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用棉籤棉球卷制機的製作方法
2023-05-09 04:08:36 1
專利名稱:醫用棉籤棉球卷制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首次公開了一種醫用棉籤棉球卷制機。
現有的醫用棉籤棉球均採用手工卷制。此種方法雖簡便易行,但也存在著種種弊端。由於手工卷制的工效較低,佔用了許多醫護人員的寶貴時間。又由於是手工卷制,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汙染了棉籤棉球製品。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醫用棉籤棉球卷制機,它不僅能大大提高棉籤棉球的卷制工效,而且能解決由於手工卷制而汙染棉籤棉球製品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在帶有限量裝置的竹籤料鬥及帶有分離、傳送裝置的棉籤用脫脂棉料鬥下方,安有使竹籤產生轉動的摩擦件及輪緣開有光滑凹槽的棉籤轉輪,在此轉輪的側面,安有帶擋板及圓錐形弧面的光滑的棉籤頭模具;在帶有分離裝置的棉球用脫脂棉料鬥下方,安有在輪緣上開有光滑凹槽的棉籤轉輪,在此轉輪的側面,安有帶擋板及圓錐形弧面的光滑的棉籤頭模具;在帶有分離裝置的棉球用脫脂棉料鬥下方,安有在輪緣上開有光滑凹坑且帶定時轉動裝置的下半棉球模轉輪,在此轉輪的上方,安有可邊旋轉邊定時進退的光滑的上半棉球模具。製做棉籤時,用操縱機構將滑移齒輪撥到棉籤工作位。啟動後,除往料鬥裡添料外,機械自動工作,棉籤轉輪每轉動一格即有一棉籤產出。製做棉球時,用操縱機構將滑移齒輪撥到棉球工作位。啟動後,除往料鬥裡添料外,機械自動工作,棉球轉輪每轉動一格即有一棉球產出。從而達到了提高棉籤棉球卷制工效,解決手工卷制而汙染棉籤棉球製品的問題的目的。
如上所述,由於本實用新型採用機械來代替手工卷制棉籤棉球,所以其卷制工效極高,節省了醫護人員的大量時間。另外又由於不用人手直接接觸其製品,因此解決了由於手工卷制而在一定程度上汙染棉籤棉球製品的問題。
以下對照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予以詳細描述。
圖1是醫用棉籤棉球卷制機的立視傳動系統示意圖。
圖2是圖1中所示A-A剖切位的棉球工作部件剖面示意圖。
圖3是圖1中所示B-B剖切位的下半棉球模轉輪的定時轉動裝置剖面示意圖[圖中虛線為末被剖到的牽引齒輪(15)]。
圖4是圖1中所示C-C剖切位的棉籤轉輪及竹籤料鬥的工作部件剖面示意圖。
圖5是圖1中所示D-D剖切位的棉籤頭工作部件剖面示意圖。
F視圖是圖中所示傳動杆(12)的側視圖。
G視圖是圖2中所示棉絮分離裝置中的刺輥(16)與料鬥(35)間的局部裝配視圖。
H視圖是圖4中所示用於竹籤限量的竹籤料鬥底舌(32)的側視圖。
圖中的弧形箭頭均表示本機相應部件的旋轉方向,D表示直流電機,
表示交流電機。
參照圖上,醫用棉籤棉球卷制機包括帶有限量裝置竹籤料鬥底舌32和齒輥8的竹籤料鬥28,帶有分離傳送裝置大刺輥1、小刺輥2、剪刀4、皮帶6、齒輥5和葉輪3的棉籤用脫脂棉料鬥27,帶有分離裝置大刺輥16和小刺輥17的棉球用脫脂棉料鬥35,在竹籤料鬥28及棉籤用脫脂棉料鬥27的下方,安有使竹籤30產生轉動的摩擦件9及在輪緣開有光滑凹槽33的棉籤轉輪10,在此轉輪10的側面安有帶擋板及圓錐形弧面的光滑的棉籤頭模具7;在棉球用脫脂棉料鬥35的下方,安有在輪緣上開有光滑凹坑36且帶有定時轉動裝置的下半棉球模轉輪23,在此轉輪23的上方,安有可邊旋轉邊定時進退的光滑的上半棉球模具22。
根據以上技術構成,對照
如下1、圖1中的剪刀4的上下剪切運動,由復位彈簧41及凸輪40實現,其中凸輪40的形狀與圖3中的凸輪11相似。
2、圖1中為了突出地表達傳動機構,故而未畫出棉籤轉輪10上的凹槽33及下半棉球模轉輪23上的凹坑36,也未畫出脫脂棉及竹籤料鬥27、28、35等。
3、圖2中的上半棉球模具22的功能由小電機19、連在小電機傳動杆上的上半棉球模具22,小電機復位彈簧21,小電機導軌20及凸輪18實現(但若用滑移齒輪來代替小電機19,實現上半棉球模具22的自轉也未償不可)。
4、圖2中的下半棉球模轉輪23上的光滑凹坑36,是由比上半棉球模具22外徑稍大的圓柱面及連在其頂部的半球面兩者與底徑大於此柱的圓錐面斜向相貫而成。
5、圖2中的小刺輥17的輪緣線速度大於大刺輥16。
6、圖2中的凸輪18的角速度與圖3中的凸輪11的角速度相等。
