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計算機網絡布線理線盒的製作方法
2023-05-09 04:35:11 1

本實用新型涉及計算機網絡安裝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理線盒是一種計算機設備使用過程中用於整理收納電源線、數據傳輸線、網線等線材的裝置,現有的理線盒體積不可調節,在收納較少的線體時仍要佔用較大空間。另外,現有的理線盒往往需要打開盒體用手一圈一圈的纏線,安裝時和需要調整線長時都很不方便。目前現有的部分理線盒能夠進行自動繞線和改變體積,然而二者是分開進行的,需要單獨進行操作,即使採用電動控制,仍然需要分開進行調節,非常不方便。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存在的技術不足,提供一種計算機網絡布線理線盒。繞線的同時體積可變,可根據理線量自動改變體積;結構簡單,操作簡單,採用手動操作的方式,簡化操作過程;設置有兩種調整機構,分別適應小調整和大調整,方便理線。
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計算機網絡布線理線盒,包括底座;底座底端開有水平方向的凹槽,固定有加高框;凹槽內滑動配合有滑塊;滑塊上開有與凹槽方向平行的穿線孔;底座上側中間轉動連接有內繞線筒;內繞線筒外側均勻分布有凸起;內繞線筒頂端螺紋連接有拉杆;拉杆上端轉動連接有外繞線筒;外繞線筒與內繞線筒滑動連接,內側開有與凸起位置對應的滑槽;凸起在滑槽內滑動;底座頂端固定有內殼;內殼外側滑動配合有外殼;拉杆頂端穿過外殼頂端;外殼頂端與拉杆固定連接;內殼左端後側和外殼左端後側開有豎直方向上位置對應的引導槽;引導槽內滑動配合有引導塊。
進一步優化本技術方案,一種計算機網絡布線理線盒的加高框左右兩端均開有與凹槽位置對應的理線槽。
進一步優化本技術方案,一種計算機網絡布線理線盒的引導塊左端轉動連接有線夾。
進一步優化本技術方案,一種計算機網絡布線理線盒的內殼外側設置有刻度。
本實用新型與傳統計算機布線理線工具相比,其有益效果在於:
1、內繞線筒和外繞線筒可相對上下滑動的同時同步轉動,在將線收緊或放鬆的同時改變整體體積,實現理線的同時體積可變,理線量小的時候可以佔用更小的體積,節省空間;通過拉杆上上下移動帶動內繞線筒和外繞線筒轉動以及外繞線筒和外殼的上下移動,理線時只需操作拉杆即可,簡化操作過程;通過內繞線筒和外繞線筒進行大的調整,通過底座下方的滑塊進行小的調整,操作方便,調整線長時更簡單;內殼配合外殼對內部的線材進行保護,減少線材破損的情況,延長線材使用時間;
2、理線槽可以將線材分開,有效減少線材纏繞的情況;同時可以避免裝置壓到線材,防止底座將線材壓壞;
3、引導塊左端的線夾能夠將整理好的線材夾緊固定,防止線材鬆脫;
4、內殼外側的刻度能夠輔助操作人員估算裝置內部的線材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繞線後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底部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繞線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剖視圖;
圖中,1、底座;2、凹槽;3、加高框;4、滑塊;5、穿線孔;6、內繞線筒;7、凸起;8、拉杆;9、外繞線筒;10、滑槽;11、內殼;12、外殼;13、引導槽;14、引導塊;15、理線槽;16、線夾;17、刻度;18、線材。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如圖1-5所示,一種計算機網絡布線理線盒,包括底座1;底座1底端開有水平方向的凹槽2,固定有加高框3;凹槽2內滑動配合有滑塊4;滑塊4上開有與凹槽2方向平行的穿線孔5;底座1上側中間轉動連接有內繞線筒6;內繞線筒6外側均勻分布有凸起7;內繞線筒6頂端螺紋連接有拉杆8;拉杆8上端轉動連接有外繞線筒9;外繞線筒9與內繞線筒6滑動連接,內側開有與凸起7位置對應的滑槽10;凸起7在滑槽10內滑動;底座1頂端固定有內殼11;內殼11外側滑動配合有外殼12;拉杆8頂端穿過外殼12頂端;外殼12頂端與拉杆8固定連接;內殼11左端後側和外殼12左端後側開有豎直方向上位置對應的引導槽13;引導槽13內滑動配合有引導塊14;加高框3左右兩端均開有與凹槽2位置對應的理線槽15;引導塊14左端轉動連接有線夾16;內殼11外側設置有刻度17。
本實用新型中的內繞線筒6與底座1之間只能轉動,不能相對的上下移動。同時拉杆8底端應設置有限位裝置,防止拉杆8從內繞線筒6上脫離出去。
本實用新型中拉杆8與內繞線筒6為螺紋連接,也可以在拉杆8與內繞線筒6之間增設齒輪或其它類型的減速裝置,能夠更容易的驅動繞線筒轉動,同時降低繞線筒的轉動速度。
使用過程中,將線材18對摺,穿過引導塊14後將彎折位置固定在外繞線筒9頂部。向上提拉拉杆8時,在螺紋的作用下,內繞線筒6轉動,拉杆8向上移動,內繞線筒6通過凸起7配合滑槽10帶動外繞線筒9轉動,將線材18纏繞在外繞線筒9上,同時外繞線筒9和外殼12隨拉杆8一起向上移動,實現繞線和體積改變同時進行。繞線時,線材18隨著不斷的纏繞,在外繞線筒9上的位置逐漸向下移動,引導塊14隨著線材18一起在引導槽13內滑動,當線材18在外繞線筒9上纏繞滿了以後,開始在內繞線筒6上進行纏繞,這時外繞線筒9向上移動所增加的內繞線筒6體積就能容納更多的線材18。放線時將拉杆8向下壓就能讓內繞線筒6反轉,將纏繞在內繞線筒6和外繞線筒9上的線材18鬆開。
內繞線筒6和外繞線筒9可以整理一根線材18的同時,另外一根或多根線材18可以從底座1底端的若干個滑塊4上的穿線孔5內穿過,形成「弓」字形的堆疊,需要進行線長的微調時,移動滑塊4,減小兩個或多個滑塊4之間的距離,線材18堆疊變少,就可以調整長度。
線材18穿過滑塊4以後從加高框3上的理線槽15內穿出,避免裝置長時間壓迫導致線材18損壞,同時可以在進行多根線材18的整理時將線材18分開,不容易纏繞。
整理好線材18以後,可以使用線夾16將線材18夾緊,防止線材18鬆脫,線夾16為左右兩半結構,使用時只需將兩半合在一起,然後通過卡扣或其他方式進行固定即可。
同時,利用線材18的直徑以及內殼11外側的刻度17可以進行內部線材18量的估算,掌握內部線材18量的大概情況。
本實用新型中的底座1上還可以設置有固定孔,方便用螺栓或螺釘等零件將裝置進行固定,在不需要進行固定時拆除固定用的螺栓或螺釘即可。