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用打藥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18 17:43:06 1
專利名稱:農用打藥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農用打藥殺蟲裝置。
現有農用打藥裝置,主要有機動泵、手搖泵結合移動管道,或者利用噴霧器打藥等形式,這些裝置的共同缺點是移動管道長、一般都在50~200m,而且移動困難,一、尤其是每次打完農藥後的收盤管的過程則更困難。二、使用壽命短、農作物的生長期過程,往往要頻繁的打藥,相應地就多次的收盤管、造成盤管的多次彎曲、擠壓及磨損,而造成損壞快、壽命短,一般最長僅能使用1~2年的時間就需更新。三、打藥設備工作效率低,人背噴霧器雖然勿需拉管子,單人打藥,但因噴霧器的容積小,一般只能配藥30升,最長也只不過20分鐘藥液就被噴完,又得重新配藥,工作效率低。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效率高,成本低方便而效果好的農用打藥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打藥裝置由配藥器、泵和管路系統構成,其具體的結構是配藥器是一個具有螺旋攪拌器或手工攪拌的容器,其底部出口與泵的入口相連接,泵的出口與管路系統的入口相連接,管路系統中的每一個噴藥口或者三個噴藥口為一組的前端按裝有控制閥門,管路系統是鋪設於地表或埋入耕作層下或凍土層下。
本實用新型的效果1、效率高,一個30畝的蘋果園,用常規的裝置打一遍藥5個人需要5天的時間,用本裝置僅用4人6小時即可完成,且相對的勞動強度低。
2、成本低,一般情況,常規的打藥多用橡膠管,每米3元左右,使用壽命最長為三年,使用本技術所採用的塑料管或鐵管,米成本價在1.8元左右,壽命長達10年之久。
3、經濟效益高,由於本技術提高了效率,縮短了打藥的時間,從而可有效及時的控制病蟲害對農作物的侵蝕,提高農作物的產量。
圖1農用打藥裝置的布置示意圖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結合附圖作詳細的說明。
如圖,農用打藥裝置,由配藥器(1)、泵(2)和管路系統(3)構成,配藥器(1)是一個塑料質或鐵質的容器其底部出口與泵的抽水口用塑料管或者鐵管相連接,泵的出口與管路系統(3)的入口也同樣用塑料管或鐵管相連接,管路系統(3)是鋪設於地表或者埋於耕作層下或凍土層下,管路系統按果園果樹或農作物需滅蟲面積規律的設置噴藥口,並在每一個或每三個噴藥口的前端按裝控制閥門(4),具體地操作過程,在配藥器中按需滅蟲的溶液濃度配好藥液,配製過程中可以是螺旋攪拌器或人工手攪,啟動藥泵,藥液被注入管路系統,這時由工人或3人分別將噴槍接在管路中的噴藥口上,打開閥門即可噴藥滅蟲,這一區域噴藥後,關掉閥門,卸下噴藥槍再移一個區域,這樣一個打藥過程在一個30畝的果園,僅需幾個小時,效率很高效果很好,完全達到了預計的效果。管路系統中的各組裝接頭,都是快速方便的接頭,拆與裝很快,因此很受農民的喜歡而廣泛的推廣應用。
權利要求1.一種農用打藥裝置,由配藥器、泵、管路系統組成,其特徵在於配藥器為一個帶有螺旋攪拌器的容器,其底部出口與泵的入口相連,泵的出口與管路系統的入口相連,其每三個噴藥口前裝有控制閥門。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農用打藥裝置,其特徵在於在管路系統的每個噴藥口前都裝有控制閥門。
專利摘要一種農用打藥裝置,包括配藥器、泵、管路系統,配藥器與泵相連接,泵與管路相連接,管路系統是鋪設於地表或埋於耕作層下或凍土層下,在管路的各出口前裝有控制閥門。
文檔編號A01M7/00GK2233168SQ9521729
公開日1996年8月21日 申請日期1995年7月18日 優先權日1995年7月18日
發明者史新亮 申請人:史新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