7、圖2中牽引齒輪15的角速度等於下半棉球模轉輪23的平均角速度,且凸輪18、11轉動一圈時,該轉輪23及牽引齒輪15僅轉過72°角。
8、圖2中的下半棉球模轉輪23與軸37之間用滾動軸承相連。
9、圖3中的下半棉球模轉輪23的定時轉動裝置由凸輪11、傳動杆12、傳動杆復位彈簧39、轉輪牽引彈簧14,牽引齒輪15及附於轉輪23之上的定位凸塊13構成。
10、圖4中的限量裝置之一的竹籤料鬥底舌32的上平板面與竹籤料鬥28底緣之間的距離大約為一倍半的竹籤30截面高,與其上方的棉籤轉輪10輪緣的距離為半個竹籤30截面高。
11、圖4中的摩擦件9最好採用塑性耐磨材料,圖中所繪為具體實施例所成張拉後的套在四根固定圓柱上的閉合橡膠套圈。
12、圖4中的摩擦件9也可用弧片塑性耐磨物來代替圖示的套圈式橡膠圈。
13、圖5中的皮帶6的線速度、齒輥5的輪緣線速度和葉輪3的輪緣線速度三者與棉籤轉輪10上凹槽33底的線速度相等。
14、圖5中的小刺輥2的輪緣線速度大於大刺輥1。
15、圖5中的剪刀4以每一棉片29從剪刀位到達棉籤模具起始位置31的時間為一剪切周期。
16、圖5中為了使竹籤30的一端產生毛刺,齒輥8的一端嵌裝有稍凸出齒輥8面的鋼齒片42。
17、圖5中E-E剖面的棉籤頭模具圓錐面頂部43的圓半徑與圖4中的棉籤轉輪10上凹槽33底的轉動半徑相等。
18、本機最好採用金屬材料製造,也可以採用具有相應性能的塑料製成。製造兩脫脂棉料鬥27、35時,可將其前後曲片及兩側片各自成形後組裝而成(也可只設一個共用脫脂棉料鬥,用移動料槽來實現分料)。
19、製做棉籤時,用操縱機構(圖中未畫出)將滑移齒輪25撥到如圖1所示右邊棉籤工作位26,啟動時,棉籤用脫脂棉料鬥27中,脫脂棉經分離、碾壓、剪切成棉片29後,到達棉籤頭模具起始位置31,與此同時,竹籤料鬥28中,竹籤30經限量裝置被轉輪10上的凹槽33刮落下一根,正好進入棉籤轉輪10上的凹槽33與摩擦件9之中,並有一端壓在進入棉籤頭模具起始位置31的脫脂棉片29上,棉籤轉輪10轉動,竹籤30在光滑凹槽33中隨之作相對於摩擦件9的移動,在緊壓竹籤30的摩擦件9的摩擦力的作用下,竹籤30產生自轉,其緊壓脫脂棉片29的一端,由於毛刺的作用,即刻隨之捲動棉片29在棉籤頭模具7中邊自轉邊隨轉輪10移動。自轉數圈後,在重力及轉輪10離心力的作用下,卷好的棉籤自動脫離轉輪10、經擋板34滾出。
20、製做棉球時,用操縱機構(圖中未畫出)將滑移齒輪25撥到圖1所示左邊棉球工作位24,啟動時,棉球用脫脂棉料鬥35中,脫脂棉經分離成棉絮後,落入在其下方的下半棉球模轉輪23的光滑凹坑36內,積蓄到一定的數量,定時傳動杆12開始動作,轉輪23即刻轉過一定角度,與此同時,前上方的光滑上半棉球模具22邊自轉邊進入轉至其下方的已積有棉絮的凹坑36內,對坑內棉絮擠壓轉動數圈後旋轉退出,同時定時傳動杆12再次動作,又一積有棉絮的一坑36轉到上半棉球模具22下方,其鄰邊一坑36則正好在脫脂棉料鬥35下方繼續積累棉絮,整個過程重複進行;在重力及轉輪23離心力的作用下,卷好的棉球自動脫離轉輪23,經擋板30滾出。
可見,除往料鬥裡添料外,機械均自動工作,以上兩轉輪10、23每轉動一格,即有一產品產出。從而大大地提高了醫用棉籤棉球的卷制工效。解決了由於手工卷制而汙染棉籤棉球製品的問題。
權利要求醫用棉籤棉球卷制機,其特徵在於它包括(a)在帶有限量裝置的竹籤料鬥及帶有分離、傳送裝置的棉籤用脫脂棉料鬥下方,安有使竹籤產生轉動的摩擦件及輪緣開有光滑凹槽的棉籤轉輪,在此轉輪的側面安有帶光滑圓錐形弧面及擋板的棉籤頭模具;(b)在帶有分離裝置的棉球用脫脂棉料鬥下方,安有在輪緣上開有光滑凹坑且帶定時轉動裝置的下半棉球模轉輪,在此轉輪的側面安有可邊旋轉邊定時進退的光滑的上半棉球模具。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首次公開了一種醫用棉籤棉球卷制機。其特徵是在棉籤用脫脂棉料鬥(27)及竹籤料鬥(28)下,安有摩擦件(9)、棉籤轉輪(10)和棉籤頭模具(7);在棉球用脫脂棉料鬥(35)下,安有可定時轉動的下半棉球模轉輪(23)及可定時進退的上半棉球模具(22)。使用時,除往料鬥裡添料外,機械均自動工作。從而大大提高了醫用棉籤棉球的卷制工效,節約醫護人員的大量時間,解決了由於手工卷制而汙染棉籤棉球製品的問題。
文檔編號A61F15/00GK2086600SQ90226240
公開日1991年10月16日 申請日期1990年12月14日 優先權日1990年12月14日
發明者黃寶期 申請人:黃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