者關係而言,如果降解率過快將會導致組織功能性減弱;反之,降解速率過低則會阻礙新組織的合成。傳統的大型可降解聚合物已經被很深入的研究,結論是影響降解性的因素有很多,如樣本尺寸,分子重量,結晶度,純度,溫度,PH和降解介質等。靜電紡絲 原理是利用外加電場力使聚合物溶液或熔體克服表面張力在紡絲噴頭毛細管尖端形成射流。當電場強度足夠高時,在靜電斥力和表面張力的共同作用下,聚合物射流沿不穩定的螺旋軌跡彎曲運動。在幾十毫秒內被牽伸千萬倍,隨溶劑揮發,射流固化形成亞微米至納米級超細纖維。20世紀80年代Reneker等進行了大量的實驗和理論探索,建立了較為完整的技術體系。在組織工程支架製備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支架通過靜電紡可以被賦予相互交織的結構並形成無數的小孔,這一結構也正是細胞外基質的特徵。擁有此結構特徵以後,各種可降解合成物以及天然聚合物可被紡入納米纖維支架中,用於各種組織修復及再生。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P(LLA-CL)與金屬鎂混合納米纖維膜的靜電紡製備方法,該發明方法簡捷、高效、新穎並且操作方便,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本發明的一種P(LLA-CL)與金屬鎂混合納米纖維膜的靜電紡製備方法,包括:乳酸己內酯共聚物P(LLA-CL)溶液中加入鎂粉,溶解,得電紡液,進行靜電紡絲,即得P(LLA-CL)與金屬鎂混合納米纖維膜,其中P(LLA-CL)和鎂粉的質量比為2_10:1。所述P (LLA-CL)溶液的溶劑為六氟異丙醇HFIP。所述P (LLA-CL)溶液的濃度為6-10%克/毫升。所述P(LLA-CL)和鎂粉的質量比為2:1、4:1或9:1。
所述靜電紡絲工藝參數為:電壓14-20千伏,電場距離60-200毫米,紡絲速率:0.5-1.5暈升/小時。有益效果(I)本發明方法簡捷、高效、新穎並且操作方便,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2)本發明就是對P(LLA-CL)與鎂粉混合溶液電紡絲製備納米纖維膜,可以應用到模擬生物體內的纖維降解性能分析。
圖1為P(LLA-CL)與鎂粉納米混合纖維膜靜(P(LLA-CL)與金屬鎂質量比為2:1)電紡絲的掃描電鏡照片;圖2為P(LLA-CL)與鎂粉納米混合纖維膜靜(P(LLA-CL)與金屬鎂質量比為9:1)電紡絲的掃描電鏡照片;圖3為P(LLA-CL)與鎂粉納米混合纖維膜靜(P(LLA-CL)與金屬鎂質量比為4:1)的EDS元素檢測照片。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發明。應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於說明本發明而不用於限制本發明的範圍。此外應理解,在閱讀了本發明講授的內容之後,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本發明作各種改動或修改,這些等價形式同樣落於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範圍。實施例1 用電子分析天平稱取0.4克P(LLA-CL)溶於5毫升六氟異丙醇中,得到濃度為8% (克/毫升)的P (LLA-CL)溶液;用電子分析天平稱取0.2克鎂粉,溶於8% (克/毫升)的P(LLA-CL)溶液中,常溫下磁力攪拌至完全溶解(溶液中P(LLA-CL)與鎂粉的質量比為2:1);溶解後溶液為電紡液,電壓為16千伏,注射器推進速度為1.0毫升/小時,接受距離為15釐米,選用9號針頭,鋁箔紙接受,得到大小為10釐米XlO釐米的P(LLA-CL)與金屬鎂粉納米混合纖維膜。實施例2用電子分析天平稱取0.4克P(LLA-CL)溶於5毫升六氟異丙醇中,得到濃度為8% (克/毫升)的P (LLA-CL)溶液;用電子分析天平稱取0.1克鎂粉,溶於8% (克/毫升)的P(LLA-CL)溶液中,常溫下磁力攪拌至完全溶解(溶液中P(LLA-CL)與鎂粉的質量比為4:1);溶解後溶液為電紡液,電壓為14千伏,注射器推進速度為1.5毫升/小時,接受距離為15釐米,選用9號針頭,鋁箔紙接受,得到大小為10釐米XlO釐米的P(LLA-CL)與金屬鎂粉納米混合纖維膜。實施例3用電子分析天平稱取0.4克P (LLA-CL)溶於5毫升六氟異丙醇中,得到濃度為8%(克/毫升)的P(LLA-CL)溶液;用電子分析天平稱取0.045克鎂粉,溶於8% (克/毫升)的P(LLA-CL)溶液中,常溫下磁力攪拌至完全溶解(溶液中P(LLA-CL)與鎂粉的質量比為9:1);溶解後溶液為電紡液,電壓為20千伏,注射器推進速度為0.5毫升/小時,接受距離為20釐米,選用9號針頭,鋁箔紙接受,得到大小為10釐米XlO釐米的P(LLA-CL)與金屬鎂粉納米混合纖維膜。`
權利要求
1.一種P (LLA-CL)與金屬鎂混合納米纖維膜的靜電紡製備方法,包括: 乳酸己內酯共聚物P (LLA-CL)溶液中加入鎂粉,溶解,得電紡液,進行靜電紡絲,即得P(LLA-CL)與金屬鎂混合納米纖維膜,其中P(LLA-CL)和鎂粉的質量比為2_10:1。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P(LLA-CL)與金屬鎂混合納米纖維膜的靜電紡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P (LLA-CL)溶液的溶劑為六氟異丙醇HFIP。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P(LLA-CL)與金屬鎂混合納米纖維膜的靜電紡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P(LLA-CL)溶液的濃度為6-10%克/毫升。
4.根據 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P(LLA-CL)與金屬鎂混合納米纖維膜的靜電紡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P(LLA-CL)和鎂粉的質量比為2:1、4:1或9:1。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P(LLA-CL)與金屬鎂混合納米纖維膜的靜電紡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靜電紡絲工藝參數為:電壓14-20千伏,電場距離60-200毫米,紡絲速率:0.5-1.5毫升/小時。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P(LLA-CL)與金屬鎂混合納米纖維膜的靜電紡製備方法,包括乳酸己內酯共聚物P(LLA-CL)溶液中加入鎂粉,溶解,得電紡液,進行靜電紡絲,即得P(LLA-CL)與金屬鎂混合納米纖維膜,其中P(LLA-CL)和鎂粉的質量比為2-10:1。本發明方法簡捷、高效、新穎並且操作方便,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本發明就是對P(LLA-CL)與鎂粉混合溶液電紡絲製備納米纖維膜,可以應用到模擬生物體內的纖維降解性能分析。
文檔編號D04H1/4382GK103243484SQ201310178519
公開日2013年8月14日 申請日期2013年5月15日 優先權日2013年5月15日
發明者莫秀梅, 李赫宇 申請人:東華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